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郭庆  胡娟 《税收征纳》2006,(9):33-34
一、新旧会计准则存货的比较 1.在准则的适用范围上.旧准则排除了四项不适用存货准则的内容:(1)因建造合同而形成的在建工程;(2)农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和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3)牲畜等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4)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的初始计量。新准则只排除了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在建工程两项内容。新准则适用范围更广。《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明确表示收获的农产品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新存货准则规范的存货范围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2.
2001年11月财政部以财会[2001]57号文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其中固定资产准则进一步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折旧以及其减值、处置等方面的核算,这一准则的制订体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又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国际会计准则IAS-16经过修订由原来的“固定资产会计”更名为“不动产、厂房和设备”,是近年来国外会计界在探讨取消固定资产(fixedassets)这一概念的一种反应。经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IAS-16将国际会计准则IAS-4“折旧会计”中有关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折旧部分并入…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从颁布的时间看,我国适今为止发布过的会计准则体系均是在国际会计准则作修订之后发布的,可以认为,我国的准则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顺应了国际化的要求.体现了一种趋同趋势。但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会计准则是依据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定的综合因素而制定的,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一些差异周此有必要对存货准则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杭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本文以存货这一有代表性的准则为切入点,将我国新旧存货准则及IAS2作比较分析,试从我国存货准则的变化及与IAS2的差异来探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健全会计准则体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对2001年11月制定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进行了修订。新旧存货准则在框架、适用范围、计量、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并对企业产生较大的财务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婷 《现代会计》2007,(1):38-40
我国于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下文称新准则),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在多方面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一无形资产》,对我国现有无形资产准则进行修订。本文拟对新准则的一些变化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丹  郭武平 《中国金融》2006,(11):42-44
随着多项新订及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的颁布,特别是于2005年开始生效、与银行业最相关的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和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准则修订版的出台,国际会计准则实施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已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当局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财政部于2005年8月25日发布了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制定基础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率先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相似文献   

7.
与2001年财政部颁布(2002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2006年颁布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有较大的变化。除了内容更接近于国际会计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导向外,新准则与其他准则相互分工和协调,使新准则在体系上更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无论是总体结构还是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公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下称新准则)在内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新会计准则正式出台。业内人士认为,新会计准则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就第6号会计准则而言,新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是对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旧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下称旧准则)的重新修订,就内容而言其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适用范围。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合并商誉不是该准则的规范范围,与旧准则相比前两者是本次新增的。②无形资产的定义。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定义的表述为:“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房地产准则),是我国在会计准则体系中首次引入投资性房地产这一概念。我国在2001年修订企业会计准则时曾取消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后,重新启用公允价值。但仅就房地产准则而言,准则制订者对公允价值的采用还是持相当谨慎的态度。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40号——投资性房地产》(IAS40)在主要几个方面的比较,说明公允价值在房地产准则中是谨慎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建造合同准则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淑珍 《上海会计》1999,(6):16-16,23
为了规范建造商建造工程合同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1998年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从准则的整个结构和内容来看,与1993年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11号建造合同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将它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试作一比较。一、关于建...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IAS39号准则后,2006年财政部在借鉴该准则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本文通过分析新准则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在新准则下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9年10月15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拟就重要会计政策披露,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公告第2号:就重要性作出判断》进行修订。本次修订以会计政策披露为核心,对增强财务报表有用性和推动重要性概念在会计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修订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分析了此次国际会计准则修订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贾蓉 《财政监督》2008,(2):63-64
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规范了保险人签发的原保险合同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与存货准则、固定资产准则等不同,原保险合同准则是一个全新的准则。它充分考虑了金融机构中保险公司的业务特殊性,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本文拟就我国原保险合同准则与国际准则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10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完成了企业合并项目第二阶段的全部工作,发布了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IFRS3)和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单独财务报表》(IAS27),并自2009年1月1日之后开始的年度财务报表开始生效。企业合并是IASB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通力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历经多年研究,终以IASB修改IFRS3和IAS27、FASB修改《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号——企业合并》(SFAS141)、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于2006年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2007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的修订版,首次引入“综合收益”概念并要求主体披露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为实现进一步趋同,我国财政部于2009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正式引入了“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概念。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会财会》2006,(7):57-5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消耗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二)通过建造合同归集的存货成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第二章确认第三条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第四条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存货的…  相似文献   

18.
胡少先 《新理财》2003,(3):10-11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存贷会计核算的有关规定不完全一致。这些差异对会计实务工作有所影响。准则与制度对存货会计核算规定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计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其目标是规范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和相关披露要求。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并自2005年1月1日生效,取代了2000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第3号会计准则即为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该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所得税会计处理:新准则与旧规范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摒弃了旧规范中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而导致新准则与旧规范在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定义、收益确定、所得税费用计算、亏损会计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