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酒消费通路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简单地分为餐饮消费和零售消费。零售消费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季节特征和礼品特征,而这两个特征又集结在一起,表现在节日消费“军团”中消费量的激增。但这种消费额的“瞬间放大”不能掩盖葡萄酒日常消费和家庭消费的苍白和无力,这种时间上的季节性和形式上的礼品性决定着葡萄酒零售消费不可能成为葡萄酒消费的主要通路。于是,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餐饮消费。  相似文献   

2.
阿罗 《糖烟酒周刊》2007,(23):61-62
有人说。中国匍萄酒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的“红酒热”是一次消费的高潮,其实也是葡萄酒文化普及的一个高潮,在那个阶段。人们认识并认知了干红,这一举改变了人们以前认为葡萄酒就是“发甜的饮料”的看法,将葡萄酒消费上升了一个档次,可谓是一种认知的爆发。  相似文献   

3.
《糖烟酒周刊》2005,(39):62-66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是全国葡萄酒消费的前沿阵地,他们的葡萄酒消费特点基本代表了某一区域的整体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葡萄酒市场的变化及趋势。窥一斑可见全豹。通过对直辖市葡萄酒市场现状的了解分析,找出进攻重点市场的“金”钥匙,从而打开成功之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2):A024-A025
石家庄虽为省会城市,但葡萄酒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其葡萄酒消费能力较为有限,但是记者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随着人们消费意识和生活状况的变化,石家庄葡萄酒的销量迅速增长,呈现出一股强势的“红酒热”。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几年中国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深。企业的营销成本也在逐渐上升。营销人员面对经过进一步细分的红酒市场,需要知道其的目标消费群体的“样子”,即“消费者轮廓”。本文对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及为葡萄酒企业在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45):70-71
广州是华南葡萄酒主销区的核心城市。首先,其发达的经济收入水平使消费者形成了对健康、品位等方面的追求,并在长城、张裕等国产名牌葡萄酒的引导下培养起一批忠诚的消费群体。其次,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外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跳板和试验田,汇聚了众多进口葡萄酒商企。第三,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吸引了大量拥有“高薪、高知、高品”的“三高”人才以及诸多年轻的“淘金者”,他们注重品质,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并青睐烈性酒和个性化产品。由此,也形成了广州葡萄酒市场上的三支队伍。  相似文献   

7.
葡萄酒信息     
《糖烟酒周刊》2005,(42):46-47
广州:“品尝葡萄牙优质酒活动”举行,吉林集安:山葡萄采购价格攀升,武汉:“波尔多葡萄酒节”拉开中法交流活动序幕,重庆:市长峰会引来南非葡萄酒王,中粮长城:携手芭蕾艺术,助推葡萄酒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8.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4,(44):23-24
以“趵突泉”闻名的山东省省会济南,近年来的葡萄酒市场虽然随着全国市场的波澜也曾翻腾过几次,但在中高端消费领域始终没有太多的变化,张裕葡萄酒在这里当仁不让地充当着“领跑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葡萄酒行业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伴随着这一过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出现了一种新型终端形式——葡萄酒专卖店,而且随着消费环境的成熟,其也将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青睐。鉴于这一零售终端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情况,有必要对这一业态做一个全面地分析和探讨。一、葡萄酒专卖店的地点选择在对葡萄酒专卖店的地点进行选择之前,需要先来分析一下葡萄酒专卖店的目标消费群体。调查显示,葡萄酒消费动机40%为公款消费、22%为娱乐消费,13%是个人饮酒习惯。公款消费和娱乐消费又是构成葡萄酒主要产品形式——干红…  相似文献   

10.
东莞被誉为“全国酒店之乡”,拥有上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近百家星级酒店,商务活动频繁,葡萄酒消费氛围日益形成,有着相对稳定且具相当实力的庞大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1.
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及消费主义的兴起,推动葡萄酒消费逐渐升级。推动葡萄酒消费文化建设能有效提升葡萄酒的市场价值。消费者尤其是年青一代对葡萄酒的消费理性与个性并存,同时追求葡萄酒的高品质和健康饮用。葡萄酒营销要告别仅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方式,打造社交化和个性化的场景化消费体系。文章对细分市场定位、新零售和新媒体营销等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以建设中国葡萄酒的场景化消费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人海口处,从地理位置上看,向东南延伸为渤海,向北延伸进入东北市场,因此,有经销商说,大连实际是一个“死角”,产品只能向北走,不能往南去,形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市场。所以,与沈阳相比,大连的批市流通系统要弱化得多,葡萄酒产品多为大连内部消化,对外界流通少,但整体消费环境和消费量却是东北地区的前沿代表,具有引导葡萄酒消费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孟辉 《糖烟酒周刊》2004,(48):A019-A020
“如今的世界受到了空前的同质化威胁!”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在葡萄酒行业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买赠、上促销员等,当这些也被同质化的阴影笼罩而失去了新意的时候,葡萄酒厂商都在等待,迫切希望有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促销方式来拉动日渐麻木的终端消费。  相似文献   

