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回首与沙漠的缘分,宋军说这是命运的必然。1995年,宋军离开巨人集团,自立门户“九汉天成”。此后,宋军靠代理巨人产品以及营销策划谋生。当宋军拥有400万的时候,他从银行贷了600万,来到了宁夏,开始了他“一波三折”的创业。金钱与命运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在包容蓝天、黄沙、白云的阿拉善腾格里沙漠月亮湖畔,宋军与《英才》展开了一次关于命运的对话。三起三落夜晚的沙漠是一片寂静的海洋,宋军自己驾着一只小艇,泛舟湖心,他喜欢躺  相似文献   

2.
玉田韩氏乃辽国最为显赫的汉族大姓,仅次于耶律氏、萧氏为契丹政权中的第三大族。根据漆侠先生《从对<辽史>列传的分析看辽国体制》一文的研究,认为汉族在辽国国家统治中成为契丹人的重要伙伴和辅助力量。1可知,汉家大族在契丹政  相似文献   

3.
达斡尔人,作为古老契丹民族的后裔,不但沿袭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更沿袭了契丹民族自强不息的性格,无论是保家还是卫国都做出了其特有的贡献……[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春节,宋军决定要去一处偏僻的山村过年。“有志同的朋友一起去固然好,没有的话,一个人也要去。山村里过年应该更有年味吧,远离城市,远离喧嚣,可以体会到年的真正滋味,也是一个人思考、总结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庞葛城,辽金时代的契丹故城,草原丝绸之路的节点之一,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了几个世纪,被发现时竟成了达斡尔人的哈拉古城,原因何在?随着两个古城奇妙重合,一个沉寂五个多世纪的谜团随之打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时尚企业家     
上周末,我去参加一个派对。这派对评选出了十位“时尚企业家”。即使在半瓶红酒下肚的恍惚状态下,我还是被记忆的闪电迅速击中。我发现,我竟然能够认出其中至少5张熟面孔:冯仑、唐骏、罗红、杨子和宋军。几年来,这5个人我都采访过,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草原丝绸之路在契丹人的马蹄下全面铺开,从此,一条联结中原文明、草原文明、中亚文明、西亚文明的纽带出现,为嫩江流域送去了遥远的西方文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个民族以鹰为图腾,似雄鹰般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它就是契丹。从建立大辽到抗击沙俄,契丹曾让全世界认识了这个剽悍勇猛的民族。而这个在辽国灭亡时还拥有数百万之众的民族,却在明代以后遽然失踪,它去了哪里?契丹作为一个民族是否还存在?现在是什么样子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2012,(23):139
【智慧人士】:宋军北京九汉无成集团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创始人他随身戴着一挂红色的佛珠,神情洒脱,佛教和阿拉善是他最善谈的话题。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曾经梦想成为艺术家,最终却成了一位企业家。他社会身份很多,而更为他所在意的,却是专注于生态保护与社会公益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的身份,这也许是他最高的人生目标。宋军所有的经历自然而然,又偶尔充满艰辛,一切源于一次遥远的沙漠修心之旅。修心之旅阿拉善开始阿拉善沙漠,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国中北部。这里几乎是中国北方春季所有沙尘暴的起源地,但这里的天  相似文献   

10.
铁颜颜 《活力》2011,(22):115-116
丧葬习俗受社会信仰的影响,从辽中、后期的火葬葬式,出土的随葬物、壁国、石刻等:丧葬仪式及祭奠中。可见佛教因素。说明辽代契丹人、汉人的佛教信仰普遍而且强烈,成为辽代社会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正>公元954年初,趁后周世宗柴荣刚即位,北汉大兵压境。柴荣不顾宰相冯道等人反对,毅然领兵督战、亲冒矢石,大获全胜。随即,柴荣发兵征讨北汉,但在北汉顽强抵抗和契丹插手干预下黯然收场。在短时间内经历了胜负转换的柴荣痛定思痛,  相似文献   

12.
身穿休闲装,手持一串念珠,44岁的宋军看上去十分淡定,即使在他说起自己之前的大起大落,语气也是依旧平和,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生气,激动,兴高采烈又有什么用呢,对于我来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13.
旧京“外事”用房燕平旧京外事用房,泛指用于接待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代表和外国来使的朝觐之所,因此,历朝、历代的营建规模、名称和接待重点不相同,它反映了历史演进的过程。辽代。公元915年契丹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后改为辽,首府龙化州(会内蒙赤峰市)。公元9...  相似文献   

14.
身穿休闲装,手持一串念珠,44岁的宋军看上去十分淡定,即使在他说起自己之前的大起大落,语气也是依旧平和,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生气,激动,兴高采烈又有什么用呢,对于我来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15.
身穿休闲装,手持一串念珠,44岁的宋军看上去十分淡定,即使在他说起自己之前的大起大落,语气也是依旧平和,仿佛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生气,激动,兴高采烈又有什么用呢,对于我来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16.
"哈拉"、"莫昆"为满-通古斯语借词,此前的达斡尔族曾使用"乌卢斯"、"毕尔吉"等来表示自己的社会组织。"哈拉"可以译为姓氏,可能表示河谷、山川的意思,因为古代狩猎民族都是以某山岭、河流为范围、划定地界来从事生产活动。《契丹国志·族姓原始》中载:"契丹部族本无姓氏,惟各以所居之地名呼之"。北方游猎民族的社会组织结构大体如此,因此"哈拉"首先应该是地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607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宋国军营里灯火通明、觥筹交错,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羊肉香味。原来,宋军主帅华元正在犒赏能征善战的虎贲勇士,以迎战郑国军队。华元的车夫羊斟没有分到羊肉,独自躲在军营角落里啃干粮。有人见了,建议华元给羊斟一块羊肉。华元撇了撇嘴,不屑地说:“打仗又不靠他!”  相似文献   

18.
《辽宁经济统计》2007,(5):43-43
阜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民俗事项。从新时器早期就有查海人生活在阜新,被称为“中华第一村”。查海遗址出土的青铜短剑、石镰、石锄、石纺轮等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居民在此从事游牧、狩猎和原始农业、手工业生产;燕长城象一条“土龙”横垣在阜新大地,说明阜新为燕国北部边境和东胡族的游牧之地;秦一统六国后,匈奴大败东胡,阜新地区又为匈奴所占居;汉武帝打败匈奴、扶持乌桓人进驻阜新一带;东汉时期从北方崛起的鲜卑族南移到乌桓驻地,大量的鲜卑人游牧于此;公元479年北方的契丹族臣服北魏,逐渐南移阜新驻牧,契丹建大辽国后,在阜新建有大量的州城和塔。因此有了大量的辽代遗存和辽后族的墓葬;进入明清时期,喇嘛教逐渐兴起,建有大小寺庙360多座,被称为“东藏”的瑞应寺就有“有名喇嘛三千六,无名喇嘛数不清”的说法。民间蒙民笃信喇嘛教,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盖房架屋都要做佛事活动;与此相呼应的还有海棠山、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5月18日上午8:30,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六届第一次理事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国务院参事仇保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出席并致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了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五届理事会财务报告;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年春,考古人自在乌兰察布盟的卓资县碌碡坪乡(公社)忽洞坝村清理出土的一座辽代(公元907—1225年)契丹古墓时,基中清出20支用象骨制成的约12厘米长,约0.4厘米宽厚,两头稍细的小棍,经科学工作考证,这正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见上图)。这20支象骨算筹现已收藏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随其他出土物展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