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近年来,曲靖市马龙县围绕"以发展草生菌为主体,木生菌为辅,野生菌为特色,加大珍稀菌培植力度,做大量与引进深加工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思路,人工食用菌大力推广反季节种植人工食用菌和适度推广小型菇房和各种闲置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彭水县朗溪乡思南村建设林下食用菌增收模式试验基地,开展野生菌保护促产模式、林下人工种植凤尾菇、鲍鱼菇模式和林下人工挂袋木耳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基地内野生牛肝菌和人工种植330袋食用菌纯利润1107.4元,得出三种增收模式均适合在朗溪乡发展,且三种增收模式可根据条件在同一区域同时进行,帮促当地农户“万元”增收。  相似文献   

3.
菌菇珍品——褐蘑菇,又名香口蘑,其盖大柄粗、菌肉肥厚,口感比白蘑菇更细嫩鲜美,香味比香菇更加浓郁适口,同时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医疗价值。现已成为风靡欧美及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品位食用菌,并形成了其开伞成熟菇体的专业市场--波特贝拉(Portabella)和未开伞幼嫩菇体的专门市场--克里m尼(Cremini)。产品出口市场广阔,栽培前景十分看好,现将其生物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根本,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由于大部分菇农因技术条件有限,所用母种都是从外地购入,很少自己分离纯化菌种;即使分离,操作也复杂,且成功率不高。为此介绍一种适于农村分离菌种的方法———褶贴法。选择菌盖已经展开的八成成熟的第一潮种菇,在菌褶(猴头用菌刺)前端的五分之二处剪取约1.5厘米长的菌褶,用镊子挑取一片菌褶,贴附在已灭菌的斜面培养基正上方,然后将试管竖放在烧杯或广口瓶中,以便孢子能自由弹射到培养基上。看到培养基表面有孢子印痕时,在接种箱内于酒精灯火焰上方将菌褶取出,把…  相似文献   

5.
1、背景技术鸡枞菌属(Termitomyces)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因与白蚁有共生关系,又名蚁巢伞属。鸡枞,又名鸡宗(棕)、伞把菇、鸡肉丝菇、白蚁菇等,它是云南省一种名贵特产野生食用菌,也是世界上一种著名的美味食用菌,其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6.
1、黄菇病1)病原菌食用菌黄菇病的病原菌为假单抱杆菌,属好气性革兰氏阴性菌。2)发病原因(1)菇棚内菌包墙式密集堆放,老栽培场地环境恶化通风不良,消毒不彻底。(2)菌种抗病力差,菌种反复使用导致退化。在后期出菇管理  相似文献   

7.
一、痴心创办菌菇业刘金水,进贤县衙前乡人,19岁任村委会干部,26岁任村文书,1991年调乡林站工作。1995年,刘金水在福建朋友指导下试种草菇和双孢白磨菇后,便一头钻进菇棚,凭着一腔热情和一股钻劲,跑福建走浙江学技术,找亲戚问朋友借资金,历尽艰辛和挫折,几年时间,菌菇种植面积从几千平方米迅速扩展到几万、十几万平方米。2000年,刘金水在县、乡支持下创办了进贤县食用菌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注册了“香庐峰”牌商标,打造了绿色无公害“香庐峰”牌食用菌系列产品。至2004年底,公司拥有20万平方米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成占地40亩集菌种制作,菌菇…  相似文献   

8.
银耳-滑菇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是根据银耳属中温结实型菌类,而滑菇属低温结实型菌类的特点,在同一个菇棚进行两菇周年的高产高效栽培,夏季栽培银耳,冬春季栽培滑菇,并利用银耳废菌糠栽培滑菇,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可促进食用菌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现将该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背景技术野生食用菌是生长在天然树林中、在自然界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野生菌,主要分为两类,腐生菌和菌根菌,菌根菌目前为止还无法进行人工培养,而腐生菌是可以经过人工驯化实现人工栽培的,也可工  相似文献   

10.
鸡枞,又名鸡宗菌、伞把菇、豆鸡菇、鸡肉丝菇、鸡脚蘑菇、三堆菇、白蚁菇或鸡菌,是一种稀有的食用菌,其干制品又称鸡枞干。鸡枞菌兼具脆、嫩、香、鲜、甜风味,品尝一次,终生难忘,是盛誉古今的山珍。宋代诗人杨慎《沐五华送鸡枞诗》中,把鸡枞称为“玉芝”、“琼英”,喻为人间难得的仙品;明熹宗朱由校喜食鸡枞,每年从云南以驿骑传送到宫中享用,足见鸡枞的名贵。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菌丝体和菇体生长都需要丰富的营养,在出菇过程中菌丝体的营养转化到子实体当中,出菇量越大菌丝体营养损耗越大,第一潮菇后培养料中的碳、氮等营养明显下降,适当地补充营养液能够保证下一潮菇的产量和快速转潮。但是补充营养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菌草技术     
由于世界各地香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的栽培主要用林木、麸皮和米糠等为培养料,加之林木原料的培植周期长,因而制约了菌业的大规模发展。“菌草技术”利用世界各地极为丰富的野生和人工栽培的菌草代替林木、麸皮和米糠栽培食用菌和药用菌,用菌草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的废料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该技术在观念上打破了传统的木生菌和草生菌的区分界线,突破了菌、草、牧等学科的界限。1996年3月10日国家科委、福建省科委组织专家验收、鉴定认为“菌首栽培食用菌综合技术是食用菌栽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对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濒林矛盾’,对…  相似文献   

13.
“处暑”过后,食用菌进入自然气候栽培的黄金季节,而且秋冬又是国内外市场处于国庆、圣诞、元旦、春节“四大”节日,菇品旺销时期。然而2007年秋冬菇品市场趋势如何.这是广大菇农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里就对3大类24种菇菌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供栽培者掌握顺应市场变化,因地制宜安排生产,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5.
冬菇热水浸块催蕾法冬季由于气温低,代料栽培香菇常出现块上不现蕾、产量低等现象,而采用热水浸块的方法来催蕾,能使菇块提高产量。一、选块:将发好苗的块或菌,充分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件处理。如老菌皮过厚可进行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选用。三、浸...  相似文献   

16.
1、背景技术大红菇(Russula rubra)为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红菇属的外生菌根菌,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药用外生菌根菌。相关资料表明:食用菌菌丝体的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与其子实体相近,有的甚至高于其子实体。另外,大红菇菌丝体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产权导刊》2012,(7):66-67
湖南三湘菌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食(药)用菌、菌种及菌需物质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日产鲜菇6至8吨,年产2500吨,是湘南地区最大的杏鲍菇生产企业。公司致力于食用菌产业链的升级换代,打造产业化平台,推动食用菌产业化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冬季栽培平菇成功率高,也是人们冬闲季节致富的好项目。但由于冬季气温低,栽培平菇常常遇到发菌缓慢或迟迟不发菌,在出菇期间又易产生畸形菇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般采用煤炉加温,这不仅加大了成本开支,煤气还会使菇体产生中毒。若采用以下几种生物能保温增温妙法,不仅能有效节约成本,还具有生态、卫生、改善菇质、提高产量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尽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害蜗主要有粉蜗和蒲蜗两类,是当前食用菌生产中来势猛、发生快、危害重的一类害虫。害蜗侵入多因菇房消毒不彻底,环境卫生差,周围靠近鸡舍、粮仓;其次是菌种和培养料带蜗或人、昆虫、工具、原料等携带。菌蜗主要危害平菇、香菇、鸡腿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