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食品消费逐渐从温饱型向营养调剂型转型,农产品需求发生变化,可是农村农产品销售信息通道和物流渠道不畅通,导致农产品滞销现象频繁发生。搭建基于物流园区智慧信息平台的"农户+物流园区+全程管理"的农产品物流模式,借助社群理念协调用户和消费者的供需关系,利用微小卫星对农产品物流实施全程监控,促进农产品上行,并以中国供销大别山农产品物流园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农产品的营销组织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营销组织主要有:专业市场、销售公司、合作组织、销售大户及农户自身等,这些组织是农产品营销体系的命脉,但是在其销售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市场信息渠道不畅,农户缺乏市场供需信息的指引;缺乏风险分担机制;农产品交易手段落后,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交易方式单一,中间环节过多;农产品交易诚信体系不完善,给农户和农业组织带来的风险;政府农业组织的功能未得到很好的发挥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农产品滞销的现状,从分析滞销的原因和影响入手,从乡镇级政府的视角,探讨了农村农产品变"滞销"为"畅销"的解决方案模型,提出了建立农村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中心的构想。该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供我国广大农村乡镇级的政府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网络营销渠道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守慧  潘杨福 《电子商务》2012,(4):36-37,40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发展将更好的为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文章就农产品营销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展开叙述,提出:"公司+农户+电子商务"、"政府组织+农户+电子商务"、"中介组织+农户+电子商务"和"农户+农户+电子商务"等农产品营销体系。通过这些营销模式,农产品经营主体可以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获取更多的市场供需信息,掌握市场动态,为农产品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降低农产品经营风险,为农产品经营者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韶关市农产品供需现状,发现供过于求、外销力度弱、规模分散体量大等问题。引入O2O模式,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协作统一,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缓解农村农产品滞销,城市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打造农产品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促进韶关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生姜价格大幅波动,但全国生姜销售总量却基本均衡,透视出我国农产品供需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农户决策盲目、农产品供需失衡严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户个体小规模生产与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不匹配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各级地方政府紧密配合,加强宏观调控和相关服务,抓好农业生产全局科学的统筹规划;完善家庭小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从而实现我国农业向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健康平稳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苏婷 《市场周刊》2020,(14):0077-0077
电商与直播都是时代与信息技术的产物,这几年国家政策调整,电商平台开启惠农与助农行动,农户利用“电商+直播+农产品”形式进行销售,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文章探究“电商直播+农产品”销售形式对于一定限度内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起关键作用,分析农产品电商直播营销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农户增收、助力农产品直播营销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蔡倩 《现代商业》2022,(8):26-29
我国传统农业存在基础设施薄弱、道路交通不畅、市场交易体系单一、专业人才短缺、物流系统不完备等一系列现实难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产品销售全过程中,可以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畅通农户与市场的对接渠道;缓解因上述问题引发的农产品信息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供需不平衡、农户利益受损、农产品滞留...  相似文献   

9.
蛛网理论与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蛛网理论深入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目前供求与价格波动的状况,指出现行农户经营机制和流通市场建设的滞后,导致农产品供求难以实现稳定均衡.在目前农产品过剩的条件下,应通过建设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建立现代流通机制,完善农产品市场交易规则,培养专业经营管理队伍,强化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制度约束等措施,建立以企业制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其他各级市场联网协调的公司(大型流通企业)+基地+农户的流通模式,从而使农产品供需与价格波动走出"蛛网困境",实现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对接.  相似文献   

10.
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交易成本与违约倾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契约型农产品交易关系稳定性的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关注到社会网络因素对交易关系的影响.本文以农户与农产品收购企业之间的契约型交易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农户人际关系网络结构特征对农户交易成本及其违约倾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人际关系网络密度对农户的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农户人际关系网络中心性对农户的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的增加会显著增强农户的违约倾向.  相似文献   

