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市场与资本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企业对资本结构的选择 ,认为融资体制对企业资本结构模式的选择有决定性影响。中国企业资金的市场配置方式逐渐取代了计划配置方式 ,企业融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为了提高融资效益必须科学选择融资方式或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2.
论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虚拟资本"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鸣 《当代财经》2007,(8):62-69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本质上是提出了"虚拟资本"问题,是对这些过去被看作是费用或成本的东西进行"资本化定价".在当代企业的资本范畴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实体资本为一方的"硬资本"和以虚拟资本为另一方的"软资本"两大部份,而这两大部份是建立在"资本三要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基础上的.由"资本三要素"的基础概念,我们可以推解出一系列新的资本概念和形态,从中我们可以较清晰地辨别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构架与层次,并可直观地厘清它们的边界与关系,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特性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娟 《经济管理》2006,(16):48-54
当今社会已经从工业经济迈进知识经济时代,现有以财务资本为研究对象的资本结构理论在解释咨询、高新技术等人力资本较为密集的公司时难免会捉襟见肘。视企业为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的投资组合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以现有财务资本结构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引入人力资本变量拓宽现代资本结构的内涵,构造债务、股权和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数理模型,结合对我国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社会资本嵌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1988~2008年期间中国48个重点城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其中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采用永续盘存法,人力资本估算采用受教育年限法,而对于社会资本的估算则建立和采用基于永续盘存法和社会网络关系的经济学测度模型,并在模型中对工作流动对社会资本的贬值进行考虑.研究表明.处于城市化第三阶段的城市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初始存量低于其他城市化阶段.整体上,任何城市化阶段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均呈现增长趋势,而城市化第三阶段的社会资本初始存量却高于其他城市化阶段.但无论任何城市化阶段的城市社会资本均呈现下降趋势,处于城市化第三阶段的城市下降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案例研究入手,验证了阿尔文·托夫勒的经典论断:知识是终极的替代品。然后以风险企业为例,运用托夫勒权力三角框架探讨了知识资本驱动传统资本的内在机制和前提条件。最后,总结了以上理论和分析了对中国风险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抵御与防范风险是银行资本的本质要求,资本合理配置构成了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文章基于资本和风险的本质,分析了资本约束均衡,并以目前国际银行业普遍采用的RAROC法为主要对象,探讨了资本配置理论与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8.
关于我国风险投资资金供给主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主导型的风险投资具有“政府失灵”的缺陷。当前民间资本充裕,投资需求旺盛,政府应积极进行制度供给.吸引民间资金供给主体进入风险投资,实现“官助民办”的风险投资供给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9.
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截面数据回归分析法及时间序列数据协整分析法对中国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信任和民间组织与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人力资本而影响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我国社会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区分了资本财富存量估算和资本服务流量估算的差异,并使用OECD的资本测算框架估算了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我国行业层面资本存量和资本流量数据。结果表明,同发达国家相比,不管是资本产出比还是资本收益率数据,都不能说明我国资本积累过度;但基础设施行业的资本积累速度明显偏快。从资本流量估算结果发现,制造业的资本生产率在提高,而第三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行业资本生产率在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出增长主要来自资本的贡献;而行业间资本再配置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11.
一种独特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裘炜 《经济导刊》2002,(1):31-34,38
我国风险投资与美国有很大差别。普通风险投资是美国风险投资的主体,即职业金融家(注要以有限合伙制形式)所进行的风险投资,在我国几乎不存在。我国的风险投资主要的参与者是政府、大公司和一些机构。其中,公司参与进行的风险投资的比重很大,据不完全统计,金额超过25亿元。目前公司风险投资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内对普通风险投资的研究较多,对于公司风险投资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公司风险投资在整个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上(包括形成、结合、运作与治理和退出阶段)与普通风险投资均有明显的不同,在美国,两者也分属不同的类别(公司风险投资有专门的刊物,每年有专门的论  相似文献   

12.
黄湘源 《资本市场》2002,(11):21-23
<正>中国一步跨人了WTO时代,但是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依然没有走出"排排坐,吃果果"的格局。近期,中国的券商和基金不亦乐乎地争抢国内市场资源,"排排坐,吃果果"的味道简直令他们有点"乐不思蜀",人们期待中的合资基金、合资  相似文献   

13.
Incorporating consumption–savings choices under a general concave utility function and hence an endogenous capital supply into a model of capital tax competition, we re‐investigate Nash equilibrium and compare it with the optimum under cooperative tax policy. In contrast to the case of fixed capital supply, it is shown that if savings sufficiently increase with the interest rate, a Nash equilibrium may be more efficient than a cooperative tax policy. Therefore, the distortionary effects of capital supply are important to issues of tax policy coordination.  相似文献   

14.
当今虽然对资本经济命题的认同尚有障碍,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同时,也事实上呈现出资本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的深刻变化和当代复杂经济现象的认识,有赖于资本经济一般的理论和视角。投资者与劳动者对立统一的生产者内部关系,构成资本经济一般的基本经济关系,其实质在于理性的价值增值,其核心在于抽象掉经济性质属性的"增值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15.
创业投资的特质与实物期权方法有实质的契合性,表现在创业投资的风险水平同实物期权的波动率之间。创业投资的分期投资与实物期权的期权价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这种内在契合性是运用实物期权方法研究创业投资定价研究的基础。基于Black-Scholes偏微分方程的实物期权模型构造的多期创业投资的实物期权定价模型,更具现实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以2009年10月到2015年12月在中国创业板上市的49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验证了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首先,将社会资本划分为政治关系资本和行业关系资本,然后,将其中的政治关系资本进一步细分为官员型政治关系资本和代表委员型政治关系资本,更加细致深入地验证了社会资本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①无论是政治关系资本还是行业关系资本都有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表明社会资本可以向外界传递出反映企业高质量的信号,从而帮助其获取风险投资以缓解融资约束;②官员型政治关系资本同样有助于企业获得风险投资;③代表委员型政治关系资本对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资本外逃话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惠 《资本市场》2001,(9):68-69
对于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社会上一直有议论,对资本外逃的规模也有不同的测算结果。那么,目前资本外逃的现状到底如何?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的资本外逃呢?  相似文献   

18.
19.
从解决"生产率悖论"需要全新的思维的角度出发,运用广义虚拟经济的新思维、新理论,认识信息化资本发展过程与原理,建立信息化资本模型,同时借用商品价值模型,构建信息化资本价值模型,找到具体解决方法.信息化资本一方面需要依据传统的"物本经济"的理论或方法来指导其指标的建立和定量衡量,另一方面需要突破传统的方法,运用"人本经济"的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建立广义信息态,指导信息化资本科学合理运转.  相似文献   

20.
风险投资中的分阶段投资:一个人力资本的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珉  卓越 《财经研究》2005,31(3):17-26,78
文章通过一个套牢模型分析了在创业者的人力资本专有性向专用性转化过程中,风险资本家和创业者之间"双边承诺"问题的产生,解释了分阶段投资解决这一问题的作用机理.文章认为分阶段投资及与其配合的时间期权和非竞争条款本质上是相互关系专用性投资,合约双方通过相互专用性投资来"捆住"自己的手脚来取信于对方,以解决双边承诺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非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每一阶段投资量越少;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阶段投资量规模越大;分阶段投资中,每一阶段的投资额是递增的;阶段投资规模与预期收益增量正相关;分阶段投资通常有时间期权和非竞争条款与其配合,起到了在创业者人力资本投资前启动风险资本家投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