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晓霞 《电子财会》2006,(10):31-34
会计舞弊分为员工舞弊和管理层舞弊(管理层故意通过重大误导性的财务报告来伤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舞弊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主要是由管理层会计舞弊引发的,管理层舞弊是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错报的高风险审计领域,故本文所指的会计舞弊即指管理层会计舞弊。  相似文献   

2.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是指为了防止一些人利用业务便利或者不按操作规程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破坏、恶意修改、电子偷窃和人工偷窃等故意行为和各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所采取的一些防护措施。文章通过对现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了安全防范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韩卫涛 《陕西审计》1996,(C00):38-39
目前,在乡镇企业会计实务中,会计资料错弊较普遍。其中有因疏忽大意所致.有因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所致.也有故意作弊所为。为了防止错弊,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本文就如何根据会计资料中的异常情况查找错弊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确定会计事项的确认与计量需要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进行辨别裁定,判断的结果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在认知上和行为上的有限理性是影响职业判断行为的重要因素,极易造成判断失误或故意滥用的后果。有限理性的产生主要受人的生理、心理、环境的复杂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根据有限理性产生的根源,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内部和外部监督等方面加以治理,有利于促使会计职业判断行为趋于合理化。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电算化舞弊行为及其特点会计电算化舞弊是违法者利用会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系统为攻击对象,通过故意掩盖真相、制造假象或其他方法欺骗他人以达到其不正当目的的一种会计违法行为。其主要目的是窃取资财。会计电算化舞弊在日常的会计核...  相似文献   

6.
如何从会计资料异常情况中查找错弊韩卫涛目前,在乡镇企业会计实务中,会计资料错弊较普遍。其中有因疏忽大意所致.有因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所致,也有故意作弊所为。为了防止错弊,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本文就如何根据会计资料中的异常情况查找错弊的方法介绍如下:一对...  相似文献   

7.
会计错误 ,又称会计差错 ,是指行为人在记录、计算、调整、编表等项工作中 ,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非故意行为过失。会计舞弊 ,又称会计弊端 ,是指行为人利用账务上、凭证上的处理技巧故意制造弊端 ,以欺诈手段达到窃取资财或掩盖不法行为目的的违法行为。一、会计错误同会计舞弊的区别1 动机不同。会计错误属于过失行为 ,其行为人没有预谋 ,只是由于学识不足、业务不熟和疏忽大意等客观原因所造成的非故意行为过失。而会计舞弊则属于不法行为 ,其行为人有不良动机 ,有意识地违反财经法规 ,故意制造弊端。2 原因不同。会计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客…  相似文献   

8.
一、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内涵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的错报可能是由错误引起的。也可能是由舞弊引起的。错误通常是指会计报表中的非故意错报,包括金额或披露内容的漏报。例如,报表编制过程中偶然出现的计算失误,以及在运用与计量、确认、分类、表达或披露有关会计原则时的失误等。舞弊则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会计工作中的舞弊与错误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涉行为是故意还是非故意的。  相似文献   

9.
汪晓熙 《内蒙古财会》1995,(3):42-42,41
目前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错弊仍然是相当普遍的,其中有田疏忽大意所致.有因业务技术不高所致,也有故意作弊者所为。无论怎样,防止以致杜绝会计错弊对于保障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以保证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尤其是为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保证国家利益不受伊害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舞弊通常是指为获得非法利益采用不法手段所实施的故意行为。舞弊的种类、内涵及其结果往往因舞弊者的性质、动机和需求的不同而各异。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含义、种类、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治理会计舞弊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其主要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会计舞弊不同于会计错误。会计错误是因会计人员主观谨慎不够,业务能力的局限所致,而会计舞弊是会计人员故意为之的会计错误。  相似文献   

12.
浅谈影响会计诚信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银广夏、蓝田等上市公司会计丑闻的相继曝光,到安然、世通公司的倒塌,全球性诚信危机已使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其实世人只要稍为冷静、清醒地想一想,虚假财务信息表面上看起来是会计所为,实质上主要是由于一营及高层臂理人员为了谋取非法物质利益。  相似文献   

13.
会计舞弊行为的基本理论会计错误和舞弊的类型。错误是会计报表中无意识误报,如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中的计算和抄写差错、对交易的疏忽、错用会计政策等。由于是无意行为,一般为局部问题,其特征表现也较为明显,易于发现和纠正,故对会计报表的影响有限。舞弊是会计报表中的故意谎  相似文献   

14.
任何单位和个人隐匿、销毁会计资料,情节严重的均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日前对审计署关于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犯罪主体函询的明确答复。去年,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办在对某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时发现,这个单位多名会计人员有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行为,涉嫌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资金达数千万元。由于涉案人员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我国现行法律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隐匿或故意销毁会计资料能否构成犯罪规定不明确,一度影响到了案件移交工作。根据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  相似文献   

15.
会计领域的混乱致使国家、投资人和债权人利益受损,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严重制约着国家和企业经济的发展。如何迅速扭转会计领域的混乱状况,端正会计行业风气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运用各种方法促进人才流动,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是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值得探讨的措施。一、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非独立性密切相关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有两种情况:一是非主观故意行为所致的会计造假。会计差错的原因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差,不懂相关经济法规、会计准则和核算方法。二是会计造假,原因之一是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差,故意伪造凭证设多套账以…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内涵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的错报可能是由错误引起的.也可能是由舞弊引起的.错误通常是指会计报表中的非故意错报.包括金额或披露内容的漏报.例如.报表编制过程中偶然出现的计算失误.以及在运用与计量、确认、分类、表达或披露有关会计原则时的失误等。舞弊则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会计工作中的舞弊与错误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涉行为是故意还是非故意的。  相似文献   

17.
程金祥 《陕西审计》1999,(C00):30-31
在审计实践审.我们发现会计报里失真,主要是会计账目失真,会计账目失真,又是会计凭证所致;凭证失真,又是原始发票所为.所以在财务收支审计和“治乱打假”中,要从发票这个基础工作起步,必须加大对原始发票查证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舞弊,是行为人在会计处理上采用故意差错或钻制度空子等手段,达到以非法占有和挪用公共财产为目的的不法经济行为。舞弊是蓄意预谋的行为,属于违法或犯罪,审计中必须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乡镇企业会计实务中,会计资料错误较普遍。其中有因疏忽大意所致,有因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所致,也有故意作弊所为.为了防止出错,保障投资者与债权人利益,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保证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不受侵害,本文就如何根据会计资料中的异常情况查找错误疑点的方法介绍如下:一、根据异常数字查找对会计资料中每个数字本身都不能轻率地确定其是否为异常数字,只有当某个数字与特定的业务内容相联系时,才能确定其是否为异常数字.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对:1.根据数值的大小查找.在会计资料中,某一…  相似文献   

20.
舞弊和欺诈的审计线索与敏感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弊和欺诈一直是困扰注册会计师的问题。美国的安然事件,我国的银广厦等重大舞弊事件的发生,更加重了注册会计师对揭露舞弊和欺诈行为的责任。舞弊和欺诈是公司或企业经营管理当局故意错报、漏报财务报告的行为,即进行欺诈性的财务报告,或粉饰性的会计报告。其主要表现是利用其对公司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控,采用歪曲会计原则的方法编制与企业或公司实际经营情况不一致的财务报告,欺骗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士,从而达到其不正当或不公正的目的。舞弊和欺诈往往通过以下行为来实现:篡改、伪造或变更编制财务报告所依据的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