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与死》是武者小路实笃的代表作,小说以细腻的手法表现了爱情与死亡的博弈。《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讲述的是自由恋爱成功之后的婚恋悲剧。以武者为代表的白桦派所提倡的人道主义思想对鲁迅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主人公原型及作品的异同点,进一步探讨了其蕴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作者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2.
薛松华 《大陆桥视野》2014,(10):130-131
纪录片创作通过借鉴和运用故事片的艺术手法,将纪录片真实纪录的真实性与故事片叙事的艺术性有机结合,从而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本文试从选题、情感表达、叙事手法、数字技术等四方面分析纪录片《玄奘之路》的故事化体现。  相似文献   

3.
张辉  韩巍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201-202
卡波提创作的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novel)《冷血》是奠定新新闻主义(new joumalism)文学流派基础的经典之作。《冷血》使卡波提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作家。卡波提在《冷血》中运用了新闻性与文学性巧妙结合的新新闻主义创作手法。在这部作品中,卡波提把新闻报道和虚构小说的写作技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翟宇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250-251
在《纯真年代》和《欢乐之家》里,华顿以其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一个新鲜又独特的老纽约社会,并揭示了美国上流社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的道德危机以及他们为自己的保守和虚伪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逃离传统在美国源远流长,逃离成为美国文学的一个主要现象。《纯真年代》与《欢乐之家》两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都有逃离的倾向,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的背景分析他们的逃离倾向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即原文版,以下简称MEGA)包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遗产,特别是在第2部分出版了《资本论》全部三卷及其所有的手稿(有些手稿尚待出版)。这使我们重又回想起卡尔·考茨基1926年提出的问题:恩格斯整理并编辑出版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工作并不完全符合作者的思路,有必要将马克思的全部手稿按照原样发表出来。七、八十年之后,这个要求总算得以实现。在马克思生前,恩格斯积极参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制定和写作工作。从他们之间的很多往来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经常交流《资本论》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推销员之死》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现实主义作品,阿瑟.密勒在该剧中成功地、广泛地使用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充分地揭示了人物心理。密勒在将人物心理外化时运用了多种技巧,既有传统手段也有现代手段,并有自己的创新,展现了他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高超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7.
戏剧家在表现人物心理时运用了多种技巧,重点分析了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之一《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人物动作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所展现的高超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小说常以塑造“硬汉”形象著称,但他同样也是一个关注女性和女性意识的作家.在《雨中猫》和《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运用简洁的冰山文体勾勒出了女性在社会和情感上的失落与迷失.在创作这些形象时,他表达出了伟大的人性思索和强烈的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9.
《老子》蕴涵了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老子》倡导摒弃杂念、回归自然、寻求宁静、节制情欲,理论阐述了心理调节、心理净化、人际交往、情感教育、生存智慧、德性教育等思想,实现培养心理素质与防治心理疾病的有机结合,契合心理教育的内涵。《老子》的心理教育思想,对加强现代人的道德修养,完善人格,调节身心和谐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伤逝》是中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1940—1990)先生的第一部歌剧作品,在中国歌剧创作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歌剧。它无论是在歌剧体裁方向还是在歌剧创作方面都充满了探索和创新。它打破了传统歌剧的表现形式。追求音乐抒情功能的充分发挥,强调音乐结构的完整和人物心理动作的描摹,表现的是一种人物的内心情感冲突和现实世界在人物内心所激起的不同反应,歌剧是对受到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的内心的一种探索,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创作的限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表征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巴塞尔姆《玻璃山》通过隐喻手法的运用,揭示后现代主义小说文本中的表征及其隐喻意义,实现了对文学传统的解构与颠覆,让读者领悟到文学隐喻的真正含义,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深刻主题和内涵。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在小说《半生缘》中塑造了三位男性知识青年形象,讲述了他们对爱情的态度和寻求爱情的艰难历程。他们有一定的思想和爱情自主意识,但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软弱和妥协性,不能战胜自我矛盾的心理,无法冲破封建因素和社会现实的阻挠,以至于所有的爱情故事都以凄凉的悲剧结束。  相似文献   

13.
徐贵祥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的突出特点是突破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模式,从另类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党内人与人斗争的描写入手,努力发现和还原历史的原生态,从而在同类题材创作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4.
《紫艾草骑士》是首开先河的美国西部小说,并被多次改编为电影,它的作者赞恩·格雷更是在创作《紫艾草骑士》之后,一鼓作气,创作了大量的西部题材的小说。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解读《紫艾草骑士》的宗教观,爱情伦理观以及对于摩门教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摸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被认为是短篇小说的经典,广泛用在美国的教材中。它在美国的家喻户晓与它颇有争议的主题思想以及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是分不开的。文章从主题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对《摸彩》进行赏析,指出摸彩的主题涉及人性的暴力与残忍、人性的愚昧与无知、对传统与习俗的盲从、性别差异及阶级等级制度五个方面,并从五个方面概括了《摸彩》的写作风格:鲜明对比的场景设置、海明威式的叙述风格、无处不在的象征主义、大量使用的讽刺反语和哥特式风格的寓言。  相似文献   

16.
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以其离奇的人物形象、独特的艺术手法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历来的研究者们以各种理论为依托,结合史实,对蕴含于小说中的文学与文化观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索,为后人更好地解读小说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威尔基·柯林斯的代表作《白衣女人》一书不仅开创侦探小说之先河,且在写作手法上亦为英国小说另辟了一条新的蹊径。作为长篇侦探小说,《白衣女人》是关于拯救"受困的公主"及寻找社会身份的认同的文学作品,其故事枝蔓纵横、错综复杂,因而理清其主题情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草叶集》的主题思想和创作风格以及对作家的创作经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后,从"野性的呐喊和阳刚气概"、"桀骜不驯的叛逆精神"以及"自由奔放的风格"这三部分,揭示了蕴涵在其中的强烈的男性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本科院校的四门主干思想政治课程中,存在着内容的交叉重合现象,但《纲要》和《概论》的内容重合度之高,是其他课程难以望其项背的,之所以如此,除了思想政治课体系的相互渗透性外,更多的是两门课程内部的因素如内容关联度大、时间跨度和历史依据的一致性与课程教学目标的统一性所致。  相似文献   

20.
邵淑宁 《经济研究导刊》2013,(22):142-143,178
随着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为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2012年,财政部陆续发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于2012年4月1日和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些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并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