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是地球科学得以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反映在地球科学从单一学科深入研究向学科交叉、横向发展的转变;从固体地球科学向行星地球的地球系统科学的转变;从深化对地球的认识.侧重于资源开发利用向探求地球知识、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转变;从单一的、局部的、实际的地质现象研究向系统的、全球的,以数字化为手段的模拟推演的转变。地球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担当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也借助人类社会进步成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渗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传承,是一种铺垫,是一把利剑,是一把号角,是一面旗帜,是一种资源,是一道风景线。古今中外地球科学文化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我们、指引着我们。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地质学确立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六十年代地学革命时期和二十世纪下半叶,地球科学文化展示的文化底蕴意境深刻。地球科学文化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丰富人民群泉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文化都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3.
地理科学是专门研究陆地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有规律的时空格局的科学。为了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协调人地关系,地理学家要在陆地表层格局与过程综合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利用与自然灾害防治,环境整治、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人地系统机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加强学科融合、开拓创新,为提升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水平,为地球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指定每年AAAS年会期间某一天,在年会所在的城市举办“全国公从科学日”活动。AAAS的国家公众科学日没有政府的参与或干预,不涉及科学日的立法或者行政指令,完全是科学界自发组织的民间活动。公众科学日活动的使命是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尤其是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学生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理解,并激发公众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年会每年举办的城市和日期有所不同,公众科学日的主题也不一样。1998年公众科学日主题是“城市中的科学家”。1999年主题是“变化中的地球”。20OO年的公众科学日已经定于2月间日…  相似文献   

5.
进入2010年,多发的地震让人们戏言地球已经“调至振动模式”,BP在墨西哥湾的漏油事件又聚集了全世界的目光。不堪重负的地球家园已经不允许人们再恣意妄为,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矿山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测绘科学向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作为测绘科学、矿业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矿山测量,也必然面临着发展的机遇。郭达志教授提出“矿山空间信息工症”作为新世纪矿山测绘科学的发展方向。本文顺应科技的发展,矿山测量技术的趋势,着重分析了矿山测量技术创新以及采空区动力灾害过程监控的数字化理念。  相似文献   

7.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以来,人类的足迹不断延伸,几乎已遍布全球。那么今天的地球上,究竟有多少面积受到了人类的影响,还有多少面积是未受影响仍残留给地球的?近日,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的科学家们共同完成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地球表面83%的陆地已被人类占用来居住、耕种、采矿和从事渔业活动,留给野生动物的原始地区已是屈指可数。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两幅地图——《人类足迹》与《残存荒野》,地图融合了有关人口密度、公路和航道入口、电力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和农田占用面积等各种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8.
工程地质力学是地质科学和工程学科密切相关的一个应用地球科学分支。它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认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赋存状态、工程力学性能,以及工程地质力学作用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岩土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有关的工程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工程地质学和力学结合,并吸收地球物理和工程技术学科的成果,构成工程地质力学的基础。本文首先研究了工程地质力学的基本原理,接着分析了地质力学中应用的问题,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环境经济》2005,(B08):14-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与环境相互依存、互相促进,旅游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旅游能够有效地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科学的旅游开发、建设、经营、  相似文献   

10.
衡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采取切实措施,实现和谐发展。对过去的发展观念、发展模式认真加以反省,坚持“适度消费“观念,充分认识地球上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有限的,注意自然资源的节约,不可浪费和滥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高度发展是人类解决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紧缺等问题的现实基础。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科学、合理的制度也是人类解决自身同自然界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接受和采用。本文对企业的战略、项目和日常运营三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系统整合管理的理念出发,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除了空气和水以外,生物多样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目前世界各国的生物多样正在不断地减少。有的物种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协。因此,人们开始大声疾呼:“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保护自然环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很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本文想通过介绍墨西哥政府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开展国际合作,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尤其是为我国西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葡萄酒起源于何时,并没有详细的历史记载。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之前,就已经有野生葡萄了,据说中亚地区是葡萄的原产地。  相似文献   

14.
特别数字     
《环境经济》2005,(5):60-61
经过95个国家1300多名科学家连续4年的工作,科学家发现,过去50年,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速和广泛,地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正在不断退化。由于过度使用,地球上将近2/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已经消耗殆尽。如果再不采取补救措施,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有机整合是地球上人类幸福存在的根基.如今现代人类的科学(快速向大自然进军和索取)与商业霸权结盟已经摧残了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看到的是全球性的植物种群减少、重要作物和食品(如水果、蔬菜等)向有限的少数品种集中.  相似文献   

16.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很多企业都有人才外流现象,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贾治邦 《经济月刊》2008,(2):128-129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这个主题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深刻反映了湿地和人类的紧密关系。湿地是“地球之肾”,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肖力  苏瑞翩  石丽娟 《经济论坛》2005,(10):124-127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它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城市以及企业间竞争中能否赢得主动的决定性因素。在2003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我党和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紧接着,中共中央又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科学人才观,为我们在新世纪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树立和落实科学人才观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李莉 《经济师》2005,(7):155-156
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们必须根据地球资源状况,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同样的出发点,要求企业处理好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这个环境是由企业、市场、技术和社会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系统。企业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评估企业内部条件,认清自身在系统中的地位,通过制定实施合理的战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创新的脚步总在不断突破着自身想象的极限。当互联网已经网住整个地球,当手机已经实现了人类全天候的自由交流,我们又在想,如果在全球7亿手机用户上建立一个网络,并使之广泛应用到企业、商业和农村之中,是否会创造更为惊天动地的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