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公共品多元供给视角下的财政分权: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界定财政分权取决于横向(即政府、市场与非营利组织公共品供给职能分工)和纵向(即中央-地方关系架构下的责权配置)两个维度相关变量的交互影响。由于中国式财政分权导致政府供给公共品结构偏差,难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财政分权又是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核心制度载体,优化财政分权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水平,所以,财政分权改革意义重大。因此,应按照横向维度为先、纵向维度为次的财政分权逻辑思路,拓展和深化财政分权的外延与内涵,从而提出了中国式财政分权改革的总体构想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财政体制失衡抑制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德银  邵娇  迟淑娴 《经济研究》2019,54(10):41-56
本文首先尝试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发达与欠发达两个地区规模报酬递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诠释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其次通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采取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无论是从全国层面抑或分地区均显著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财政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影响则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在这之后,本文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估计进一步考察了财政纵向失衡与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通过直接作用渠道显著降低或抑制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而财政横向失衡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作用渠道与传导效应大小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即发达地区财政横向失衡直接提高地方政府税收努力,而欠发达地区财政横向失衡不仅可以直接降低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亦可通过对财政纵向失衡的正向激励间接影响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产生负向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3.
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SYS-GMM估计得出:财政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呈倒"U"型关系,且地方政府投资与规制行为偏向是过度财政纵向失衡引致发展质量损失的原因;在适度财政纵向失衡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相似的边际影响,但过度时,政治激励对经济发展质量损失的抑制作用将强于财政激励;财政横向失衡会约束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的关系,致使高度横向失衡地区纵向失衡适度阈值缩小,低度横向失衡地区适度阈值扩大.在横向失衡差异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积极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高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政治激励或政治激励搭配转移支付作用更强;低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财政激励中税收分权优于政治激励或其他策略.因此,建议采取加大地方财力支持、实施差异化财税政策、优化晋升激励指标等措施,因地制宜降低财政失衡程度,扭转地方政府行为偏向,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性财政分权改革浪潮与相伴而生的收入集中趋势,对世界各国财政均等化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地区之间在地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差异导致地区间政府财政能力差异,形成横向不均衡;上下级政府间很难按照职能和支出需求匹配收入来源,形成纵向不均衡。为调节横向和纵向的不均衡,各  相似文献   

5.
正现阶段国家财政采用的是财政分权管理,一个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责任划分,会在不同层次政府间产生财政支出责任纠纷,更会影响各个政府之间的财政,使之存在纵向和横向的不平衡。在当地政府财政的收入与支出责任不协调时,将会引起当地的财政出现纵向不平衡的现象;而当在一些相同等级的政府之间的财政情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时,就会引起这些政府财政之间的横向不平衡。由于各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平衡,这样就会存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  相似文献   

