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错刀  曾兰 《中国企业家》2008,329(23):106-109
对于那些站在最高处的商业大佬而言,2008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险峰。 一张榜单,一份记录,一种精神。《中国企业家》连续6年编制的“年度最具影响力的25位企业领袖”榜单,不仅在持续寻找商业明星、企业家精神,更在探寻未来趋势、大企业责任、新商业文明。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11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三届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马云在演讲中不断呼吁: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新商业体系。在马云看来,世界正在呼唤一种新的商业文明,旧的商业文明时代是企业以自我为中心、以利润为中心,而不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以社会为中心,“21世纪我们需要的企业是在新的商业文明、新的环境下,如何对社会的关系、对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云 《中外管理》2010,(7):62-62
假如你希望适应21世纪的发展、适应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开放、透明、分享和承担责任。这就是我认为的新商业文明。一个企业要活10年很不容易,活20年更不容易,在今天这个时代再想活10年更不容易。我觉得危机根本就没有过去,而且人类可能永远度过不了这样的危机。我们要么是在危机之中,要么是在走向危机之中。在未来的几十年之内,  相似文献   

4.
我们做企业的,如果是等、靠、埋怨别人是没有用的。我做了14年的企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比如说商业文明,我们企业内部有一些规则,如不允许说同行业的坏话,谁说处理谁。如果说商业文明的话,首先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 我们把商业文明和契约精神拿出来讨论,就说明这个问题做得不够,有政府和社会层面的,也有我们企业需要建设的。  相似文献   

5.
在十八大精神的号召下,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之中。本文将生态文明理念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相结合,深入探析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主体、内容,并结合企业社会责任背景资料案例发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今年我们年会的主题是“新商业·新共识·新动力。“新商业”大家都知道,其实就是自金融危机以来我们一直在讲,一直在倡导的新商业文明。新商业文明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就是“先问是非,再论成败”;从驱动力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从物质上把过去高污染、碳基能源的黑色动力,变成清洁、环保的绿色动力;从精神上讲,就是要把过去一味追求利润、快感的贪婪动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家》2011,(21):I0015-I0017
李践 赢利模式创始人 教导型组织企业因拥有自身可持续发展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因而可以实现企业持续赢利并承担社会责任。让我们共同打造新商业文明的教导型企业家群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8.
和谐企业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有机构成。它不仅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应该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义。几年来,莱钢集团矿山建设有限公司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和谐”与“发展”的内涵和辩证关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以发展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的创建思路,不断取得和谐建设新成效。企业形成发展与和谐良性互动的局面。全公司不断呈现生产经营稳健发展,职工人气旺盛,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崭新气象。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势在必然 当下,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在社会层面。在企业层面也同样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中国企业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其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东西。虽然早在1908年。美国钢铁的总裁泊金斯就说过“企业越大,就应该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但综观全球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真正启动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先从美国开始,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数十年的讨论,人们愈发认识到,注重企业行为中的社会责任问题,不仅是恰当的,而且是必要的。《财富》和《福布斯》等权威性商业杂志在对企业进行评比时都加入了“社会责任”这一标准。这表明,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未来市场组织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南方周末》“中国内地企业创富榜”,对包括“个人财富”、”社会责任”、“企业文明”和“公众形象”四个大项为中国民营企业家进行的排名,是国内进行的第一个此类活动。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怀疑此举的意义和做法,笔者却持支持和赞成的态度,并对其设计和组织提出过一些建议,虽然我曾经多次谢绝过一些评选活动组织者的邀请。  相似文献   

12.
《中外管理》2007,(10):2-3
中国拥有历史,中国企业拥有速度,中国企业家拥有财富,但却依然受限于整体“管理文明”水平的贫弱。这导致中国企业,高效率却疏于责任,高成长却倍受质疑。 在“后奥运时代”,如何在“文明”与“成熟”中持续、健康成长,并赢得社会尊重,将是中国企业未来的最大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发现人类商业文明的新道路,建设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秩序、新规则,是中国自信地承担相应责任、作出独特贡献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4.
杨光 《中外管理》2008,(1):32-36
中国企业急需一个整体的提升而提升,的关键在于对“管理文明”的追求。而文明意味着担负全方位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企业研究》2010,(1):9-9
据“中央社”报道,商业顾问公司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公司(CSRAsia)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亚洲的领导企业在担负社会责任方面有更好的改善;其中评比居前三名的依次是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的企业,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企业,平均企业社会责任评比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五。  相似文献   

16.
“竞争力与社会责任”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0—2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的130多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使中国企业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又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问题,从而推动商业伦理和企业战略的结合。这次研讨会是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继去年“国际经济伦理和东方智慧”国际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活动,也是该中心举办的第三届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毛世英 《人力资源》2009,(19):60-61
党的十七大第-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这是对现代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进入到生态文明更高阶段的历史步伐的准确反映,也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向全社会各行业吹响了建设一种崭新文明的号角.为响应这一号召,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进行生态化的转向,即要使生态化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新主题、新内容,而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生态责任则是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国内首个向全国所有企业开展的企业社会责任大型调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2006”于7月9日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上,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中国社会企业责任调查工作于2005年9月就已开展,为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国内外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新挑战,制定并推行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切合中国实际状况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愈发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两山理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绿色发展行动指南,2021年更是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表明了我国坚定低碳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对于企业而言,全面绿色转型意味着技术研发方向、生产制造模式、管理组织方式、商业经营模式都要全面变化,在环境保护方面不可逾越红线,在社会责任方面要勇于担当作为,在企业治理方面要日趋完善合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作为国资委管理的科技型公益类中央企业,近年来创新提出投身“透明地球”“数字地球”和“美丽地球”建设的战略愿景。  相似文献   

20.
李源 《中外管理》2007,(6):34-36
“企业的社会责任”(CSR),绝对是2006和2007年中国商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众多媒体对此频繁报道给予关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更是将“企业家看社会责任”作为?《2007年度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报告》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