14.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6,(32):68-73
有人将上海形容为“人多城大消费高”,具有兼容中西的消费特点,于是乎,凡是与高端、品味有关的产品便纷纷涌入此地淘金,葡萄酒也是其中之一。近年来,上海葡萄酒市场的增长速度超过15%。 有资料显示,目前上海市有批发酒类产品的企业894家、零售商38000家、大中型餐饮店两万多家,麦德龙、欧尚、物美、大润发、时代购物,世纪联华、家乐福、华联、农工商等著名的大卖场都在上海设有一级机构。此外,由上海烟草集团、上海捷强公司等出资组建的海烟物流,则以数千家的终端店面网络贯穿整个上海。 据了解,2005年,上海市场葡萄酒的消费量约5万吨,销量增幅达到25%,不仅在各酒种中居于首位,也是近年来市场销量增加最猛的一年。在葡萄酒消费总量迅猛增加的同时,上海市场的葡萄酒阵营也逐渐凸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说:“对于葡萄酒,不只是喝它,还要闻它,观察它,品尝它,尝完之后讨论它。”也许,现在我们还应该加上“消费它,投资它。”  相似文献   

16.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42):42-43
葡萄酒的日益流行,将消费者逐渐带入专业购买领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葡萄酒专卖机构。随着葡萄酒消费环境的成熟,专卖将受到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更多青睐,尤其是在中高端葡萄酒消费人群培育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更 《华糖商情》2003,(45):32-3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区域: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共有15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浙江的杭州、宁波等这15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5%可以说,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富裕、消费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小康生活喝红酒”,与长三角的经济水平相对应,长三角也是我国葡萄酒最主要的销售区域.年干酒消费量大概占到我国干酒消费总量的1/3,长三角集中了我国几乎所有的葡萄酒品牌和众多来自国外的品牌,既是葡萄酒的天堂,也是争夺最惨烈的战场为了反映长三角的市场情况,我刊组织了“鏖战长三角“系列章,除了介绍市场表面情况外.我们更希望把每个市场的个性说清楚。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2005年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是高速发展的;也有人说,2005年的国内市场没有亮点,缺少了新的“搅局者”。的确,2005年是国内葡萄酒消费开始趋于成熟的一个起点,无论是消费者对于品牌、品种的选择,还是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对新战略的调整,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葡萄酒业越来越稳健的前进脚步。  相似文献   

19.
唐文龙 《大经贸》2007,(2):44-45
在中国加入WTO的前夕,张裕的决策者就已经意识到了在一个逐渐开放的市场环境之下,中国葡萄酒行业所面临的挑战。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现在的葡萄酒消费热潮,业内竞争者纷纷加大市场投入抢夺对方市场份额,而众多业外资本的对于葡萄酒的“追捧”也使得中国葡萄酒市场上的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正是在这一市场竞争态势之中。张裕公司通过一系列的重拳组合,试图铺就百年企业的品牌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20.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6,(17):60-62
在葡萄酒的消费淡季,我们却惊奇和欣喜的看到东北葡萄酒企业的大力反弹。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沉淀。积蓄力量的东北正规山葡萄酒生产企业卷土重来,寻求市场的重新布局,其中唱主角的就是东北山葡萄酒的两大代表性企业:通化股份和长白山。 新华联重组通化股份,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架构分布初露端倪,喜庆红和喜庆干红在婚宴市场酝酿红色风暴,超级爽口的绿色旋风为今夏带来一丝凉意,“红与绿”主题促销活动掀起了通化股份夏季推广的帷幕;长白山酒业梅河、蛟河基地的分立、高端冰山葡萄酒的上市、新的招商思路和营销策略的出台,印证了长白山总裁张传海的那句话:“山葡萄酒不相信眼泪”! 此次山葡萄酒两大龙头企业再度发力,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差别。从产品线来看,两家企业都保留了山葡萄酒产品,但在此基础上,通化股份推出了1959国宴用酒、高级干红2000等中高档产品,长白山推出了洋姑娘、五味子、窖藏系列干红,而且两家企业都运用当地资源优势,推出了冰酒。从营销模式来看,通化股份的“红与绿”促销,长白山发力政务、商务用酒以及红酒俱乐部营销,都为山葡萄酒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山葡萄酒企业爆发能否启动市场的新纪元,我们将拭目以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