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客户的通信信息消费步伐总体上比城市客户"慢一拍",为了更好地迎接新一轮农村通信消费革命的到来,如何解决农村客户在智能手机方面的"不知道、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四个问题,值得通信服务运营商深入思考。"不知道"3G网络是什么?智能手机长什么样?智能手机怎么个智能法?它能给我带来什么新的用途?想必这些问题许多人都说不太明白,更不用说农村客户了,但许多业内人士却想当然地认为客户应该知道。其实,从现在农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11,(11):82-83
中国电信近日发布融合通信产品“翼聊”,以“跨平台、跨终端、跨运营商”的定位和“最炫、最真、最快、最省”的特色,正式拉开了中国电信进军移动互联网融合通信领域的序幕。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小伟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3.
MIM(Mobile Instant Message)意为移动即时通信,指参与沟通的双方(多方)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登录到同一即时通信系统,实现沟通信息的实时收发及相关辅助信息的即时更新。目前主要有两种业务类型:一是移动用户之间通过短信或WAP实现沟通的方式。最初由移动运营商与IM服务商合作,向用户提供PC上IM功能向手机的延伸服务,实现基础信息的随时沟通,如飞信QQ、WAPQQ等。  相似文献   

4.
就在通信业界纷纷担忧方兴未艾的微信等即时通信产品会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业务产生强烈冲击并预言短信业务将死之时,2月19日,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了春节期间通信业相关业务运营数据“春节期间业务发展特点鲜明。移动短信彩信业务量再创新高,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累计达到311.7亿条.同比增长8.3%彩信发送量累计达到1.3亿条,  相似文献   

5.
微信触碰运营商利益 微信代替了运营商传统业务中的短信、彩信和语音,使得通信运营商的业务收入下降,但却没有使运营商相应增加收入,引起运营商不满.微信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流量很少,因而不能给运营商带来大量数据业务收入.在net接人方式下,无论是iOS、安卓还是塞班系统,在前台和后台运行时每小时消耗的流量只有2.4K,一个月运行的流量也只有1.7M,iOS系统甚至在后台运行时是不需要消耗流量的.  相似文献   

6.
最近传出消息,中国的几大基础运营商纷纷对即时通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广东电信公司从2004年10月底到12月20日,在碧海银沙网站上测试其第一项即时通信业务——“全能聊”统一通信业务;中国网通推出了即时通信工具“天天即时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表示要进入即时通信市场,其相关的即时通信软件正在开发过程中。业内人士表示,几大基础运营商一旦挟运营商之优势大举进入即时通信市场,市场将立生变数,腾讯QQ等即时通信服务商将遭遇最强劲的对手。本文围绕中国基础运营商开展即时通信业务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观点供商榷。  相似文献   

7.
2011年9月28日,中国移动发布新产品"飞聊"。这款由中国移动数据部研发的KIK类社交软件,在飞信的基础上实现了跨平台语音、短信等数据的传输。从产品功能上看,飞聊与微信、米聊等差异不大,但飞聊实现了免费短信并且可能免收流量费,这是微信、米聊等所不具备的。如果说飞信是中国移动踏上互联网之路的第一步,那么飞聊就是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移动“飞信”业务在结束了长达11个月的试用期之后,开始了正式商用。这是中国移动在无线互联网领域中继移动梦网之后的再次重要布局。 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即时通信业务,“飞信”连通了互联网与移动网,可实现多平台多网络无缝沟通,具有功能更强大、沟通更自由、安全性更高的特点。据介绍,“飞信”可支持多种终端接入及信息在不同终端之间的互通。中国移动对该项业务寄予厚望,欲将其打造成以即时通信为基础,集游戏、音乐、视频、网上营业厅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移动通信服务平台。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也借“超信”、“灵信”等业务进入移动即时通信市场。电信运营商的涉足,一方面为自身的转型提供了有效的业务支撑,另一方面也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即时通信市场格局,推动即时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大运营商已开始逐步推出基于3G的一系列服务,包括视频通话、无线上网等,通过3G网络,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传递多媒体信息。但是,3G的发展同样会催生许多负面问题,诸如网络安全、通信内容健康、隐私权等。本文主要谈隐私权的问题。截至2009年4月,我国移动用户数已达6.7亿,随着3G业务的推广,智能手机也拥有了更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日益演变成一个集成通信功能的小型电脑,不仅可以发送普通短信、彩信,上网浏览,下载软件、铃声等,而且可以轻松实现网络和手机之间的信息传播,成为最常用的上网工具,3G技术使得手机用户群体和互联网群体更紧密地衔接起来。但是,3G网络带来的负面效应也需要引起重视。其所导致的手机病毒、网络内容健康、隐私权等问题需要整个产业链携手合作解决,融合的网络更需要融合的合作和监管,法制建设也需要跟上技术前进的脚步,从而保证3G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微信,不只是一个通信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腾讯副总裁张小龙对微信的阐释。从2011年年初至2013年年初,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微信用户就达到了3亿,速度之快让人吃惊。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IM软件本身完全免费,除了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外,发送语音短信、文字短信、视频、图片都不收取费用。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及通信特性的增强,微信对传统移动话音、短信、彩信等业务分流越来越严重,微信及类似工具对  相似文献   

