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 ,我国的经济表现非常强劲 ,受政府引导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 ,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很高 ,同时也带动了生产资料等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 ,但此时的消费和零售商品价格却没有同幅上涨 ,形成了目前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价格相脱离的经济过热。在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应作相应的调整 ,实施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和中性的财政政策 ,以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
日本经济衰退的新古典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持续经济衰退与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都表现出零利率加通货紧缩的特征。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分析日本经济的衰退,寻求相应的政策治理途径,从短期看,仍需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上采取双扩张政策,其中财政政策更具比较优势;从长远看,改革的重点仍在于结构性调整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后不久,我国发生日趋严重的通货紧缩和内需不足问题。这除受当时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影响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某些失误,笔者认为,为忙打破“通货紧缩-内需不足”的恶性循环,政府不能指望依靠单一经济政策来解决所有问题,而应该推行适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其他社会政策,并与必要的经济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对付通货紧缩和用于  相似文献   

4.
苏斌 《新疆财经》2005,(3):54-57,50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在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要不断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那么,什么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目前要选择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应选择怎样的政策工具组合?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庞承斌 《中国经贸》2014,(5):209-209
安倍政府上台后推行的“安倍经济学”,显性目的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2%的通胀目标走出20多年的通货紧缩循环,隐性目的则是通过日元贬值和汇率价格机制改变企业、居民和银行的预期和行为方式,配以灵活的财政政策、产业结构改革实现物价回升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财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扩张财政政策的认识和运用,一般限于扩大总需求、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是在货币经济中,财政政策实质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因此必然与货币供给相连,从而引起外生货币供给的变动,这会对内生货币供给机制产生诸多影响。重新认识财政政策引起的外生货币供给与内生货币供给机制的联系,有助于我国目前正确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7.
孙通通 《辽宁经济》2004,(10):60-61
国债是政府举借的债务,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发行国债可以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困难,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内部通货紧缩和外部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果断推出了以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为主要标志的积极财政政策,它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起,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驾马车。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实行的6年来,国债规模迅速扩大,巨额的国债资金增加了政府投资,拉动了国内需求,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国债规模的限度也引起了密切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防范和化解国债风险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8.
“九五”末期,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呈现出积极的变化:2000年经济增长率止跌回升,达8%,国内生产总值达8.9万亿元,首次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加快,社会需求进一步回升,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据此有的学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应转向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笔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因并没有发生质变,因此现阶段仍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能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9.
本从分析通货紧缩的特征入手,认为导致通货紧缩的成因在于最终需求不足,而其根源在于当前的通货膨缩具有制度性的特征。我们采取的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在内的短期性政策在解决通货紧缩问题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本提出,有必要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考虑,建立相应的有利于消费预期看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孙立 《重庆经济》2004,(11):24-26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经济主体活力的增强,以及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的释放,重庆市经济已经步入新一轮增长景气周期。与此同时,近年来一直困扰经济发展的通货紧缩压力目前已不复存在,相反通货膨胀压力逐渐显露。从去年以来价格变动情况看,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先抑后扬,由2002年底的负增长上升到2003年底的0.6%,今年1至9月更上升到3.2%。从逐月价格变动情况来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8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不仅要继续“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而且要“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根据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状况,要想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未来货币紧缩和人民币升值将是政府对抗通胀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当一国经济衰退时,政府通常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以促使经济复苏。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联邦利率、增加贴现等手段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仉是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艟,美国经济复苏依然乏力。这与货币创造过程发生堵塞、货币倒流造成的艇础货币与M1间的升常现象宵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场经济收缩。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拉动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使中国经济1998、1999年的增长达到7—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8.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国内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未来市场的趋势仍不十分明朗。国内需求对"十五"期间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市场消费主体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1998年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但2003年的经济中还存在着很多矛盾的表现,诸如产品过剩与短缺并存,投资过热与过冷并存,物价膨胀与紧缩并存,人民币升值与贬值并存,消费亮点与冰点并存,中国经济“威胁论”与“崩溃”论并存。鉴于此复杂情况,笔者认为2004年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作出相应调整,实行相机抉择。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自1998年开始启动积极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几年的实践证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对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投资需求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新一轮快速、稳定增长期,民间、地方政府投资能力迅速扩大,我国投资总量的增幅过大,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如果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将形成逆向调节并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因此必须实施财政政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国内通货紧缩及经济增长放慢等挑战,中国政府实施了以增发国债、扩大内需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四年来,共增发5100亿元国债,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不过,应该注意到,长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国债发行规模会导致财政风险不断累积。因此,只要经济形势好转,通货紧缩趋缓,经济增长加快,积极财政政策势必要做出调整。2002年4月16日,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同志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指出:“积极财政政策一定要逐步淡出。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长期地执行积极财政政策,而不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货紧缩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渐显现出一定的负面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也开始出现递减效应,而通货紧缩现象似乎仍在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以配合两大经济政策,治理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7):B0003-B0004
当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经济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表明现象是价格涨幅过低,实质原因是最终消费需求的不足。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投资规模左右短期经济增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也主要着眼于对投资的调控。事实上,即期的投资会形成后期的生产能力,目前是需求,将来就是供给,现在的市场扩张后果就是将来的市场不足。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必然形成生产过剩,通货紧缩风险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9.
尽管我国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但至少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流动性陷阱,面对世界通货紧缩格局的长期化以及利率普遍走低且效力减弱的事实,我国货币政策的提法有必要从稳健改为积极稳健,以改变公众预期,同时,货币政策应注重灵活多变,使期在经济活动中适度发挥结构性作用。此外,配合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增强和财政政策的淡出,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更为积极一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治理通货紧缩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渐显现出一定的负面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也开始出现递减效应,而通货紧缩现象似乎仍存加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以配合两大经济政策,治理通货紧缩,刺激经济增长。一、当前两大经济政策面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