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主体要素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的合作创新过程受到四类要素的影响: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环境要素和沟通要素。其中主体要素是这四类要素中能动性最强的,它通过企业创新准备、人员和制度支持、合作伙伴关系紧密程度三项子要素与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密切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三项要素均与合作创新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创新文化--兼析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对企业创新文化的构成要素、系统层次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之上,从一般层面就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作了粗浅的讨论。作者认为,企业创新文化由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创新模范、创新网络及创新环境六大要素构成,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应围绕这六大要素,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展开。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管理、组织、市场、文化和人才五要素协同作用影响下的适配型创新模式理论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奇瑞集团自主创新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适配型创新模式将企业的管理要素、组织要素、人才要素、市场要素和文化要素与技术创新相适配,是企业保持持续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及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刚 《经济师》2004,(8):266-266
文章介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以及对其起主要作用的“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人才支持、实施能力”四个要素及培育 ,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护和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共同经营的成果。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培育并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竞争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比竞争对手具有更持久的优势、能力和知识体系,它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人才支持和实施能力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好的商业模式能够实现企业与业务伙伴多方共赢。商业模式由顾客价值、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关键过程四要素构成;本研究基于文献与案例提出维持性要素创新、破坏性要素创新、维持性价值链创新、破坏性价值链创新四类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另外,企业唯有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正确的路径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竞争力,保持持续盈利。  相似文献   

7.
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海尔的产品创新流程,探索了非技术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识别出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五大非技术要素——市场、战略、组织、制度和文化,提出了非技术创新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指出五大非技术要素只有相互协同、共同创新才能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组织理论,将企业文化的渗透机理概括为自组织环境构建、优秀企业文化涨落形成、子文化间竞争协同的动力机制与企业文化系统的超循环演化——企业文化渗透四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协同耦合作用。在对系统"协调"内涵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将实现企业文化成功渗透的核心概括为文化渗透四要素之间协调机制。并以吉林省长春市推广丰田生产方式的汽车主机厂与零部件厂为研究对象,以企业文化渗透机理以及渗透模型为理论基础,围绕企业文化渗透水平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作用展开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文化渗透水平对组织效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证实了企业文化渗透机理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的现状,运用协同创新理论研究了其内部各创新要素(战略创新、制度创新、创新文化、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是如何协同的。利用来自企业访谈、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创新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得出结论:企业创新文化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之间存在正向协同效应,与战略创新之间存在反向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根据通用的量表开发程序,应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预测试和问卷研究方法。探讨了我国创新型企业测量指标。分别对问卷数据进行一阶因子分析和二阶因子分析后发现,创新型企业的测度要素包括创新资源、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和创新绩效,其中创新资源、创新文化、创新制度3个因素又能聚合成为一个二阶因子。由这4个要素构成的测量指标体系反映了创新型企业独特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能够体现创新型企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刚性对企业的发展、变革极为不利,必须通过文化创新来克服这种文化刚性。通过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分析,从文化创新的视角,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创新生命周期、创新要素、创新能力、创新协同度为维度,构建主流与新流创新的四维理论模型,剖析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演进规律,阐释创新要素优化配置方式。开展多案例实证研究,总结和提炼中国企业主流与新流创新要素优化配置规律与启示。结果表明:①创新能力、要素适宜度、创新协同度的变化与创新生命周期演进趋势基本一致;②企业要素优化配置方向是充分挖掘创新潜力、提升要素适宜度,从而确保创新活动达到优化状态;③企业可综合采取适应型、协同型和更替型要素配置方式,促进主流与新流协同发展,实现最高创新能力水平和最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共享经济、企业战略导向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创新文化对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推动作用。从现有创新要素,即创新基因、创新人才与创新环境、创新科技与创新资源出发,探讨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对创新文化的需求。通过剖析我国保守性的农耕文化和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反思传统文化的制约作用。最后,结合文化进化论,深入研究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进而建构创新文化以推动共享经济下企业战略导向的有效实施,促进国家和企业在观念变革、制度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措施,从而实现共享经济及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成长的创新平台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平台是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支撑,它是由创新网络、知识库、学习系统、技术基础设施、创新文化5要素构成的立体结构.通过创新平台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结,以及由创新网络、知识库和学习系统组成的核心层与由技术基础设施和创新型文化等组成的支撑层的互动,可以完成企业创新平台的构筑.通过创新平台,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及外部创新资源的互动,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技术差距不断收敛的情境下,仅依靠创新要素的物理堆集难以取得成功。在创新文化催化下,让创新要素迸发出最大活力并重新组合,有助于突破障碍、提升创新绩效。借助生物学的基因双螺旋结构,构建企业创新文化基因模型,分析其演化机理。其中,企业战略和知识管理构成双链,创新价值观是决定基因,制度创新是助力基因,自主创新是动力基因,创新成果是能力基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型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企业之间从硬实力竞争上升到以企业文化、社会声誉和创新为代表的软实力竞争。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营销与竞争中培养了强大的软实力,文章以可口可乐公司为案例,从企业文化、形象、整合力、创新等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对可口可乐公司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企业提升软实力提出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思想文化内涵和企业独特经营模式的竞争能力,是区别而又优于其他企业的核心机制与竞争机制,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模仿性。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内涵、企业战略内涵、企业品牌内涵、企业客户资源内涵以及服务优势、竞争优势、品牌优势和创新优势等八个要素。而不同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与企业内部要素特征的特殊性决定核心竞争力体系结构的差异性。本文从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以及如何提高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探析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及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结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技术企业中知识和资源要素的关系为基础,界定了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对其特点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技术企业创新的过程,指出其包含的两条主线,并进一步建立了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结构模型,包括了知识创新能力、文化创新能力和要素创新能力,最后论述了要素创新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理论,从焦点企业、社交红利以及外部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机理模型,并对模型中各影响要素及其关系做了阐述。研究表明:企业创新文化、网络连接变化、网络应用场景变化、消费需求升级、社交红利、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驱动、公共政策支持是影响"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要素,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中产生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在管理创新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