11.
与3G业务相比,4G业务以网络频谱宽、通信速率快为特征。4G时代通信更灵活、智能化更高,可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随着4G卡与终端的销售,4G的正式商用将直接推动我国运营商服务的转型,随之而来的就是运营商服务模式和内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路博 《中国电信业》2013,(10):35-37
推出公众服务平台,打造新型移动即时通信服务 实时一对多通信是平台的主要功能 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在微信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账号,并实现与特定群体或单个个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等全方位沟通互动.注册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拥有品牌ID的二维码,以供他人订阅.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业务量持续下滑,运营商遭遇发展困境 在过去十年,我国通信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用户规模持续增加,短信、语音业务为通信运营商带来了巨额利润,但是近两年运营商的发展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微博之外,2012年中国最热门的互联网应用是什么?是微信!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了腾讯微信iPhone版本,3天后又推出Android平台版本。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截至2012年9月17日,短短一年多时间,微信注册用户数即突破2亿。与以前出现的微博一样,微信的强势亮相给本来竞争就激烈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带来了一股新风,更给本就处于转型关键期的电信运营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邮电企业管理》2011,(4):88-89
不必担心通信资费,随时享受畅聊乐趣;想订制或取消相关业务,只需发送短信即可方便办理;周末(包括法定节假日)可以免费使用WLAN网络,并可享受每月30分钟的G3视频体验……日前,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开展了"优势服务,满意100"服务主题活动,创新推出优势服务八项举措,旨在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实际上,这只是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近年来不断追求卓越服务的缩影。2007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即推出"诚信服务、满意100"活动,以八项服务承诺服务客户;2008年,推出"金牌服务、满意100"活动,以"五心"服务举措提升服务品质;2009年,推出"便捷服务、满意100"活动,以新八项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2010年,推出"精彩亚运、服务升级"活动,为亚运会提供高品质专业服务。据了解,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今年的"优势服务,满意100"活动是结合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总体要求,立足本行业,围绕社会民生热点、客户关注焦点、服务工作重点而推出的,是对历年服务主题活动的一次延续与升华。  相似文献   

16.
霍俊 《中国邮政》2014,(4):64-65
微信是腾讯旗下的一款语音产品,是当前比较火暴的手机通信软件,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单聊和群聊。自从“微信支付”开通之后,微信应用于更广阔领域所面临的最后一道关隘已经打通。随之在飞速的应用演变中,微信交流现已成为社会大众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微信平台甚至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推广和营销途径。可以这样认为,拥有近4亿用户和2000万公众号的微信平台,客观上将成为现阶段移动通信领域重要的垄断平台。面对这一微信平台的广泛应用,邮政当然也不应置身其外,更不容错过利用微信平台的时机,要把微信平台尽快应用于邮政业务的营销推广之中。  相似文献   

17.
近日,"微信免费时代或将结束"的消息不胫而走,一石激起千层浪。先是网民怒火直指运营商,后是腾讯站出来辟谣:"我们的目标是跟运营商共赢,不是在基础通信服务上分一杯羹。"大量的流量并没有为运营商带来实质收益,运营商与OTT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腾讯一直站在风口浪尖,其明星产品微信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是什么造就了今日的微信?运营商又该如何应对这个后来居上的"小弟"?小编特约数位专业人士撰稿,以凭绵薄之力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8.
可以肯定,随着单一语音通信市场日渐饱和,全业务运营与3G牌照将成为下一阶段通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尤其将推动数据增值业务迈向新的发展时期。进入3G时代后,运营商不仅需要应对固定和移动融合带来的数据业务发展模式的变化,还必须从信息服务产业链整体出发,考虑未来运营商在其中的定位,才能把握住重组带来的机遇。 全业务运营下,发展数据业务将不可避免地遇到以下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该运营商在未来通信服务市场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短信用户资料.做好服务工作,某年8月中旬,某通信运营商组织以10000号为主叫的短信用户使用情况群发免费抽样调查,群发内容是:“电信好礼遍天下,灵通礼包藏好礼!快发K到129719免费参与短信调查问卷.幸运礼包等着你!询10000”。后附调查问卷内容若干条.共有1650位用户参与此项调查。8月22日.某用户就收到运营商在8月19日上午11时6分发送的一条上述内容的短信,  相似文献   

20.
重组方案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通信运营商正从“通道服务”向更广阔的“信息服务”领域迈进,踏入全业务运营时代。在新的开放性成长环境中,经济全球化趋势、IP技术两种力量的交互作用,将为通信业带来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就需要组建新的商业平台和标准。行业集团信息化应用和增值业务发展具有综合化、容量大、集团化消费等特点,给通信运营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相对于个人客户而言,集团客户具有ARPU高、离网率低等特点:相对于传统语音业务来讲,增值业务发展必将成为未来3G发展的重中之重,也必将成为各大通信运营商的必争之地。集团信息化和增值业务发展,正面临着创新、融合、科学发展的新机遇,这也是运营商面临的时代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