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小税 《山西农经》2023,(7):170-172
当今,“融媒体”正逐步发展,电商直播已成为主流信息传播方式之一,通过“直播+媒体平台”展示、推荐、售卖农产品,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结合融媒体时代电商直播带货现状,分析了媒介融合下电商直播的特征以及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媒介融合下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以期实现乡村经济繁荣稳定,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孙光霞 《山西农经》2024,(1):137-139
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的发展和影响,阐述了乡村振兴政策与发展特色农产品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模式,分析了电商平台推广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因素及消费者行为对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的影响,提出了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的创新策略,以期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电商营销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是贵州民族地区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在区块链日益革新、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将区块链技术引入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金融领域,发展贵州刺梨特色农产品区块链电商物流金融,能够为加快贵州民族地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贵州刺梨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提供支撑。论述了贵州刺梨特色农产品区块链电商物流金融的发展及方向选择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4.
葛梅  白丽  曹君瑞 《农业经济》2023,(8):118-121
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可有效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电子商务已成农民致富的新引擎,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体系不完善,冷链物流配送成本较高,高素质电商人才缺乏,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等问题不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要创新“互联网+”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配送制度,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强化农产品品质监管,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2020年3月28日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975亿元,农村收投快递超过150亿件,农村网商突破1300万家,农村电商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持续动力。但传统农村电商存在产业集聚不足、生态发展理念缺失等问题,影响农村电商发展质量。在新电商环境下,要结合乡村经济规律,构建"互联网+农业+新电商"的发展模式,打破传统农业电商发展瓶颈,助推乡村振兴向纵深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红刚 《山西农经》2023,(9):176-178
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再适合当下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依托互联网实现市场营销模式创新已成为必然需求。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互联网背景下的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文章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了“互联网+”背景下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模式的创新策略和路径,旨在抓住“互联网+行业”发展机遇,推动绿色农产品市场营销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振兴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电子商务这个灵活多样的抓手和工具。江苏省近年来大力推动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以突出的产业优势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稳居国内该领域第一方阵。该省积极推动农村电商的创新发展,持续探索出了宿迁“一村一品一店”电商模式、沙集电商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基于社交电商的强强联合新零售业务模式、互联网+三农的沭阳电商模式。当前江苏农村电商行业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并自觉走上创新发展之路,通过积极拥抱社交电商、政府部门引导塑造良好的市场生态,进而推动农村电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助力乡村振兴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产品网络零售业发展突飞猛进,在乡村振兴政策红利加持下,电商营销成为助力农产品扩大销售和拓展利润空间的新风向。本文以新东方集团旗下的东方甄选平台为研究案例,剖析总结其“知识+产品”独特营销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具体分析东方甄选平台营销模式中的主播、口碑、选品及情怀等优势,重点总结该平台电商营销中的创新性举措,最后针对东方甄选平台营销模式存在的用户黏性低、选品局限、独立生存能力弱等问题,提出创新直播内容、提高选品标准、优化产业链等建议,并为同类农产品电商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作为数字商务建设的五大行动之一,“数商兴农”行动正是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对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概念的升级和重构。本文基于数字商务和乡村振兴等综合背景,积极探索当代电子商务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以直播电商为切入点,剖析农产品电商在直播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产品直播政策规范之间缺乏协调性;直播内容同质化、信息互动价值和社交属性体现不足;产品质量差、缺乏差异性竞争优势,品牌建设不深入;农产品电商基础设施薄弱等,并为其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岭南广东农村电商产品视觉形象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和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岭南特色农产品电商包装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探索一条适合岭南乡土特色农产品电商视觉形象设计的文化创意发展道路,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同时传承和传播区域乡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电商发展是推进库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而因地制宜的电商价值链更新则是实现水电工程移民安稳致富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三峡库区首县秭归特色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模式,采用“虚实双链”理论分析了移民电商价值链的重构路径,并通过413户移民的访谈调查,实证检验了价值链更新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农村电商若仅限于替代合作社的渠道功能,则难以确保库区移民增收;“平台经济”和“双品牌”的价值链更新路径能有效提高移民收入,其中实现全产业链参与、电商技能培训、绿色农技应用和品牌文化植入等是核心举措;“双链”重构有效实现了移民社区市场化嵌入和生计体系调整,但不同生计资本水平的移民家庭存在异质性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2.
