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中国市级政府驻地实际迁移时间的基础上,全面评估了政府驻地迁移对城投债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驻地迁移显著提高了地方城投债规模,且这一影响随时间呈现递增趋势。本文研究还发现驻地迁移的影响在高行政级别城市中更为明显,且与迁移距离存在正向关联。实行营改增会强化政府驻地迁移对城投债的促增效应。本文在为地方政府驻地迁移管理提供参考的同时,也可为理解政府行为影响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基于"营改增"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切入点,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营改增"政策对制造业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提升了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税改前增值税税负越重,政策效应下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幅度越大。异质性检验表明,"营改增"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溢出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以及小规模企业中更显著。中介机制分析发现,"营改增"政策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强规模效应、提升劳动产出效率以及促进研发投入这四条路径来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且非国有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以及小规模企业在上述路径中受益程度更显著。研究结论为减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政府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地级市层面的城投债发行数据和地理网络数据,利用网络博弈分析方法,考察了城投债持续增长的网络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城投债发行规模显著地受到地理网络的影响。城投债增长的地理网络效应以局部平均效应为主,即相邻城市的城投债均值增长会带动本地城投债增长。在同一个省份内部,城投债发行存在互补效应,本地城投债规模随着省内相邻城市城投债总和增加而增长。给定地方政府的城投债发行与相邻城市债务相关且存在局部平均效应,为了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快速增长,相比于约束个别地方政府行为,中央政府更应该实施群体性的规范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避免地方政府之间相互攀比,进而降低整体债务快速增长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营改增对于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首先概述了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背景,进而系统的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在融资租赁行业落实营改增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解决的问题,可以为相关人员熟悉了解营改增政策及其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从数量和规模上发展速度非常快,而这也是经济进步的表现,如今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能否在管理和经营上取得成绩将直接影响经济建设.而全球化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能够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政府在政策上也给予了一些便利,营改增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营改增的影响下,税法实施迎来了新的局面,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研究的就是营改增背景下我国税法实施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税法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同时基于这方面理论研究并不多,本文进行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6.
文章立足市场机制视角审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资产属性,发现城投债具有信用锚的作用——信用尺度效应,并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文章利用融资平台新名单数据库(2006~2018年),借助双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上述发现:一是城投债直接刺激了融资平台非标债务的增加,每增加发行1元城投债会显著刺激当地非标债务增长5.6元;二是城投债主要借助非标债务作为中介渠道影响市场主体的信贷行为,每增加发行1元城投债能够间接带动当地市场信贷规模增加12元.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举债更加法治化、市场化,切断了城投债通过非标债务影响市场信贷规模的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资源禀赋和市场禀赋较差的区域,城投债信用尺度的间接效应更为明显.为此,需要建立系统观念,关注地方公债背后的市场逻辑,坚决避免金融市场将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混同,加快形成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地方公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自从营改增政策实施后,有些企业是确实得到了实惠,但是有些企业赋税负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营改增政策在我国属于刚开始,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政策虽然可以解决税务重复征收问题,但部分企业因为税率加大,进项抵扣不够,导致税负没有减少,反而增加.所以企业如何通过税务筹划来到达减税的目的就很重要了.本文就营改增政策背景下企业税务筹划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营改增”试点的外生政策冲击,本文采用三重差分法研究“营改增”带来的用地需求增加对土地出让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促进土地出让,即“营改增”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使土地出让面积平均增加6.3%。然而,“营改增”带来的暂时需求冲击只具有短期效应。机制分析进一步发现,与财政压力假说相比,需求拉动假说更可能是“营改增”促进土地出让的关键机制解释。此外,由于“营改增”政策本身具有行业异质效应并且不同行业对土地依赖程度存在差异,“营改增”对土地出让的促进效应存在行业异质性。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在地方政府主导土地出让的同时市场所起到的交互作用,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落实“房住不炒”的战略定位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营改增"会计处理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从"营改增"的内涵入手,分析"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对不同企业的影响,进一步阐释出"营改增"会计处理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而了解"营改增"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有利于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对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2008-2016年中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对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偏向显著促进了土地出让面积和土地出让收入的增加,在剔除异常样本、替换核心解释变量以及考虑潜在内生性后结论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偏向对协议土地出让的促进作用大于"招拍挂"土地出让;(3)基于城投债能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的事实,进一步考虑城投债发行的调节效应,发现发行城投债削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土地出让的促进作用,表明发行城投债能缓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1.
