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有企业辅助模式、联合培养模式、实体合作模式。建立"政校企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只有由政府建立起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加以保障,发挥统筹和引导作用,才能使校企合作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和普遍模式。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已成为高职教育的显著特征和核心理念。高职院校要真正确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从教学计划、教学模式、教学运行以及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重构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体系。  相似文献   

3.
周兵 《财会学习》2015,(12):191-192
研究高职"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章很多,但如何保障其有效运行的文章很少,笔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筑高职"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运行的保障体系,以使构建的高职"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并且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只有做到"一元"、"多样"、"多赢",并处理好四个关系,才能促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为如何培养面向建设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思路,本论文将秉承这一思路研究如何构建适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适合我国经济发展和学校实际的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包根梅 《会计师》2010,(1):96-97
<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全面而深入地开展工学结合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应从思想认识、校内实训、实践方法、校外实训、师资队  相似文献   

7.
王如彩 《会计师》2012,(9):78-79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等等。自此,全国的高职院校逐步探索并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等等.自此,全国的高职院校逐步探索并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9.
郭义祥 《中国外资》2013,(16):310-310
经过多年来物流管理专业"3312"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通过和合作单位、校外实习基地的行业专家、技术能手的多轮探讨,逐步形成了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DS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会莉 《会计师》2012,(17):78-79
<正>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等等。自此,全国的高职院校逐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积极推进的改革之一.本文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分析目前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来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菁 《中国外资》2010,(24):215-216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积极推进的改革之一。本文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分析目前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来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桃生 《财会学习》2016,(4):184-186
如何建设一支结构优化、专业水平高、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事关职业教育的前途和发展。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共识,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学结合”模式,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如何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我们探索了国外的很多种被认为是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培养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彩 《会计师》2012,(16):68-69
<正>人才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的规格标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种类、规格和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关于职业教育中提到,"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相似文献   

16.
王国玲 《中国外资》2013,(6):270-271
本文主要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内涵,"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一条新路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邓剑平 《中国外资》2009,(14):284-285,288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并且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只有做到“一元”、“多样”、“多赢”,并处理好四个关系,才能促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18.
在正确把握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化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才能构建合理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面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全球化的潮流,职业教育的通识化、终身化的趋向,应注重以人为本和人文素质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与教育全球化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实行调整发展并重的战略,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块课程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力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利用企业资源,为企业培养人才。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积累社会经验。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培养了大批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实现发展和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