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一、研究背景 台州市处于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国内经济最具成长性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约有2亿人口,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优越的人民生活,使这一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
浦东与长江三角洲地区 初步形成了联动发展 1.浦东的辐射作用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上海的腹地,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两者历来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上海市经济发展直接影响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90年代以来上海提出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以来,在浦东开发开放示范与辐射效应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杭州在长三角中的地位、优势和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和江苏的15个城市以及所辖的74个县(市)的整个区域,总面积10.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571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地区之一。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142亿元,约占全国的18.8%;  相似文献   

4.
江浙沪三地地域相近,血缘相亲,历史文化相通,经济上也有着天然的联系纽带和融合趋势。江苏、浙江两省和上海市同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相互接壤,连成一片。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角洲民营企业与新一轮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改革》2003,(10):51-55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及一体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及一体化进程又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新一轮的发展,作者认为:在政府层面上,关键是解决好“定位”到“到位”的问题:在企业层面上,关键是民营企业要实现自我变革;在社会层面上,关键是“政府-中介组织-企业”三角形经济治理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府网9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42条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意见。  相似文献   

7.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特别是近年来大批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以及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迅速推进,为加快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圈创造了新的条件。与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最突出的特点,制造业体系完整、技术力量雄厚、综合配套能力强、劳动生产率较高,产品竞争能力强。工业内部  相似文献   

8.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潜质最好的经济区.且正在迈向新一轮更高层次发展——经济一体化的门槛,国家也将大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使其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我国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和最有实力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区域。然而,眼下此区域经济整合凸现出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阻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呼唤体制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金兴盛 《浙江经济》2003,(19):24-26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加入世贸组织后,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增强地区整体国际竞争力,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11.
《浙江工商》2010,(5):24-26
长三角区域规划 定位亚太地区国际门户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区,对该地区经济开放度(Economic Openness)作出正确的估价,并在此基础上决策未来发展,对指导地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开放度,并对该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海的地位和作用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人民生活最富庶的经济区域。古往今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区位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不仅构成我国“外通大洋、内联腹地”两个辐射扇面的战略枢纽点,而且已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世界第六大城市带。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4.
傅金龙 《浙江经济》2003,(23):36-37
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浙江要实施海陆联动战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杭州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港口岸线、沿海滩涂、海洋旅游等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在浙江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以及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  相似文献   

15.
汪传旭 《港口经济》2009,(10):16-19
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具有濒江面海、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而且目前其加工工业、原材料及新兴产业已初具规模,技术水平较高,经济实力相对雄厚,是我国最富庶、发展潜力最大、市场最广阔的地区之一。港口物流系统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整体优势发挥与港口协调发展的重要关键。为促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和实现长江三角洲港口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主席吉姆·旺德文先生一行于2007年4月21日至4月25日访问了上海、杭州、苏州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商讨湾区与长江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大计,并在上海正式签署了一份民间的区域性经济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7.
费孝通教授提出开放、开发长江三角洲的建议是一个具有战略目标的大棋,这步棋走出全盘皆活。这一建议已受到党中央和全国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拥护,而且这与中央决定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是相呼应的。上海经济要起飞,只有置身于环太平洋经济格局,深化改革、开放、加速开放、开发浦东,走外向型经济道路才能出路。上海的起飞离不开内地,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广大腹地的支持,长江三角洲也可利用上海浦东开放开发之际,加强横向联合,相互支持、协调发展,共同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1990年6月在扬州市召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课题评审会,已经通过由江、浙、沪两省一市计委牵头,从长期调整产生的研究报告,提出90年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即在加强基础产业、改造传统工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重点扶植以机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具体发展汽车、成套设备、机床、通讯和微电子 等,这给长江三角洲的调整产业结构描绘的蓝图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8.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上海港、宁波-舟山、苏州港等组成的中国最大的港口群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有着广阔的经济腹地.通过其所在的港口城市推动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南京港应充分利用作为我国南北交通、江海运输、水陆换装的重要枢纽港的地位。利用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另一翼的地缘优势,科学规划,科学布局。通过对南京港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划以及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新时期南京港的发展特点,我们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积极创新,推动南京港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吸引外资数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一直占有较高的比重。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前沿地区,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外向一体  相似文献   

20.
《上海改革》2003,(5):17-21
浙江省委、省政府,把“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以求共同推动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此,要有重点地加快核心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有明确战略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建立通行规则下的产生要素流动机制;主动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积极构筑现代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新体制;探索浙江与上海、江苏的多层次合作方法,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协调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