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高校是培养解决我国民族地区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基地,民族团结教育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针对民族高校培养目标、对象和机制的特殊性,以人为本,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路径,不仅能够提升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更能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提高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实际能力,对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促进祖国边疆的巩固和民族团结的特殊重任。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对于实现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统一,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树立民主和法治观念,促进民族地区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的民族团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在我国的新发展。充分的研究江泽民的民族团结思想对我们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地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构成内容分为: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政策、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的功能有:确保民族工作的有效开展,规范民族成员的思想行为,调控各民族间的利益分配,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及时解决存在的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的民族团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在我国的新发展.充分的研究江泽民的民族团结思想对我们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地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一书,集中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观点。认真学习和领会,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分析和认识民族利己主义和民族利益、民族性格特征,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以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平等等,都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鼎 《魅力中国》2014,(19):115-115
百色起义少数民族根据地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广西地区的民族团结。这种团结的精神与传统的民族交流融合形式不同,是蕴含一定历史意义的新型民族团结的形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相结合。探索新中国民族融合问题的政策与建议,对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为例。探索少数民族革命根据地创建壮举以及百色起义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各民族团结是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根本。新疆高校是培养各民族高层次精英、骨干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为红专并举的高素质人才之重任。重视和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构建和谐高校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学生对民族理论的认知、对民族观念的看法以及现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新疆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新疆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各民族团结是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根本。新疆高校是培养各民族高层次精英、骨干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把各民族学生培养成为红专并举的高素质人才之重任。重视和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发展,构建和谐高校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学生对民族理论的认知、对民族观念的看法以及现阶段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对新疆各高校开展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新疆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边疆民族地区稳定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新疆喀什为例,喀什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其稳定工作的出发点必须要落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上,坚决与反分裂势力做斗争.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前沿,肩负着反分裂斗争的重要任务,加强民族团结必须作为一项基本的系统化的任务来抓.民族团结不应当仅仅是口号,而应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到五个认同中去教育学生,使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民族地区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是否心系国家、心系民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发展,是实现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海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加强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工作,是建设和谐海西,发展海西的关键。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搞好民族团结,怎样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而争取人心,需要真心真功夫,如何做,方见真心真功夫。笔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个方面略表了浅见。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经验交流会11月18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着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我国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奋力开创“十二五”时期民族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关系是我区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又是后发展欠发达的边疆地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不仅事关广西改革发展大局,而且事关边疆安宁和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努力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形成了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推动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巩固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总书记在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这项工作是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工作之一。三十多年来,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有了迅速发展,对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科学等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族团结是我国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保障。青海省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地区,民族关系也是青海省面临的敏感且复杂的问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加强与知名高校的交流学习等方面提出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则及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文章认为,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机制创新的原则下,以民族团结为前提、加强地区合作、与地方特色产业结合及做好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内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事关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国家历来重视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良好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这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也有一些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制约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试图分析探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一、民族地区民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
  (一)民生问题关系到民族问题
  民生关乎民心,民心关乎政权根基。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民生问题更多地和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意义深远而重大。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民族问题,民族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生的建设步伐,民生的改善和保障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前提,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地区稳定。作为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对于全国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毗邻蒙、俄国家,连通亚欧,多个民族与国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在我国对外开放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抵御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前沿。  相似文献   

19.
《发展》2006,(11):I0006-I0007
在稳定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各族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团结一致,共同进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临夏州教育局全体干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在州委、州政府“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总体思路的指引下,把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结合,立足本职工作,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为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推动全州社会经济发展,维护民族团结进步,谱写了一曲动人之歌。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与佛教是中国老百姓普遍信仰的两大宗教,其经济思想对信众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以使得少数民族经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