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及现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通过对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实施的必要性进行理论探讨,提出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层次差异,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现状、实施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研究表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具有层次性;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参与过程,但总体上说尚处于起步阶段,问题较多.公众参与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快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增加规划透明度和公开性,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改进和完善参与方法,重视公众的监督修改意见,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的转移,保障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实践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研究目的:分析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公众参与案例,总结国内公众参与的实践,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公众参与对于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应体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集思广益、科学论证、民主决策的规划理念,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需从符合国情和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角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针对不同社会主体对规划认知及参与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提高规划认知程度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措施,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参与式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顺义区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广义认知程度总体较低,明显低于城市总体规划;但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认知度却较高;(2)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统筹能力都有待提高;(3)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规划的实施;(4)不同特征的社会主体对自身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认知程度差异明显。研究结论:政府应在规划各个环节中加强宣传,尤其强化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促进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培育公众的规划参与意识,提高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加快建立以人为本的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索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方法与规程.研究方法:特尔菲法、访谈法、问卷法、统计学方法、会议方法、社会调查方法和"3S"技术.研究结果:形成了公众参与规划流程、公众代表选择评价体系、公众参与联络与信息反馈模式.研究结论: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是通过政府、专家和公众共同研究、磋商、讨论和决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国内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综合法、对比法,对国外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和经验借鉴、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研究、完善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相应地提出几点建议:对国外研究要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多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现状研究要更多体现特殊性以及规划的层次性;对策研究应以相应理论为支持,并对某一方面多加深入、重视实证。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土地利用规划,为中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加拿大BC省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公众参与、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监督体系方面建立了较为成功的机制。研究结论:中国应从重视对规划区域用地冲突问题分析、公众参与制度化建设、社会经济与环境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健全、融实施评估和效果评估为一体的监督体系建设等方面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公众参与在土地征收中的制度状态与实际操作,探讨土地征收程序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与操作边界。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以台湾典型土地征收案中的公众参与为案例,建立由主体边界、权利边界、途径边界三要素组成的"新"公众参与边界分析框架。研究结果:结合公众参与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内生缺陷,解释现有公众参与机制下的冲突形成与演变路径,在微观层面提出并细化了新公众参与的制度分析评估框架。研究结论:制度化、可操作化土地征收的公众参与边界,建立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决策机制,允许一定的弹性空间,有利于实现公共参与的阶梯式进步。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以人为本”、“民主参与”等规划理念逐步融入我国规划体系,人们的公众参与意识逐步提高。本文即从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涵入手,阐述了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策,以此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探索--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公众如何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研究方法:采用"头脑风暴法",以中加合作试点单位浙江省嘉善县为例,从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作为规划的切入点,分7个步骤讨论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结果:公众采用"100美元"意向投资法,确定嘉善县的5项规划主题,即良好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水和空气受污染、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农地保护政策缺乏弹性等,提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众参与是提高土地整理规划合理性、实施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土地整理中的公众参与体现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实施管理、项目影响评估等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参与方式单一,参与结果对决策影响低,缺乏相关组织机构,以及沟通中和保障措施上存在的问题等.改进的对策是:编制详细的公众参与方案,成立公众参与代表会,构建公众参与体系,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并培育公众参与能力.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加强公众参与的激励与约束.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机制是落实"构建和谐社会"和"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的有效途径,在丰富规划参与主体、增强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和实施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国内外有关公众参与机制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尝试从决策咨询、执行监督、评审和公众听证等几个角度,构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分析和评价江西省广丰县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9年来的认知度、参与度、满意度等社会影响度。研究方法:问卷法调查。研究结果: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程度公众的认知度及获取规划信息渠道有所不同;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社会参与成份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只是事后的、被动的参与;公众对广丰县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满意度达89.9%。研究结论:针对影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社会影响度的因素,采取相关措施,以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ims to identify gaps i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and use planning to improve risk governance, using the case of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GEJE) in 2011. Overreliance on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on the opinion of experts is occurring side by side along with negligence of local knowledge and lack of effectiv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creating a sense of overconfidence regard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new infrastructure's abilities to withstand future disasters. Using the case study method in GEJE, our research identified three main overall gaps in participation. Firstly, a lot of local knowledge from previous experiences was not incorporated into land use plans in the region even after similar events in the past. Secondly, there was technical information that alerted to possible risks for land use in certain areas, but this information did not impede development in risk areas due to lack of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es. Finally, Japan allows participation in many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but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cisions, such as on the sitting of nuclear plants had little or any local participation. Thus, strengthe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land use by closing those three gaps could improve risk governance and resilience of localities to cope with large natural and techn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土地规划)编制程序,为《土地管理法》修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价值分析和规范分析。研究结果:分析得出提高土地规划编制程序的民主性具有重要意义,并认为可以通过完善人大参与和公众参与提高编制程序的民主性,进而指出现有法律关于土地规划编制程序民主性规定的不足,对提高土地规划编制程序民主性的法律保障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结论:地方各级土地规划应当经同级人大常委会或人大审议,全国土地规划应当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同意;县级以上土地规划草案可采用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各种方式征求意见,乡镇土地规划草案应当召开听证会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为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科学地划分土地利用分区,有效落实规划任务、实现规划目标。研究方法:综合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由产业功能区与用途管制片构成的两级分区体系,初步确定分区类型,提出公众参与式分区方法。研究结论:两级分区类型体系既能服务村域产业发展,又能与上一级土地规划相衔接,有利于实现土地组织利用、生产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的一体化;公众参与式分区有利于提高公众认可程度,保障分区方案顺利实施,促进村内民主化、透明化、科学化土地利用管理体制构建。  相似文献   

16.
The legal framework of Zambia has laws that support participatory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but there are no guidelines on how it should be done. Thus, the research aims at assessing if the Luapula Province Planning Authority (LPPA) has a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that incorporates effective stakeholders’ participation.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secondary data, especially the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in the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URP) Act No. 3 of 2015 of the Laws of Zambia and the participatory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of Kilimanjaro Region.The data analysed show that there is lack of effective stakehold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LPPA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the LPPA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does not have the provision to capacity build stakeholders during the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lack of participatory land use planning guidelines;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under customary authority is not part of the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and the LPPA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is a top-down approach.The conclusions state that the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in existence are inadequate for effective stakeholders’ participation in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of LPPA. In addition, the stakeholders are not incorporated in the LPPA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 in terms of decision making but incorporated as reactants to the decisions made by the public authorities.The recommendations are that a National Land Use Planning Commission composed of representatives from stakeholder groups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In addition, some sections of the URP Act No. 3 of 2015 of the Laws of Zambia need amendment inorder to have continuous feedback between the land use plan makers (planning firm(s) and planning authority) and the stakeholders. Furthermore, Village Councils must be given power to make decision by establishing them as Village Planning Authorities.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总结2021年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2022年国内研究趋势。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1年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效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国外研究侧重于水土资源耦合研究、土地资源保护、跨学科土地利用数据应用和海洋空间规划等方面。研究结论:2021年土地资源利用与空间规划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绿色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效益评价方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22年将重点关注土地要素配置优化、低碳土地利用模式、土地混合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新技术、乡村规划、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