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留”的名目说不清;“提留”的数量说不清;各种“提留”合理不合理说不清——大包干使农村生产方式产生裂变,也使农民的贫穷形象发生了质的改观——农民富了,但是初富的农民在一些地方却变成了谁都想啃一口的“唐僧肉”。农村实行大包干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猛高涨,他们很快扭转了“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局面,解决了“温饱”问题,八十年代的农民确实比以前富了。于是乎;刚刚从饥饿  相似文献   

2.
不可如此“跑田坎”搞农村工作,免不了要“跑田坎”。“跑田坎”的干部,一直被农民朋友视为自己的贴心人。但是,近年的眼见耳闻,有些干部在“跑回坎”中所施行的一些新招,不仅使人膛目结舌,也使农民朋友大失所望,在农民中产生了不良影响。一谓“蜻蜒点水”。这种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少农村党支部书记不安心于本职工作,人心思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应付,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村支书逐渐增多;二是请求调往乡(镇)部门的村支书逐渐增多;三是有少部分村支书干脆请求辞职,意欲另谋出路。为何人心思走呢?农村工作的艰巨,使村支书产生畏难心理。比如,要想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村里是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才,四无合作单位;要想搞好计划生育,势必遭到一些亲友的埋怨甚至少数村民的刁难等等。久而久之,有些村支书一碰到以上难点,便产生了畏难心理。商品经济的冲击,使村支书产生做“官”吃亏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正处于急剧而又迅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不仅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也使农民的就业方式、组织行为、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增收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编者寄语     
市场的大海,波涛汹涌;复苏的大地,春意融融。面对“大海”,种田的老把式在发问:种什么?“下海”的《阵痛骤然而至》,“老皇历”不能翻了,新的又没有,基层政府驾驭市场乏力,农民又不知道市场在哪里,怎么办?这就需要各级领导为不熟悉市场经济的《农民架起奔向市场的桥梁》,帮助他们换脑子,习“水性”,理路子,放样子,搭台子,挑担子,最终使他们迈出新步子。  相似文献   

6.
棉农盼望“人身保险”编辑同志:近日,我们下乡调查,听到农民反映,目前农民种植棉花存有“恐虫”、“怕管”、“畏棉’”心理。现在棉田喷药灭虫是夺取棉花丰收的关键一环,但值此季节,由于天气炎热、用药量过大,加之不注意防护,致使近年来棉田施药中毒者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7.
热词     
《中国新时代》2011,(12):105-105
权威恐惧症 一般人对领导和老师都会有一点畏惧感,这本属正常,但当一个人对上司产生了刻意回避心理就不正常了,这就是所谓的权威恐惧症。患有“权威恐惧症”的患者大多父母严厉,使子女对权威产生恐惧感,从而形成一种对权威采取回避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过重负担人命关天农民最怕的莫过于两件事:天灾和人祸。水灾、旱灾、虫灾、雹灾等天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然条件的改善,人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在心理上也已有了充分的准备,使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显得不那么厉害了;即使发生了灾害,并且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农民也认了,也不  相似文献   

9.
西部经济导报报道,中国的农民史是一部背负压力的历史。施压方常常习惯了压力锅对压力的耐受性,却总是忽视了作为外力施压的合理性和极限。眼下,9亿农民背负9亿“压力锅”,其所能承受的压力指数,已经受到严重“破界”。“破界”,使“黄宗羲定律”更加好比“斯芬克斯之谜”;使李昌平的  相似文献   