6.
集权与分权的抉择—改革开放30年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财政体制的演变反映出财政分权程度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财政集权的趋势;当前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错位,财权上移,事权下放,导致基层政府的支出责任过大;不当的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造成了我国财政纵向不平衡较高,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度较高,但税收控制度低;财政分权对政府规模、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有着不确定的影响;未来的改革还需要在进一步权衡分权和集权优劣的基础上作出选择,适当的分权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叶翠娟 《经济论坛》2010,(6):145-147
主流财政分权理论认为,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可以使地方政府提高本辖区内公共品的供给,提高辖区内居民的福利水平。本文通过比较分权前后我国教育服务的提供水平,发现财政分权并没有提高教育的有效供给。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方国家的财政分权促进社会福利水平提高的"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机制在中国不适用,尤其是人口流动障碍及其地区性差异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向追求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率的方向转变。同时,由于中国政治上高度集权,官员的任用采用上级委任制,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以经济增长为指标,这使得地方政府只对上负责,一味关注经济增长而忽略了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8.
研究财政分权与晋升竞争对居民公共服务的影响,有助于提升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从而增进民生福祉。将2013年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个体微观数据与地级市数据相匹配,实证分析纵向财政分权与横向晋升竞争对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纵向财政分权与横向竞争共同影响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且两者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竞争程度的增加使财政分权对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但竞争不足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在分析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时发现,专项治理行动在短期内可提升地方晋升竞争压力,从而对财政分权发挥调节作用,但长期来看,这种作用并不显著。因此,要在难以形成有效横向竞争的领域发挥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强化地区间公共服务领域竞争,发挥居民对政府的监督作用,推动公共服务领域考评机制长期化,建立专项治理行动的动态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9.
分税制改革引致了我国地区间的纵向财政不平衡,同时政府偏好有助于GDP增加的“硬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导致了我国地区间基础教育服务绩效的不平衡。运用中国1998~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的纵向财政不平衡与基础教育服务绩效水平显著负相关;财政支出分权实际上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服务绩效;在地理环境较差地区,财政分权对基础教育服务绩效水平的促进效应显著下降。缩小纵向财政不平衡、提高财政支出分权程度、教育财政支出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有助于实现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绩效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支出竞争广泛存在。建立纳入财政支出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及支出竞争的企业投资决策计量模型。结论显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横向竞争和纵向竞争对地区投资行为影响具有差异性并存在长期效应。为实现地方政府支出竞争的良性发展应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有利于提高地区整体投资环境的领域,同时继续完善中央和地方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升高和发展中国家"未富先老"是否意味着这些地区人口年龄结构产生了质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质变和量变的标准是什么?本文提出了一个动态均衡的"影子人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并提出了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6阶段模型。模型模拟显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地区仍然处于成年型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仍属于量变。但持续的低生育水平将使低生育水平地区或国家的人口结构产生质变,成年型阶段面临的老龄化压力只说明了目前的养老保障体系本身就不是建立在均衡人口结构基础之上的可持续体系。延长退休年龄和长期稳定在更替水平是应对未来老龄化的主要措施,但后者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非正常因素导致的新增人口背离正常规律的波动,称为人口扰动。以人口扰动为切入点,分析陕西省人口年龄结构的非正常波动,借鉴人口再生产惯性理论构建人口扰动模型,测定人口波动规律,判断人口老龄化进程与人口扰动的关系。陕西省青年、老年人口规模均呈现出周期波动特征,两组人口波动周期相近,青年人口波动振幅略高于老年;波峰波谷交错出现;陕西省人口老龄化将以100年左右为周期波动。人口扰动引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仅靠社会保障、就业促进制度的完善难以彻底解决,必须依靠人口政策的调整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Joan Robinson’s views on population growth have received scant attentio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summarize and evaluate aspects of Robinson’s perspectives on population. The population question is considered in terms of four specific topics: the problem of growth, the labor market, effective deman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lso interprets Robinson’s approach in light of the endogenous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in order to more explicitly elucidate Robinson’s own statem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an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population growth based on Robinson’s approach requires some specific adaptations if it is to be feasible. It is hoped that this line of approach is useful to scholars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economic development or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4.
运用AECI指数法、人口模拟和六普等数据,评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制约和影响。中国未来的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有可能比以往预测的要大;老龄化的巨大压力使中国人口总量在本世纪上半叶无法控制在比目前少的水平;巨大的人口老龄化经济压力使得放宽现行生育政策势在必行;由于缺乏可行性,现行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亟待调整;制定新的人口发展战略必须考虑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可承受性;新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当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从2013年起以中等偏大的幅度逐步放宽生育政策,实现人口规模压力和老龄化压力的战略平衡。  相似文献   

15.
社区治理的视角对人口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在讨论人口社区治理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社区治理主体和治理结构,提出了构建我国人口社区治理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发展。文章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科学技术对人口再生产中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论述了科学技术对人口个体的心理、身体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的基本思路,确立了核心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体内容,并针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差异,指出了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区域性研究应把握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以吴江为例,对苏南流动人口生育意愿中的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生育时间与生育动机四个要素分别作了考察。就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客观要素与生育意愿中四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生育动机是生育意愿中的核心要素,对理想子女数、性别偏好与生育时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市普陀区、苏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特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经济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更加显著,其中社会融合因素与居留意愿正相关,家乡联系与居留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从制度因素来看,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它改变了一部分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发生了规模空前的人口流动,人口流动统计必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引起人们对人口流动概念理解的歧义,从而出现社会上和学术界对相关概念和指标使用的混乱。笔者根据中国的国情,从统计学的角度对与流动人口有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人口流动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科学适用的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体系,以期解决当前存在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