程雪珂 《山西农经》2024,(4):186-188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促使传统的销售模式转为线上销售,“短视频+直播”的营销方式被大众接受,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直播”农产品营销的优势、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营销路径,以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特色农产品电商市场因"疫"重生,中央及地方政府发布系列惠农政策,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各类主流电商平台积极开通助农专区,疏通应季上市特色农产品上行通道。此外,乡村振兴叠加数字农业相关政策,共同助力农产品电商步入发展机遇期。受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委托,中国农业大学特色农产品电商研究团队对淘宝、天猫、京东三个电商平台的特色农产品电商市场进行了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我国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互联网+”助力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路径问题,并以科蔬网创业项目为例,阐述了该助农电商平台在加速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方面的有益尝试,分析其对我国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力量之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博爱县孝敬镇绿色蔬菜产业基地通过构建"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以"互联网+"助推农业产业化、以发展弘扬孝敬文化铸品牌为主的多元化路径大力推进了其新时代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计划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推进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21年以来,按照市农业农村委部署,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浦东新区组织相关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百企连百村”活动,充分发挥市级、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核心带动作用,以“品牌+主体+基地”为基础框架,探索实践“一村一企一联合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优先带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实现村企联结、融合发展、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7.
谢婉兰  巢瑞云 《山西农经》2023,(9):164-166+188
积极推进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实现农村产业链条全面延伸、农民经济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农村电商平台的发展引领着各地乡村实现经济转型,而创新农村商业模式和丰富农村服务内容能为电商市场发掘更多增值机会。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探讨目前当地农村电商运营模式的现状和创新困境,提出“农户+高校+新媒体”“合作社+企业+电商社群”“休闲农业+文化IP+党建研学”3种新型模式,以提升农村电商的经济效益和传统农村的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进入瓶颈期,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本文以抚顺市东洲地区为例,针对目前东洲地区存在的景区类型单一,缺少内在联系等问题,培育3种“旅游+”模式的特色小镇,以实现抚顺市东洲地区的绿色转型,为乡村振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带动农户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但不同区域小农户参与电商市场交易的能力存在异质性,而且这种能力被不同程度地剥夺。本文基于能力贫困理论,提出西部脱贫地区小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商市场交易的“有限能力”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政府赋能+数字赋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以重庆市秀山县为例,阐释西部脱贫地区小农户有效对接农产品电商市场的机制与路径。研究表明:第一,西部脱贫地区受要素禀赋限制,难以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自下而上”的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应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耦合作用,创造制度环境,降低交易费用,提供正外部性补偿,以激发市场活力,实现“自上而下”的电商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包容性电商价值链,破解有限能力小农户对接农产品电商市场面临的机遇不足难题;第二,农产品电商产业集聚发展会促进价值链的转型升级,进而通过组织化实现有限能力小农户对接电商产品市场,使其获得产业增值收益;第三,农产品电商产业集聚发展还会引致价值链的高度专业化分工,进而以兼业化实现有限能力小农户对接电商要素市场,使其获得要素交易收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到新阶段的新战略,是我国在新时代做出的战略抉择。以实例为基础,深入研究实施乡村振兴中的目标、重点、实现路径等,有助于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法]文章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实地调研情况,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四川省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目标、重点及战略路径。[结果]四川省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与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差距较大,主要制约因素有土地细碎化、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乡村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多层次人才匮乏和治理能力面临挑战等。[结论]明确了四川省乡村振兴要以涉农产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根本改善、文明乡风基本形成、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和生活富足为目标,以衰退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作为重点,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村庄整治和宜居乡村建设为突破口,以贫困人口同步小康为关键,以激活土地要素为措施,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通过“融合”“绿色”“善治”“人文”“差异”和“激活”六大战略路径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