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着眼于从根本上搞好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在理论上的突破、实践上的创新和工作指导上的一大转变。在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坚持好“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进与退、为与不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是针对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进”和“有所为”是发展,“退”和“有所不为”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目的都是为了…  相似文献   

2.
对“国进民退”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进民退是讨论得最热烈的一个问题,从局部的意义上,国进民退不是假命题,而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从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具体情况出发来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彼此消长必须经历以下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民营经济。第二阶段,在国企经过改革效率提高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逐步上升,民营经济的比重逐步下降,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并不否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市场平等竞争导致的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相互存在的有进有退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国有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包括学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仍然对国有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存在困惑。为澄清对国有经济的模糊认识,笔者通过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国进民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市场化改革取向决定了现阶段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也不能将国有经济全部从竞争领域中退出,实行私有化。我国的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发展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功能。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决定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从力图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转变为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进程中,国有经济的进与退要由国有经济的功能决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相似文献   

4.
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的进与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 ,收缩国有经济战线 ,使国有经济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需要。这就要求国有资本从有些领域退出 ,进入那些重要行业 ,形成国家控制、多元化的控股格局。本文试分析如何有效实施国有经济的进与退 ,以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目标。  相似文献   

5.
企业改制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企业改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十五届四中全会以来,为实现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和国企改革的整体目标,国有企业越来越普遍地采用产权流动与重组方式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6.
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新时期金融战略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信 《经济师》2000,(3):73-74,84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 ,国家将对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作为国民经济运行血脉的金融与国企息息相关 ,而在促进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中应如何有进有退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呢 ?这是金融业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是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一、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无为”“无为”,原本是我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的变化之意。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他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过程中应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进一步的结构调整,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基本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必须依托企业股权的转让,即通过调整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比例来实现。也就是说,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在国有企业产权清晰化的基础上,以实现流动性为手段,这一过程中,国有经济在企业所有权和股权上的逐步淡出,企业资产在使用价值形态和价值形态上实现相互转换是最有意义的。一、启动民间投资,使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随后相继出台了许多剌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关于"国进民退"的讨论又一次受到关注。中国真的存在"国进民退"吗?其表象和症结是什么?"国进民退"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显然,"国进民退"是确实存在的,它的症结在于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在于国有企业与行政权力相结合形成行政垄断。"国进民退"与发展市场经济是背道而驰的,会使市场效率受到损失,所以,面对"国进民退"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调整国有经济的发展思路,强化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作用;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改善国民福利;缩小国有经济覆盖范围,切断国有企业的行政权力来源,减少行政垄断,提高整体经济效率,力促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9.
《宏观经济研究》2001,(6):3-6,18
党中央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这是一条极其重要和十分正确的战略方针,是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经组成部分,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进展,辽宁作为国有经济相对集中的省份,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加快完成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是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保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任务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刘英茹 《经济论坛》2000,(13):14-1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研究国有经济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成为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特别是能否解决国有企业的退出通道,将成为国有企业能否真正搞活,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目标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所在。   一、国有企业退出机制的理论依据   1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国有企业必须有进有退。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看,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就要为之提供多样化的机会和途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它不可能…  相似文献   

11.
对“国进民退”争论的深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现状不符合,也不存在国家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的重大转变。近来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是市场成长过程中正常的"优进劣退"。"国进民退,改革倒退"论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改革观的又一次交锋。否定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公有制性质,将其归结为斯大林主义的说法,在理论上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要过“五关”——柴宝成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界、产业界、学术界的关注,成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民营企业之所以热,概括起来,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分天下有其一,就是充分的说明。二是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中,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将转变为非国有企业,这就需要民营企业来承接。因此,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是否能够快速、稳定地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否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国有股配售原则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辉 《资本市场》2000,(8):35-39
<正> 国有股配售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经济“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进有所退”的总方针,揭开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这意味着国有资产、国有企业除了在部分领域保持垄断或者控制地位以外,已经获得了退出大部分行业的政策基础。而在资本市场中,将“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有股,所得资金由国家用于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必须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实施战略调整面临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改革。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集中暴露出来。”研究国有企业战略调整,就是要研究国有经济的进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如何“进”,二是如何“退”。  相似文献   

16.
今年早些时候,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称,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谰整方面,国资委将在四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二是推动企业间的兼并、联合、重组,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等,通过觇范上市、  相似文献   

17.
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已被经济界广泛接受。“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我国近五年改革发展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更加明确地指出:“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8.
产权改革是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出现严重困难,究其根源,是由于产权边界模糊,赞成外部性显著和效率低下。要在国有企业中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进行产权改革,重点是按照“有进有退”的方针,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产权结构调整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国有股权的非“人格化”问题、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问题、“新三会”和“老三会”的关系问题,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一、加大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力度 首先,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使竞争领域的国有资产进一步市场化,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有关"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的争论就一直不断,这起因于世界各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普遍衰退,而我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于是,西方的一些学者开始探究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他们发现在我国经济坚挺的背后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国有化现象,进而得出"国进民退"这一论断,并指出这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是背道而驰的.其实,这个问题争论的本质是对我国"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讨论.虽然,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四年了,但是仍然存在国有企业的深度改革问题、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以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不公平竞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因此,讨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