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协同理论中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农村社区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组织治理子系统和自治组织治理子系统的测量指标体系,依据山东省12个地市内的36家农村社区的调查数据,对农村社区的协同治理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并且依据协同治理的测量数值和农村社区信息化评价问卷获取的调查数据,采用截尾回归(Tobit)模型分析了社区信息化对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环境建设两个信息化指标对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状况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信息化业务应用和信息化服务支持两个信息化指标对农村社区协同治理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人才培养和政策激励等方面给出了农村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正在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其农村信息化的水平处于全国的前列。但目前农村信息化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就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评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应用农村信息化产业链理论,设计了一套包括6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的农村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建立“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实际上是又一个承上启下的近期目标。中央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宏观指标是引领我们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向,是全面小康社会轮廓的勾画,使我们开展全面小康社会的研究以及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可能。过去16项小康社会的指标,其中在经济方面和物质方面的指标很多,而对人们的文化和精神需求考虑的相对较少。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指标体系的设定,就必须进行更全面的思考、斟酌,对过去的遗漏进行完善和充实。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运用Ross&Wall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从当地社区、生物多样性和旅游三个方面来评价生态旅游与社区的和谐发展。通过社区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抽样问卷,请他们参与评价指标的建立和选取,力求评价工作以社区为出发点。由此,建立了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性评价的一套指标体系:文章还运用此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以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证明了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现有成熟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S企业所在行业的自身特点,设立了企业信息化绩效指标,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建立了一个可行的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S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做历史比较。  相似文献   

6.
“小康社会”是一个让中国大众很容易理解的生活质量状态,如何用量化指标描绘“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这一新目标,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的原则,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基本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宏伟奋斗目标.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有一个理论的描述,但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对建设内容及结果进行量化测定,需要从实际出发,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设计从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当代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现状和中国2020年发展规划出发,遵循代表性、独立性、可比性和可得性原则,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建立反映社会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需要。从对全面小康社会含义的理解来看,与其相对应的“社会明”宜理解为广义的明,即包括物质明、精神明、制度明与生态明在内的所有明,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反映社会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共三十八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与衡量的基本标准界定入手,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综合评价构面、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个包括10大评价构面、54个评价指标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论述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衡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法,构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及山东的全面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标志。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动态、整体的概述。构建一套“三层叠加、逐渐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行全面地测度和反映。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进一步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量分析山东省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基本现代化时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承载力,文章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承载力指标体系,在对山东省有关单项要素的总量进行预测以及拟定人均占有量标准的基础上,测算届时各要素的人口承载量;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人口承载力进行估算,并对人口承载力的盈余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水平下,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口承载力在高方案时均有盈余,但盈余量较少。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昭示的理念是: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以官政为本转向以民生为本,从耗散发展模式转向和谐发展模式,从而真正转变单纯依靠以经济的增长来解决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观念,改变以对财富的追求和持有来回答人生本质意义的观念.通过对全面的、均衡的小康社会所需要具备的文化环境、物质资源和制度条件观察,进而探究全面建设现代小康社会所面临的困难与出路,可以更好地理解全面小康的真实内涵.  相似文献   

15.
依据先天的自然条件,长岛县通过向大海实施“捞铜工程”与“捞银工程”而早早地迈进了小康社会,但是,这种忽视环境成本而单纯追求经济GDP增长的发展道路,在环境变迁的情况下面临着重重困境。环境变迁对传统型生产方式的挑战,突显出绿色GDP指标体系与循环经济模式,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绿色GDP应该成为衡量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指标,尤其是在那些如长岛县一样主要依赖自然环境的资源型区域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住房水平还不算高,尚未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要求。居住水平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计算口径全国各地应该统一。为了保证从“居住有其屋”到“居优其屋”的过渡,实现全面小康水平的目标,就要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以及住房保障体系的资金筹措等方面作更深的研究,以求找到更好的新办法。  相似文献   

17.
全面小康社会并非仅仅是一个富裕程度的概念,还是一个生产力水平、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精神、生态、安全文明的共同发展。所以。衡量小康社会的标准除了经济指标外,还必须包括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人文指标。  相似文献   

18.
建设全面小康,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实施和完成这个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三种转变,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并实现农民小康。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全面小康建设重点在西部,难点在农村.分析我国西部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的难点发现,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但需要领导思想观念的转变,科学务实的农村小康建设规划,更需要采取适当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投资重点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强化法律和行政措施,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培养城乡持续的创新能力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