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曾凯斌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6):122-123,206
合同解除制度与违约责任一直是合同法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我国对合同解除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合同解除有无溯及力及合同解除与损害赔偿的关系问题上,对违约责任的研究重点则是集中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违约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及其与其他责任的竞合等问题上,而对于合同解除与违约金条款的关系,即在合同因一方违约而被解除场合,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是否有效,非违约方还有没有违约金请求权这一问题,鲜有论述。文章从实务处理出发,结合相关法律理论,对此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窥豹一斑,力求填补相关法律适用空白。  相似文献   

2.
倒按揭贷款合同是引自国外的一种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社会养老模式,即老年人将房屋抵押后仍可以继续居住,并实现养老或者增加收入。本文首先解释了倒按揭贷款的概念,并指出了对合同的主体和担保物的要求,阐明了合同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最后总结提出了倒按揭贷款合同的特征,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我国倒按揭贷款合同的主体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次贷危机是什么美国次贷危机,全称应该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而顾名思义,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因为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相似文献   

4.
《天津经济》2013,(12):56-58
问: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如何确认收入? 答:采取银行按揭方式销售开发产品的,应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款确定收入额,其首付款应于实际收到日确认收入的实现,余款在银行按揭贷款办理转账之日确认收入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全面赔偿原则与合理预见规则 1、全面赔偿原则 违约损害赔偿以赔偿当事人实际遭受之全部损害为原则。违约发生后.非违约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可分为两种:一是实际损失,又称积极损失,指非违约方现有财产之减少与费用支出之增加:二是可得利益损失,又称消极损失,即合同如期履行时所能得到的预期利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作为优质业务来发展.历次房地产调控过程中,各家银行往往限制开发商贷款,但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仍然看好.面对房地产过热,房价增长过快的形势,政府高度重视,在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下,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日益明显.文章论述了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客观存在,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天 《西部论丛》2008,(1):72-73
【案件经过】 李小利为购置商品房,向丰原银行申请按揭贷款,银行审查李小利提交的材料后,同意放贷。2005年6月,李小利与银行和房地产开发商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借款合同》、《个人住房抵押合同》等,李小利依约向银行借款40万元,贷款期限为20年,并承诺将其所购买的一套面积为95平方米的商品房向银行设定抵押,抵押权在办理完毕房屋产权证之后生效。在银行与李小利签订的借款合同中,  相似文献   

8.
由于未按合同约定归还来自银行的国家助学贷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的23名本科毕业生被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昌平支行告上了法庭。银行要求解除双方借款合同,并要求学生归还所借款项的本金和利息。2005年12月28日,北京昌平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相似文献   

9.
1997年4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个人住房担保贷款试行办法》实施近二年来,按揭贷款虽然被媒体炒得如火如荼,但是住宅市场至今仍然没有热起来。按揭贷款的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3月29日,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房地产经济专家、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管理工程系主任潘蜀健教授。  相似文献   

10.
关于协议解除是否属于狭义合同解除的范畴以及适用何种法律规范对其进行规制的问题,在理论界争议较大。文章认为,协议解除应被排除在合同解除制度之外,适用合同订立规则对其进行规制。首先从协议解除与约定解除的本质区别、合同解除规制协议解除的弊端方面分析了合同解除制度排除协议解除的事由,然后对合同自由原则规制协议解除进行检讨,最后探讨了合同订立规则规制协议解除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周刊》2006,(26):10-10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银行职员、房地产开发商、律师采用签订虚假商品房买卖合同、楼宇按揭担保借款合同的方法,骗取银行巨额贷款7亿余元。7月3日,该诈骗系列案在北京二中院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12.
"假按揭"法律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揭对于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其也被不法商人利用,产生了"假按揭"."假按揭"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发展中最大的风险源头,严重扰乱了我国的金融市场秩序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防范"假按揭"的发生就已成为规范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美国次级抵押债危机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剧烈的动荡。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视为优质资产,次级债危机使这种优质性被质疑。检讨国内住房抵押贷款中的潜在风险,以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4.
易宪容 《沪港经济》2008,(12):16-16
中央推出房地产新政之后,许多房地产开发商认为中央的这些政策还不够,并不足以让房地产市场出现逆转,他们极力主张放开第二套住房按揭贷款界定。这些人表面上是在救中国经济,实际上是希望使房地产开发商牟取暴利的模式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5.
樊占军 《中国经贸》2014,(5):144-145
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它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障,不仅可以促使合同当事双方自觉全面地履行合同义务,起到避免和减少违约行为发生的预防性作用,而且在发生违约时,通过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使守约方的损失得到补偿,使违约方受到相应的制裁,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6.
世行贷款中土建工程合同是指具有法人资格双方或数方为实现某一特定的合法主题予以实施的协议。土建工程合同是缔约双方明确法律关系和一切权利与责任关系的基础,是业主和承包商在实施合同中的一切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极为重要的文件。世行贷款中土建工程合同管理是指合同洽谈、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或解除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全过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单兴  陈恩 《亚太经济》2003,(2):57-59
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巳形成了一个成熟的银行住宅按揭贷款市场。我们认为,香港银行业住宅按揭贷款的迅速发展建立在信用制度、市场开放和竞争、风险控制、中介服务体系,以及政府调控五个关键因素基础之上的。香港银行住宅按揭贷款市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多元化融资,银行作为最重要的融资渠道,需要开发新的房地产投资产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住房贷款证券化。事实上,早在两年前,有关按揭贷款证券化的研究工作就已在工行和建行展开。但直到2004年初,京城地产商——今典集团推出的“苹果消费信托计划”,即按揭贷款信托,才让人看到按揭证券化的身影。有业内人士评论,按揭证券化借信托露脸,将对房地产按揭贷款的证券化具有标本试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美国的住宅按揭担保证券住宅按揭贷款证券化,是美、英等市场成熟国家按揭贷款二级市场的主要形式,其最早出现于70年代的美国,先后在美国和加拿大得到迅速发展。香港也于1997年正式注册成立香港按揭证券公司。住宅按揭担保证券,是指以单个或多个房屋抵押贷款作为担保品而发行的证券,它以银行所持抵押资产为基础向投资者发行抵押支持证券,将风险与其相对应的收益转让给投资者。通常把这一过程称为按揭贷款证券化。由于这些证券具有标准化的特点,没有违约风险,又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因而对投资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截止199…  相似文献   

20.
【案情回顾】 2010年4月6日,邓某、孔某与中介宁波某房地产信息公司签订房屋买卖中介合同一份,合同约定:孔某将其所有的房屋转让给邓某,价款为人民币185万元,签约日付定金10万元,2010年5月15日付50万元并过户,余款125万元办理按揭贷款,待银行正式放贷后支付给孔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