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自主创新,用15年时间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庄严号召。国家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大力强调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文章对正确理解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内涵,自主创新对加速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自主创新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前景●马仁洪今年五年至十年,将是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增长的重要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从“量”的增长方式,向“质”的转变、飞跃逐渐过渡,即汽车工业大规模的联合重组;汽车市场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规模取胜转向技术取胜,依靠强的科技开发能...  相似文献   

3.
汽车电子产业是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交叉产业。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是我国汽车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步骤。国家发改委正在以《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纲,制定《“十一五”时期汽车电子发展规划》,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在加紧制定《“十一五”汽车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汽车电子产业将成为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我国汽车电子产业聚集四大板块的核心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沈阳也正在紧张有序的制定适合本地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2001年,我国进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国人对外强我弱的汽车工业无不担心:一旦放开闸门让外资品牌进来,中国汽车工业或将面临灭顶之灾。最终,我国选择了合资引进外资品牌的战略,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获取自主品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创新研发一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短板”,近年来,国内几个大型汽车企业,比如上汽、一汽、东风和广汽均将提高自主品牌车占有量列入企业发展计划。然而,直至今日,在汽车研发领域,我国汽车厂商与成熟汽车市场的同行业者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北美汽车市场的增长缓慢,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以其生机勃勃的成长势头吸引着来自全球的目光,纷纷来到中国“驻寨扎营”,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也逐渐盛气候。毋庸置疑的是,  相似文献   

7.
去年年底,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对披露了《上海市“十一五”国有资产调整和发展专项规划》的相关信息。即:“十一五”期间,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将成为上海市工业创新的1号工程;相关行业的国有资本、国有企业将进一步向开发区、园区、示范基地集中、集聚: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将成为上海国资改革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汽车流通体系建设,改善市场环境、提高用户满意度、扩大汽车消费、促进我国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销量增加了两倍。一举成为世界第一汽车销售大国。汽车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网络进一步完善、汽车流通现代化水平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07,(1):105-105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汽车业新的五年战略的制定年,鼓励自主创新已成为汽车市场的政策导向。对于拥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大而不强,整体实力弱;二是在合资与合作中迅速发展,但持续的发展受制于跨国汽车公司;三是产品价格性能比过高,未形成国际竞争力;四是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但“散、乱、小”现象依旧;五是专业化协作程度较低。我国汽车工业长期低水平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地域分散,而地域分散则缘于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新财经》2002,(2):77-80
关于汽车降价,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高关税保护了中国“幼稚”的汽车工业,价格战是低级竞争,助长了公众持币代购;另一种则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着垄断性的暴利行为,降价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根据我国汽车工业十五规划,到2005年将培养5~10家初具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大型企业集团。《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发展重点.支持零部件企业向集团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抓大放小、扶优扶强。  相似文献   

13.
於轴强 《浙江经济》2000,(12):27-28
我国“入世”在即,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汽车工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入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作一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一、“入世”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1.关税的影响。加入 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挑战首先是关税的减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已经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然而,汽车“十一五规划”并未公开发布。究竟原因何在?据媒体报道,汽车界的众多专家级人物认为:“十五”期间我国汽车业发展太快,大大超过预期,这是“十一五规划”不能按时出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拥有一辆汽车是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如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美梦不再难圆。随着中国车市的日益升温。全球汽车巨头纷至沓来.争夺这块“唐僧肉”。乘此东风.中国汽车企业也逐渐发展壮大.初露峥嵘。汽车市场上美日欧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这些昔日的霸主已不再笑傲江湖。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记录不断刷新。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广阔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带来的优势,使我们一跃成为汽车大国。然而,我们是“汽车强国”吗?回答是肯定的——不是!美国有通用、福特;日本有丰田、本田;德国有奔驰、宝马。我们有什么呢?桑塔纳、捷达在国内生产了近二十年。创造了世界车坛“神话”.但这最终还是德国的品牌。20多年的合资道路使中国汽车依附于世界品牌,滚滚的财源也蒙蔽了领军者的双眼,而属于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则丧失了发展壮大的宝贵的时机。但不幸中的万幸,我们还是幡然悔悟了。以奇瑞、吉利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勇敢地扛起了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让我们透过阴霾看到一丝曙光。  相似文献   

16.
第九届北京国际车展在11月的首都掀起了一股汽车热潮,从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到普通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都离不开车展这一话题。 2006年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与前几届相比有了显著的进步:首次跻身全球A级车展;参展面积、展车数量、垒球首发车等多个指标刷新了历史记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占到了总数的1/3,并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两年一届的北京国际车展水平正在逐届提高,对促进中外汽车界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鲁强  余伟萍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72-174
汽车工业的发展一共有三种战略模式,即完全自主发展模式、完全开放模式和自主开放模式。中国轿车产业走的是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自主开发模式,更偏向于开放;中国载货汽车产业走的也是自主开放模式,但是更偏向自主开发。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下,中国载货汽车产业必须加快载货汽车产业集团化、规模化战略变革,加大技术更新和研发投入力度,加强载货汽车品牌化和国际化战略,才能提高载货汽车产业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比照以前的五年规划,笔以为有四点不同。第一,“十一五”规划是在两大旗帜性理论,即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编制的;第二,“十一五”规划是在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启动强调空间均衡的背景下编制的;第三,“十一五”规划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编制的;第四,“十一五”规划是在中国即将结束WTO过渡期,在更宽广的平台上参与国际竞争的背景下编制的,概括地说就是“开放倒逼改革”。从北仑规划编制的实际情况看,这些背景都充分考虑到了,但仔细探究还有几个问题应进一步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湖北省、武汉市关于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精神,在“武汉·中国光谷”和武汉市发展汽车电子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结合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在“武汉·中国光谷”实施建设“武汉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的发展契机,认真分析形势,总结经验,规划未来,在此基础上制定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汽车电子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一、国内外汽车电子市场发展趋势及武汉汽车电子产业现状1.国际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2004年,全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已接近1000亿美元,而电子元器件的市场规模达到130亿美元,并以7%~10%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电动车──中国汽车工业腾飞的希望张群,陈可明汽车工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素有“汽车王国”之称的美国,汽车工业被喻为其经济的晴雨表。日本和韩国以汽车工业为龙头带动整个外向型经济的腾飞。我国在九五计划中已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