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沙坪坝区地处重庆市区西部,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全区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辖24个街镇(园区)、117个社区、8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87万.实际居住人口116万。该区按照“就业工作到社区、就业服务在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的工作思路,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抓手,紧紧围绕社区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扎实推进社区平台建设,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就业帮扶机制,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全国解决就业最好的城区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就业》2006,(8):51-53
2004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自觉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以社区为依托,以建立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体系为手段,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为目标,健全机制、创新服务、夯实基础、完善功能,推动职业指导、岗位开发、政策扶持等工作全面向社区延伸,基础建设初具规模,日常管理逐步规范,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区81个社区中有20个社区达到了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占社区总数的25%。  相似文献   

3.
董延平 《中国就业》2006,(5):44-45,20
“软硬兼施”: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两手都要硬 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是新时期社会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劳动保障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都知道,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和谐之基。而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却非常严峻,就业压力是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每年我国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只有一千多万个,而却有几千万人在竞争这一千多万个就业岗位,加之未来20年内我国将普及大学教育,届时每年将有上千万个高级人才参与竞争就业,这又为人潮汹涌的就业竞争队伍平添了几分变数。据有关部门预测,20年内又将有3亿农民工进城。因此,有关专家断言“我国就业岗位已成为最稀缺资源”,“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正在中国打响”。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就业与再就业问题已是摆在中国现今最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下岗失业人员的出路何在?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就业工作者面前的首要课题,也是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所要承担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劳动》2003,(12):17-17
哈尔滨市道里区以提供一个就业岗位改善一个家庭的生活,提供一个就业机会改变一个家庭的未来为己任,采取五项措施千方百计挖掘就业岗位,积极扩大再就业。一是确保公益性服务岗位优先安置“4050”人员。该区的四保、交通协管、社区劳动保障和残疾人社会保障等公益性岗位百分之百安置的是“4050”人员,目前已安置“4050”人员就业2417人次。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徐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化压力为动力,不断优化基础就业平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就业形式、挖掘就业潜力,一方面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并不断创新形式、做大做实。随着近三年来创建工作的开展,创建成果显著,不仪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得到了优化、社区就业服务形式得到了丰富,  相似文献   

6.
杨雄  丁杰 《中国就业》2007,(4):53-54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从坚持把社区就业作为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的主攻方向,着力强化平台建设,不断放宽优惠政策,大力加强就业援助,2001年以来先后开展“促进就业先进社区”、“再就业样板社区”等创建活动。2005年起开展创建“充分就业补区”活动。近日,经江苏省劳动保障厅的考核评估,该市已有99个礼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占全市社区总数的60.7%,所有“充分就业社区”实现了“六到位”。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常州市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与上海、南京两大城市等距相望,是一座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近年来。该市抢抓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机遇,主动顺应当前就业形式多元化和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的的特点,紧紧依托社区阵地,大力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示范社区”、“创业型社区”活动,就业创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2009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万人,完成目标的116.4%;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万人,完成目标的211.1%。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9300人,完成目标的310%;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控制在4%以内,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目前,全市已有185个社区成功创建江苏省“充分就业社区”,达标率93.4%。主要做到“十进社区”: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4050”人员充分实现再就业,鸟审旗朝阳社区在社区门口板报上开辟了“再就业”信息栏,定期宣传再就业政策、法规及招聘信息。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通过与乌审旗就业局职介中心沟通,和多家用工单位联系,经过筛选对符合社区居民就业的岗位及时在“再就业”信息栏上公布,并且做到信息及时更新。目前,朝阳社区通过“再就业”信息栏,为居民及时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使社区35余名居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  相似文献   

9.
姜宝观 《中国就业》2006,(5):32-34,16
从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浙江省湖州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深入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三年中,全市新增就业岗位12.5万个,实现就业再就业6.6万人次,其中困难人员再就业2.8万人次,分别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130%、110%和118%,城镇登记失业率年均3.8%。2004年湖州市劳动保障局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州市财政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三年来,贯彻落实12号文件精神的基本实践,为我市在“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36号文件精神,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兴安盟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中,紧紧围绕“实现充分就业”这一创建主题,牢牢抓住服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这一创建重点,全力突破开发就业岗位这一创建难点,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自2006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已累计创建充分就业社区90个(其中充分就业模范社区12个,不含2009年),占全盟社区总数的61%;2009年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22个,占未创建社区的38%。  相似文献   

