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优先发展我国水电能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我国能源资源现状,能源科技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我国水电建设现状与问题、任务与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对水电、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优缺点的对比分析,阐述我国水电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重要性。指出优先发展水电能源既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还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应对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的趋势;发展水电应该作为我国当今能源策略的优先选择,加快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分析水电建设项目的投资风险,选择净现值作为衡量项目投资风险的指标,运用蒙特卡洛法对国内某水电建设项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比分析了该水电建设项目单独运行和联合上游水库运行时的投资风险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与上游水库联合发电的延后实现对项目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水电项目联合上游水库运行的投资风险较小,且收益表现优于单独运行;项目建成后与上游水库实现联合发电的时间越长,收益越高,但投资风险随着实现联合发电延后年限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水电项目建设企业和投资者应关注水电建设项目是否联合上游水库发电,以及联合发电延后实现对项目投资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农村城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和土地产权制度的变化。结合目前我国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总结了农村城镇化与土地整理的关系,并指出,只有通过协调两者的关系才能保证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我国西北平原区农村生活能源需求总量、消费结构和供给模式,为该区域乃至全国的农村能源消费供给结构和模式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描述统计法,以1991~2014年《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中的数据为基准,分析比较了我国西北平原区7个省(自治区)农村地区共24年商品能源(煤炭、电力、石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非商品能源(秸秆、薪柴、沼气、太阳能)消费和能源(煤炭、焦炭、成品油、电力、薪柴)生产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结果]西北平原区商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在65%左右,并保持稳定增长;西北平原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稳定,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量逐年提高;因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我国西北平原区不同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我国西北平原区的主要能源生产与消费差额呈负值,近4年差额稳定在年平均负1 294.40万t标准煤。[结论]该区域能源供需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建议未来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电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特别是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 ,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多年来国家虽然在电力建设中曾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 ,如“九五”期间提出坚持优化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的方针 ,但由于仅有方针而政策不到位 ,水电在整个发电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因此 ,有了方针还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国家应给予水电一定的政策倾斜 ,以真正实现优先发展水电的方针。1 水电建设项目的贷款偿还期目前我国水电建设项目的贷款偿还期与火电几乎没有区别。由于水电特别是大型水电建设投资…  相似文献   

6.
<正>在建设农村的过程中,如何在实现城镇化的同时推动工业化并保护环境,一直是个重大课题。记者近日参观采访了比利时的一个链式循环清洁能源项目,那里的加工业垃圾回收、发电和再生产流程给记者留下了深刻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背景下土地与产业协调发展及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并对两者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规模方面(城镇化率),土地城镇化小于产业城镇化,而在发展速度(城镇化增长率)方面,前者却远快于后者;对比2005和2015年,省域土地与产业城镇化协调性指数由空间分异明显向空间分异弱化转变;产业城镇化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土地城镇化对产业城镇化却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针对目前土地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之间的非协调状况,应注重将抑制城市空间无序扩张、粗放利用和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结合,切实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促进城镇化,城镇化带动旅游业。近年来,常州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两者呈现出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经过对常州地区旅游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结论,重点探讨了促进常州旅游业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与粮食生产效率关系的VAR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我国城镇化率也在持续提升并已在2011年突破了50%,然而在两者不断增长的背后却隐含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关系,文章利用我国1991~2014年城镇化率和主要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变量间的多项检验后,构建了VAR模型,并对城镇化和粮食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等。分析结果认为:城镇化和粮食生产效率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其中,城镇化对粮食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作用随着时间的增加效果减缓;粮食生产效率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呈现先负后正的波动状态。结论:结合我国实际政策背景和理论环境进行了进一步深入剖析,造成该结果的深层原因主要是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户籍制度、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科学技术等要素,最后分别从城镇、农业和政府3个视角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伟华  崔鹏 《水利经济》2012,30(2):53-56
水电上网价格受制于国家的能源政策、投资政策和电价体系。为促进我国水电工程发展,对水电现状和水电价格进行分析,依据现行法规中对水电价格的解释,提出对水电价格改革的几点思考,供有关部门在进行水电价格改革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地热资源作为节能环保的新型能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客观前景。西藏自治区青藏铁路沿线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利用程度低、利用少;利用不合理;综合利用水平低、资源浪费严重;地热资源利用不充分;开发程度不足等。建议:加强发电尾水对热田的回灌;加强利用地热资源供暖;进行地热流体中有用元素可利用性研究;加强地热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乡镇企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化发展出现非城镇化现象,已成为我国农村发展的障碍。要实现乡镇企业与城镇化同步发展,必须对我国农村工业化的指导方针、农村工业布局以及人口迁移等政策进行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13.
1980年3月全国农村能源专业组编写了《农村能源资源区划工作纲要》,推动各地对农村可以就地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作物秸秆、人畜粪便、薪柴、沼气资源、小水电、小煤窑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资源,开展调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的低碳能源,可与核能及可再生能源等其他低排放能源形成良性互补,提升气电在我国电力生产中的占比可有效降低火电产业的碳排放总量,有助于实现我国碳控制目标。本文基于国内发电企业的实际数据,对比分析天然气发电和火力发电企业的投资成本、财务成本和环境成本,得出不同发电企业生产每度电的度电成本。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环境成本时,火力发电的度电成本小于天然气发电的度电成本;而考虑环境成本后,火力发电的度电成本则大于天然气发电的度电成本。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概况,指出减少大气中CO2排放量是完全可能的.世界正逐步从汽油时代向风能、氢能时代的转变,世界上对风能、氢能的利用处在开发和示范阶段.并对太阳能、地热能和非"绿色"能源的水电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联动性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作为"三农"问题解决的基本途径,其对于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必要的动力,农村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两者在农村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作用推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对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进行联动分析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现状的分析,对其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联动方式进行初步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政府职能,保证联动健康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联动投入;完善配套政策,消除联动的体制性障碍等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联动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等相关城乡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缩小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如何通过城镇化建设有效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面对与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如何实现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休闲农业发展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再对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为山东省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8.
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另一半产品,实际上是被弃置的资源,秸秆能源化利用是延长种植、养殖等产业链,带动加工、制造等产业升级,提供能源产品服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与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能源结构优化息息相关。目前,我国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主要有高效燃烧、成型燃料、生物气化、热解气化、发电和纤维素乙醇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作简要介绍如下:一、秸秆高效燃烧技术秸秆高效燃烧技术是指以秸秆、薪柴等为燃料,以节约能源和提高热效率为核心,用于家庭炊事及供暖的省柴灶、生物质炉和节能炕等技术。其中,省柴灶是对改良柴灶进一步改  相似文献   

19.
贺北方  王海周 《水利经济》1989,(2):14-17,27
一、引言水库优化调度,是运用最优化技术寻求水库长期运行的最优策略。它勿需增加额外投资,却能获得显著的效益。因此,它是科学管理水库、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能资源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水资源紧缺、水电能源并不丰富的地区,更显得紧迫而重要。对于以防洪、灌溉为主而结合发电的综合利用水库,因发电处于非主导地位,水库优化  相似文献   

20.
任耘 《农业经济》2018,(2):22-24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利用乡村发展优势与城镇化协同发展。乡村旅游是充分利用乡村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典型,同时,城镇化发展又为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契机。本文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关系为主要研究脉络,分析了二者相互关系,并进而提出新型城镇化与我国乡村旅游需要在人文环境、生态理念、旅游产品开发以及政府部门协同等方面完善互动机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