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卓  郑鑫 《魅力中国》2014,(26):35-35
本文从由中央电视台、国家及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档原创形态的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入手,通过对节目的设计初衷、特色、意义的探讨,深化对汉字发展现状的认识,联系汉字及汉字书写的意义与价值,明确汉字书写在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真正实现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2.
<正>文字组成文章,作者通过它来传承所表达文化的内容,人们通过读文章来理解它所描绘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而体会到这种文化的独特之处,文字是文化传承的媒介。中国古代重要的书画理论家赵孟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书画同源"的理论,代表着中国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逐步走向世界的当下,有着深厚积淀的华夏文明正在焕发着新的活力。建设文化大国和强国,成为了当今中国经济崛起后的另一发展主题。古老的中国文明,是唯一一个历经几千年而没有断裂的奇迹,这种延续正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符号,而如今这些符号所承载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自身的意义。中国历史是民族融合数千年的历史。是什么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产生那么大的凝聚力和文化传承力?那就是被世人称之为"东方魔块"的绝美汉字。如果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从这个意义来说汉字正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传承"基因"。的确,汉字在华夏文明的承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未来,它仍将一如既往地充当着华夏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载体。但步入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汉字的地位和价值正越来越被忽视,其难写、难学的特点也在这种忽视中被凸显。  相似文献   

4.
王磊 《魅力中国》2011,(11):264-264
汉字作为汉语中最基本的文字符号,是炎黄文明忠实的记录者和中国文化坚实的载体。汉字及其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对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影响与启迪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去研究和认识它,从而充分发掘其中包含的中国哲学,更深入地利用汉字进行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2011,(31):38-41
"传统是活着的从前,好的传统文化都与时代相吻合,都是有生命力的。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孝文化,也要注重在现代生活中的适应性传承。我们在传承、传播和传达中,必须真正认识和践行孝道,使之传承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年轻化。"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大千对于当代孝道做了如上简要的诠释。近年来,王大千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孝文化的深入解读和理解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王大千的文化意识里,不仅要做好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孝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6.
王露晨 《魅力中国》2014,(5):153-154
汉字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功绩,中华灿烂文化历经五千年而屹立不倒,这也与汉字的不断传承有关。在国家不断向外树立国家形象,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之际,文化是帮助我们走向富强的重要软实力。汉字汉语的输出是我们对外推广中华文化时首要面临的工具。由于汉字的特性和在对外教学中不合理方法的使用等原因,使得我们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瓶颈之一,影响学生学习与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郭莉 《首都经济》2010,(8):57-58
6月16日晚,南非世界杯西班牙对瑞士的比赛开场几分钟后,"中国英利"的汉字广告牌就出现在了球场上。2010年6月,一位叫作苗连生的中国商人突然在媒体上频频亮相,原因正是南非世界杯赛场上那块"中国英利"的广告牌。  相似文献   

8.
田继忠 《首都经济》2011,(12):35-37
中央提出打造社会主义强国,北京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任务更为紧迫,传承弘扬历史文化责任更加重大。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地区有机更新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对于实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任务, 义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的"龙"在西方通常被译为与中国文化内涵完全不同的"dragon"。运用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来探讨中国"龙"的英译问题,中国"龙"的英译"dragon"简单应用了归化策略,不能正确反映源语文化内涵,是文化霸权主义行为。为更好地传播中国龙文化,对中国"龙"翻译时,可以从异化策略考虑将其译为"Long",树立龙文化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0.
王欣 《走向世界》2011,(29):48-50
一枚商代四角黄玉璇玑向你诉说着3000年前的故事,一方端溪对砚让你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深邃,一件掐丝珐琅宝蓝地花卉洗让你欣赏到古代工艺的绝美,一件钧窑瓷让你明白"十窑九不成"、"家有黄金万两,不如钧瓷一片"的珍贵……如果不是博物馆"迎娶"了来自民间的"国宝",我们无缘得见深藏在文物商店库房里的镇店之宝。  相似文献   

11.
对外汉语教学要立足汉语和汉字自身的特点,结合传统汉字学研究成果,加强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它是在充分认识和研究汉语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揭示了汉字和汉语之间的关系,突出了汉字的结构特点,强调了汉字的构词因素,凸现了汉字的文化传承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舒晨 《老区建设》2010,(18):27-28
江西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江西"中国红歌会"以其独特的旋律宣传红色文化而成为江西卫视的红色品牌。本文就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红歌会"品牌打造的相互促进做一探讨,以期望"红歌会"品牌能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真正发挥出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活化石”,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载了从古至今中国文化的精华,是我们传统文化最真实、最中肯的载体.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应从从汉字本身特点出发,结合对外汉字课课堂实践,探索文化渗透的重要性,有效利用汉字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学习汉字,为汉字学习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以留学生为主的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视点     
《走向世界》2014,(49):91-91
"中国的风味"文化沙龙在罗马举行 在意大利的中国人是如何生活与工作的?意大利人对他们的了解有多少?为了深入剖析这个问题,2014年11月11日,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意大利"艺术、文化与美"机构、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办了"中国的风味"中国文化沙龙,邀请了多位意大利中国问题专家以此为切入点,畅谈中意文化的不同、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传播等问题,吸引了200余名意大利人参加。  相似文献   

15.
闵春慧  陈岩 《改革与开放》2016,(18):108-109
本文主要研究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和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探索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艳 《魅力中国》2010,(14):234-234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字是一种凝聚力。汉字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感情。坚持写字,就能让学生感悟到中华文化,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与自豪,从而工工整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书写能力等。孩子们从小练一手好字,既是交流的需要,更是传承中国文化的需要。下面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写字教学。  相似文献   

17.
设计的善意     
"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同时也能完美地体现"好设计"的精神主旨。"仁"意味着关爱他人、关爱人民,而优秀的设计也同样使大多数人受益,从而体现出设计的仁爱精神。在现阶段,发展中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好的设计。以"仁:设计的善意"为主题的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在世界文化市场有了一席之地,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走出去"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应该采取措施,进一步实施好文化"走出去"工程,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李靖慧 《魅力中国》2013,(25):131-132
汉字以隶变为分水岭。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个阶段,古文字带有象形特征。东巴象形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本文试通过对汉字古文字“天”与东巴文“ ”两宇的字形与字义的阐释.来挖掘其各自所保留与传承的不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郑尚标 《黑河学刊》2014,(2):141-142
网络飞速发展及电脑普及,以电脑录入替代了传统书写方式,高校学生文字记录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常“提笔忘字”。这种现象要引起高校管理者重视,应加强对学生汉字书写教育和汉字文化传承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