11.
地方动态     
《中国劳动保障》2013,(6):56-57
北京平谷1强化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安置就业特困人员北京市平谷区人社部门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通过深化社区就业服务区域化管理,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了一支社区专职就业助理员队伍,实施规范化,精细化就业服务。平谷区通过强化动态管理,建立基础信息库和基础数据台账。定期开展辖区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失业状况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劳动年龄人口择业要求、岗位需求。截至目前,平谷区社区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600人,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09,(10):4-5
近年来,南通市高度重视劳动就业工作,大力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广泛开展人本服务,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截至目前,该市137个街道(乡镇)和316个社区(村)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站),覆盖市、区、街、居的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逐步得到完善。该市依托基层平台,以“人本化就业服务”品牌叫响全国,原劳动保障部把南通就业服务人本化的经验事迹制成了光盘,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月11E1.在四川省华蓥市举行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正耐心解答求职残疾人的问题。一月份是全国残疾人就业援助月.为让残疾人体面就业.华蓥市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补贴、送温暖”为活动主题的系列就业援助活动,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通过劳动实现自立。  相似文献   

14.
最近,在市十一届三次人代会上,市政府把建立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年内创造十万个净增就业岗位,三年内创造三十万个就业岗位作为实事项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动就业机制,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对政府工作提出更高更新要求,闸北区这几年积极探索区域开发岗位有效机制,基本形成向区属、区域经济要岗位,向新的经济增长点、非公企业要岗位,向非正规就业要岗位,向就业培养市场要岗位,向社区服务业要岗位的工作思路,取得了明显实效。在“九.五”前四年已分流安置下岗职工、失业人员11.75万人次,但从整体来看,我区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一部分劳动因长期离岗、失业,  相似文献   

15.
在创建最充分就业社区的过程中,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创造了一个“最早”、一个“最多”。2003年1月,天心区八角亭社区被评为“湖南省首家最充分就业社区”;到目前为止,该区最充分就业社区达到40多家,是全省最充分就业社区数量最多的城区。湖南省劳动保障厅赵湘平厅长说:“天心区最充分就业街道(社区)创建活动已成为全省社区就业的一面旗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要求.切实为女性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结合“2006春风行动”,江苏省沐阳县劳动保障部门筹备组织了“迎‘三八’春风送岗位行动”。2月下旬,他们抽调专人负责收集空岗信息.到一些能适合大龄妇女工作的企业动员其参与此次“送岗位行动”,并在垒县范围内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宣传就业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07,(3):18-20
近年来,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劳动力市场“科学化、规范化、些切”建设的要求,南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强化了信息工作,建立了市、区、街、居四级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了就业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建设和业务工作规范,建立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并完善了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为下岗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8.
葛炎 《中国就业》2007,(1):48-49
湖州市于2006年3月在市区114个社区中选择了39个社区作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试点单位,截止2006年9月底,39个试点社区已开发岗位2500多个,使2460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68人,达到了消除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失业人员家庭“零就业”目标,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各项年度考核目标,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浦东新区一支由515名协保、内退人员组成的居委就业援助员队伍从今年4月建立至今3个多月来,在社区内已履行起宣传劳动保障政策、开展各类人员情况调查、维护劳动合法权益、配合开发就业岗位等职责,活跃在新区每个居委,逐渐融入社区,进入角色,充分发挥了基层劳动干部的作用,将就业援助的春风吹入了百姓家中,将党的温暖送到了群众手上。  相似文献   

20.
经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五年多的努力,湖北省襄樊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在“六到位”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发展,尤其在建立规章制度,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工作手段,加强基础管理等方面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随着《就业促进法》的全面实施和劳动保障工作重心的下移,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经费无保障导致的人心涣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