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2月,在纽约召开的第32届世界经济年会论坛认为日本是全球经济的最大威胁。其成因之一是日本经济结构问题与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恶性循环;二是日本持续通货紧缩的根源在于总需求低速;三是财政赤字恶化,国际信用评级敲响了警钟。与此同时出现日本“哭穷”以及掀起日元贬值风浪等,这是日本跨世纪战略转换过程中所采取相应技术变化的新“高招”。  相似文献   

2.
日本经济衰退是一种调整性衰退,它并未动摇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日本经济的增长潜力不可低估。渲染经济衰退是日本政府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是隐蔽日本经济实力,为日元进一步贬值作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尤其是第三阶段(1989-1999年)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深刻、带有根本性的变化,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二十一世纪上半叶,高技术产业化是全球范围内推动世界经济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世界经济将持续较长时期地增长,我国经济有可能再持续20-30年的快速增长,从而在二十一世纪中叶成为全世界最大、最有实力的经济强国之一,成为与美国、欧盟和日本并存的政治化、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一级。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曾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然而,纵观130多年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到目前为止在经济技术上真正实现了赶超的只有日本。作为第一个非白人的工业化发达国家。日本能给其他发达国家,尤其是与其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相似的东亚国家的现代化提供怎样的激励和示范效应呢?本文力图从内在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即从“人”和“文化”的因素入手,来探究日本崛起的奥秘。  相似文献   

5.
日本大地震对全球及我国经济影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发生的里氏9级地震,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对日本乃至世界经济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总结了国际上部分机构预测日本大地震的损失情况,对日本经济未来走向以及对全球包括我国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刘霞 《企业家天地》2009,(4):164-164
一、团队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础 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神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日本医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以寻求日本经济发展的秘密,他们发现,就单个而言,假若以H本最优秀的医务人员与欧美最优秀的医务人员作一对一的对抗赛,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C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GDP只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数据指标,而非质量指标。因此,如何设定衡量经济增长状况的质量指标,并以此作为评价中国经济状况的依据,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表明世界经济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危机。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的危害性比通货膨胀量炙严重,通货紧缩最坏的情况将导致经济崩溃。通过对历史上美国和日本通货紧缩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相互关系,发展和稳定证券市场对防治通货紧缩意义重大。因此,保持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繁荣,对遏制我国当前通货紧缩趋势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对山西投入、产出、经济发展变化和日本步和世界经济大国的研究,分析山西经济结构及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结构调整应从发挥资源优势出发,选择重点产业进行“合理化投资”,采用技术提升、新产品开发、资源综合利用和降低污染的经济质量型调整,将山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日经贸关系中尽管存在着许多困境知制约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中日经贸合作中也存在着十分有利的一因素,中国经济发展和日本经济复苏的要求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中日经贸关系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影婷 《新智慧》2007,(8):54-54
日本:不用家底去冒险 日本是世界上股票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以及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的痛楚之后,多数日本股民都能够理性地进行投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日本从一个曾经落后的东亚小国,在短短100多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科技强国,究其原因是日本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根据本国国情特点,成功地选择了先模仿后独创,先低科技后高科技的正确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3.
2001年全球经济经历了30年来最剧烈的一次下滑,具体表现为经济衰退、外汇市场动荡不稳、世界贸易明显减速、国际直接投资收缩、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掀起降息潮等。美国经济进入衰退期,日本经济面临严峻困境,土耳其和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4.
李莉 《企业家天地》2010,(11):125-12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快速稳定的上涨趋势,我国已经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2009年的GDP已经达到4.985万亿美元,超过了日本,但是,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经济从废墟中重新站了起来,实现了经济的跨跃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对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的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地震,地震与海啸、核泄露一起考验着复苏中的日本经济和世界经济。当前日本与各国救援队伍正在全力抗震抢险,地震和震后重建的短期影响将在四月份之后逐步显现。四月,让我们一起关注日本,关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日本内阁府目前公布本国2010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经济数据,在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显赫席位上盘坐了40年之久的日本极不情愿地将“银冠”交到了中国手上。对于这一“中日逆转”的客观事实,不仅中日政府高层进行了及时的表态,而且全球媒体给予了铺天盖地的追踪报道。人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8.
如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版图中长时期处于非常活跃状态一样,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举动在最近10年之中明显进入了快车道,其策马扬鞭之势,令昔日竞购美债的英国、日本等超级买家也自愧弗如;及至中国矫健地跃上美国国债最大买主的位置,国际社会更加强烈地感知到了中国力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了建立在地区经济合作基础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它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产生了重大影响,必将有力地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难题,如联盟松散、国家主权面临挑战、造成世界经济发展新的不平衡等,这些也会制约它的发展.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  相似文献   

20.
日、韩制造业转移:江苏经济国际化的重大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中期,我国对外经贸的主要对象开始转向日本、韩国。近年来,日、韩制造业又出现向中国加速转移趋势。江苏是中国制造业大省;也是中国距日、韩最近的省份之一。日、韩是世界制造业强国.日、韩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江苏经济国际化提供了重大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构建江苏国际性制造业基地,能够加速推进江苏经济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