2016年5月1日,我国政府在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不动产业全面推开.在"营改增"政策的大力推广下,我国房地产企业由营业税纳税主体转变为增值税纳税主体."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企业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房地产企业,对"营改增"政策所带来的影响试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我国房地产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城投债的发行出现井喷现象,随着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大幅增加,城投公司的整体债务规模急剧攀升,其债务总量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进而将引发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本文对我国城投债的发展、信用风险类型、信用风险来源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营业税存在许多问题.自"营改增"政策实施后,主要实行三步走计划,逐渐扩大"营改增"范围.目前,建筑行业纳入实施范围,为了提高相关企业财务人员对"营改增"政策认知度,本文"营改增"对企业净利润影响及应对策略的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分析法等,从"营改增"对企业净利润影响入手,分析企业应对"营改增"政策的策略,为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提供了一定帮助,对建筑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营改增"政策打通了增值税抵扣链条,不仅会对企业税负产生影响,而且会改变企业的行为.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营改增"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尚属空白.基于此,文章以2008?2013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营改增"政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营改增"政策可以通过促进专业化分工显著地降低制造业企业以专利为表征的自主创新意愿.进一步分析发现,自主创新意愿的降低并没有对制造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价值造成影响;"营改增"在降低企业自主创新意愿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引进水平.文章的研究弥补了"营改增"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空白,为"营改增"政策效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对于制造业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及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变暖,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趋加强,气候风险已经成为资产定价过程中无法忽略的重要因素。频发的气候灾害与环境政策不确定性使得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条件雪上加霜。本文以城投债发行成本为视角,研究了气候风险对地方政府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气候风险显著增加了城投债的发行成本,导致地方政府融资成本上升,并且这种影响是气候物理风险和气候转型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主动进行环境信息公开与获得较高外部评级能够削弱气候风险对地方政府融资的负面作用,这是由于降低了环境信息不对称与增强了市场对环境信息的验证作用。本文认为,城投债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其资金用途通常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气候风险对其发行成本的上升作用将进一步恶化地方政府债务负担,地方政府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公开环境信息以降低气候风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营改增”的影响效应研究——以上海市的改革试点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上海市的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和建筑业与地方财政收入相关的24个序列,利用TRAMO/SEATS方法对"营改增"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短期来看有限,"营改增"对通讯业和建筑业的改革红利预期较低,说明本轮较窄范围内的试点改革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还未充分显现。最后,以分析结论为基础,就今后"营改增"的实施路径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政府审计在城投债规模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倒U型关系,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正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提高城投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当地区经济发展与城投债规模呈负相关时,政府审计能够减少城投债降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地区政府审计力度对经济发展影响差异显著.并从各地区应有效判断其地方债规模、全面有效落实地方政府审计和各地区的发债决策应根据其地区实际情况科学处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5)
在多元化的经济发展环境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房地产企业在多个层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就要充分注重应对策略的完善制定。文章主要就房地产企业发展中"营改增"的重要性以及特征体现加以阐述,结合实际,就"营改增"对房地产企业产生的影响和面临的问题详细分析,探究房地产企业在"营改增"环境下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我国经济开始迅速的腾飞,财税体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不断的改革,特别是2016年开始全面的实施"营改增"政策,这一举措使得风力发电行业在税制上开始转变."营改增"的目的就是全面降低企业税负,不断地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产业的结构化转型,实现突破性的发展.这次"营改增"举措对于风力发电行业的企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对该行业的企业发展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从营业税转变到增值税,实施对产品和服务缴征增值税,使得电力企业的税收发生变化,对税收筹划、筹资方式、成本控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是在营改增的背景下,全面阐述营改增对风力发电企业的影响,从中提出税收筹划的新举措,希望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6年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营改增减收等其他减收因素影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继续走低.在财政收入增速回落、收支矛盾加大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及时拨付财政资金,切实保障了稳增长、惠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2017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建议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和债券发行规模,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就业和民生保障水平、促进新经济新动能成长壮大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