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铭 《活力》2008,(5):14-14
五大连池市是一个因火山旅游、矿泉疗养而闻名的城市,总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05个行政村,现有农村人口14.6万人,农村劳动力6.6万人。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战略部署,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4.4万人,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劳务输出工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5年全省农村劳务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劳务输出总量达到440.6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6.2%。比2004年末净增70万人。5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劳务输出达190.7万人,占劳务输出总量的43.2%。  相似文献   

3.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截止2005年底,全省总人口为6732.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41.2万人,占总人口的63%。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小康湖南、和谐湖南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把发展“劳务经济”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湖南经济建设的“三大经济战略”,列入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努力改善进城就业环境,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本文就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种夏 《中国就业》2006,(10):21-22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全县47.2万农业人口中,有农村适龄劳动力27.47万人,富余劳动力11.7万人。在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过程中,济阳县坚持“内转”与“外移”相结合,有组织、有培训、有保障地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走出了一条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到劳务产业进而形成劳务经济的新路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余人次,累计达到13.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地转移9万余人次;全县劳务经济年均收入达9.46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宜昌市现有农村人口27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5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98万人,人均耕地1.5亩。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宜昌市把组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抓,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的持久战,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新格局。2004年底,全市在外务工就业的农民为25.9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6%,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58亿元。  相似文献   

6.
临漳县辖14个乡镇425个行政村,总面积744平方公里,总人口59.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78万人,是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近年来,为促进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劳务输出和向非农产业转移作为一大富民产业来抓,按照“党委政府推动、劳动就业牵头、部门协调联动、社会齐抓共管、政策措施驱动,强化培训带动”的工作思路,围绕扩大劳务输出和向非农产业转移,全面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截至目前,已实现外输和向非农产业转移9.6万人,占农村富余劳动11万人的87.2%,劳务收入达5.7亿元,占全县GDP经济总量三分之一,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主席的故乡湖南湘潭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总人口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7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123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以上。为探索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湘潭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卜号文件以及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实施劳务经济富民战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8.
湘乡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传说中龙的故乡,又称龙城。全市总人口90.8万,其中农业人口78.4万人,有农村劳动力57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几年来,湘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劳务经济富民战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遂川县地处革命摇篮井冈山脚下,总人口54万,每年劳务输出人数达10万人以上,年劳务收入超过8亿元,农民人口平均劳务经济收入超过1000元。目前,该县共有农村劳动力总数22.5万人,已转移就业总数14万余人,形成了“走一人、富一户”、“走一户、富两户”、“走一群、富全村”的良好态势,使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逐渐走上了转移的康庄大道,实现了劳动力良性转移、农民持续增收和城乡互动发展的“多赢”。  相似文献   

10.
劳务经济在郧西发展中抢人眼球。2004年至今,全县培训农村劳动力8.6万人次,年均转移11万余人、实现收入7亿余元,在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30%以上,银行存款70%来源于农民储蓄。郧西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全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县”、“全省阳光工程示范县”等称号,其发展劳务经济的做法,央视作了专题报道,并在全国、省有关会议上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2012,(3):30-31
薛城位于山东省南部,是造车鼻祖奚仲故里、铁道游击队故乡,枣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区辖6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420.5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农村劳动力16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5.5万人。近年来,该区以“创古薛劳务品牌,塑经济强区形象”为目标,精心打造了“薛城轮胎吊司机”劳务品牌,并荣获“全省首届驰名劳务品牌”和“全国优秀劳务品牌”,邵飞、孙福臣荣膺“全国优秀农民工”光荣称号,薛城区也被山东省授予了“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区”,培育了“薛城大惠”、“薛城宏大”、“港口装卸”、“堆高司机”等特色劳务品牌,年输出富余劳动力4万余人,年创劳务收入近5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丽水市云和县积极探索适合“小县大城”战略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新路子,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服务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就业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筹城乡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人口56840人,实际转移就业39607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9.7%。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新昌县现有人口43.5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1万人,农村劳动力21万人。2003年以来,该县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抓好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六年来,全县共培训农民104693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6余万人,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76.2%,工资性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70%左右。自2004年浙江省全面开展农民培训转移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商南县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利民惠民的实事工程来抓,投入财政资金1488.8万元,做大做强"劳务蛋糕"。目前,全县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2万人,创经济收入6.59亿元。  相似文献   

15.
赵倞 《活力》2010,(4):23-27
五大连池市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总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04个行政村。现有农村人口14.9万人,农村劳动力7.2万人。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做大做强劳务经济”的要求。几年来.五大连池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在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在五大连池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有组织规模转移、一站式优质服务、农民整体素质提升、高技能订单培训、网络化全程维权、乡土人才培养、农民返乡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郁南县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在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及创业富民培训工程,努力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并重的就业服务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至2006年8月,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41人,农村青年培训2762人,其中贫困青年参加免费培训1388人。累计转移富余劳动力8.68万个,35岁以下青年人数占82%以上。  相似文献   

17.
李峰 《中国就业》2012,(11):24-25
秦皇岛市现有人口287万,其中农村劳动力106.6万,占全市城乡劳动力的66.3%。近年来,该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来抓,大力实施“三三三”服务工程,在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升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刘志国 《活力》2005,(8):8-8,5
延寿县是山区农业小县,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十弱县之一。全县共有农业人口18.9万人,农村劳动力7.4万人。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国际劳务输出作为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兴产业来抓,通过政府组织、部门支持、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等方式,大力开辟国际劳务输出市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642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9%:其中,累计向国外输出劳务7203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促进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大力推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全省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6个月以上共计2047万人,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平均年递增6.6%。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为2497元,同比增加233元,增长103%,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达48.8%,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重要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王兆宪 《活力》2003,(10):12-13
富裕县地处世界奶牛生产带。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牧业县。几年来。富裕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把发展奶牛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不断加大奶源基地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了富民强县的战略目标。全县农村人口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农村劳动力9.1万人。截至目前,全县转移农村劳动力5932人,同比增长18%,其中:依托奶牛业转移4210人,同比增长32%;人均增收2130元,同比增长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