11.
订单农业为弱势农户的持续生产经营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同时还可确保采购公司能够有效管理农产品总供应和规避价格风险.本研究中的订单农业供应链模型考虑一个拥有多个农产品加工厂的采购公司,每个农产品加工厂对农作物的需求是随机的.采购公司为候选农户集合中的农户提供订单合同菜单,每一个"候选"农户在农产品种植之前从菜单中选择一份合同与采购公司签订采购订单.在农产品收获之后,根据已知的供需情况,并考虑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农产品产量的影响,采购公司选择最低的配送成本将农产品从选定的农户处配送到生产厂.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生产与供应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由于营销环节冗杂、营销规模小、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及农民获取市场信息不及时等问题,大量优质农产品滞销,积压在农户手中。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即“互联网+”农业营销模式。文章以蜂蜜为代表,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现状及模式创新发展可能性,提出建议,以求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陕西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和需求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做好农产品价格监测工作 ,建立、健全信息服务体系 ,及时向农民和农产品收购企业提供价格信息 ,我们在关中、陕南、陕北各选择了宝鸡县、勉县和甘泉县 ,开展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和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活动。这次调研 ,共走访农产品收购企业 4家 ,农户 5 2户 ,涉及家庭人口数 2 1 8人。从调查看 ,当前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十分薄弱 ,信息不畅。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仍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 ,而这些媒体发布农产品价格方面的信息较少 ,且发布时间缺乏规律性。大部分农户在耕种前不知道农产品价格行情 ,多数是通过“推算上年价格…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零售业为代表的网络营销模式迅速渗透到众多行业其他,传统营销方式和营销理念随之发生改变。甘肃农产品物美价廉,由于依赖于传统的供求方式,产销脱节,农产品经济效益偏低。农产品网上营销有利于解决甘肃省农产品供需脱节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甘肃省应构建开放式信息平台,突出产品的特色,打造地方品牌,培育和发展物流业,促进农户与企业积极合作,灵活利用现有资源,开拓网络市场,改善农产品流通状况,以此促进农产品贸易,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全省农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陈卫洪  朱青 《商场现代化》2007,11(19):83-85
本文运用不对称信息的分析方法,从农产品质量的差异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与原因入手,分析了质量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农产品信息不对称的成因教育水平低,生产规模小的农户生产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弱,导致我国农业领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机会主义和逆向选择,使农产品市场问题严重提出克服信息不对称的制度建设应以建立以公开、合法、必要、效能和责任为宗旨和原则的市场准入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农产品市场营销中出现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农民增产但不增收,产品滞销,市场供需不平衡。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文章以凉山"宏林"农产品配送中心为例,借鉴其营销方式,提出农产品销售要进一步畅通网络营销,进行技术升级,使用冷链物流等方式,希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微信的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农产品价格普遍降低、销售不畅,导致大量优质农产品滞销,积压在农户手中。而在城市中的消费端,农产品价格又居高不下,消费者很难买到便宜又优质的农产品。本文主要以礼泉苹果为例,运用互联网思维,对微信营销在农产品销售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为农产品的销售开拓一条新路径,消除农产品种植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壁垒。使用微信这一工具,建立起C2C的农产品销售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新的着力点。农村中由亲缘、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组成的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因此,本文应用扩展的明瑟收入决定方程,利用辽宁省草莓种植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户电商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规模、社会关系网络强度和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对农户电商收入存在显著影响,社会关系网络在性别、种植面积、电商培训经历及收入水平分组下对农户电商收入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具有中介效应的电商培训既能够为农户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又能够为农户提供信息资源和人情资源,扩大社会关系网络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电商收入。政府等部门应加大电商培训力度,为农户提供交流及学习的平台,助力农户获得更高的电商收入。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下企业与农户行为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和农户都会尽量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在可追溯制度的限制下,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及明确责任,企业和农户通过协议的形式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协议流通模式下,从长远合作的角度出发,企业与农户都会遵守协议约定提供相应的数据以实现信息追溯,为农产品的信息可追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订单农业是指农户与企业,或者中介机构签订农产品生产的相关合同,并按照合同的要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营销模式。它可以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能有效缓解因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产品滞销问题,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是现代农业主要的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之一。本文通过对订单农业发展的介绍,并吸取美国订单农业发展的经验,为中国订单农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