10.
保障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年以前,乡村干部大都为农民弃地抛荒现象而苦恼,时下,人们又为日益增多的农民“争田争地”事件所困扰。从农民“弃田抛荒”到“争田抢地”,这无疑反映税费改革及免除农业税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助农惠民的政策产生了实效,但是,另一方面,这本身也表明迄今为止农村的土地产权关系仍不明晰、不稳定,农民对于土地的权益关系仍存在“争议”。从法律上看,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农民依法享有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及受益权,农村土地的产权及承包关系是清楚的。第一轮承包之后,国家明确宣布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这儿的村委会换届已基本结束了,余波散尽,大部分群众对于当选的“村官”是满意的。但也有部分群众由于“意中人”没有当选而产生思想扭曲,心里不通。 笔者认为,换届后村民的不健康心态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憋气”心理。部分群众认为自己推举、提名的候选人能力较高却落选,对选举的公正性、合法性持怀疑态度,故而心理失衡,不服输。给当选者晒台,不支持村委会的工作,时时想上访讨个说法。二是“失落”心理。部分群众在选举中活跃,甚至暗中串联,利用家庭势力为“意中人”助选。当“意中人”落选后,便觉得得不偿失;也有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乡镇论坛》2006年2月上半月编辑部纪事《提醒大家当心骗子》一文中“,揭露骗子的伎俩,旨在使我们的农民兄弟在致富的路上少走些弯路”一句话深深地感动着我。“我们的农民兄弟”,多么亲切的称呼!“农民兄弟”,多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永远敬佩的名字!“我们的农民兄弟”——它深刻地反映了当今党群关系的鱼水情深,表达了干部与群众之间亲密无间的真情,也更加深刻体现了“乡镇论坛人”视农民为兄弟的人文情怀。是啊,因为有“我们”,山东的卢姓农民一颗受伤的心得到了抚慰;因为有“我们”“,农民朋友有话想说只管说”;因为有“我们”“,读者…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东沙河镇的做法是:开窍壮胆,让农民认识市场;领航引路,带农民勇闯市场;筑巢引风,让农民置身市场;“观云测天”,使农民驾驭市场。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农村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和甜头,农民欢欣鼓舞,由衷感激。然而,农村第二步改革却步履维艰,困惑丛生,加之,平息动乱之后,党对以往某些决策或政策,进行反思与调整,使部分农民产生了“政策到底变不变”的疑虑。农民中这种“怕变”心态,已经发展成为农村改革的重大障碍。这不是杞人之忧,也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笔者在农村时,在同农民打交道中的切身感受,这里不妨略陈几例:例一、近段时间,有的养殖专业户宰卖牲畜、种植专业户自毁果木、贩运专业户弃商归农……各类专业户如此行径,是因为听说,私营经济姓“资”,个体户要清理等云;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关于严禁向农民摊派的文件颁发后,各级政府部门针对本地区特点,纷纷发文件,定措施,摊派之风有所收敛。肩上“枷锁”撤了,农民脸上绽出了笑容。然而,在极少数地区和部门,个别人办事手头一紧,旧病复发,就把农民当作“摇钱树”,巧立名目,寻找各种“理由”,钱不到手决不罢休,使农民闻摊色变。国务院严禁向农民摊派之举,举世欢欣,各级党政部门理应照办。可在极少数部门和  相似文献   

16.
政策     
《乡镇论坛》2009,(25):4-4
●瓤农保将使农民“养老不犯愁” 温家宝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继“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党中央、国务院最近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建立起这项制度,将会使农民“养老不犯愁”,逐步解决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7.
读了《乡镇论坛》2006年11月上半月刊《目击乡村“精神贫困”现象》后,颇有同感。中央近年来一直强调惠民政策,让利于民,保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是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片面强调如何保障农民利益,或农民利益至高无上,势必给农民造成了一个错觉,只享受权利,而忽视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长此下去,必然助长农村一些不良风气,使农民成为“自由人”,使无政府主义风气在农村盛行。比如打骂乡村干部,不履行计划生育,不参与甚至刁难、阻挠村组公益事业的建设。加之近年来个别司法机关执法不严或是有法不依,更是助长了村霸…  相似文献   

18.
开栏絮语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 标,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在农村。“农村”问题、 “农业问题” 和“农民”问题不解决,“全面小康社会” 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的大地上就出现了一股 主要由农村劳动力参与的民工潮、创业潮和建镇潮。这三 股强大的浪潮使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农民跨省区、跨市县外 出务工,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离土不离乡,成功地实现了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这气势磅礴的农业劳动力转向 非农产业的过程中,很多“打工者”更新了观念,增长了  相似文献   

19.
汶上县卫生局局长胡山林,团结带领全县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创新发展、开拓进取、完善设施、加强管理、精心运作、关注民生、惠及百姓,使农民“小病不发愁,大病能救助”,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从而打造了“民心工程”、“德心工程”、“惠民工程”,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新春伊始,中央一号文件将增加农民收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为什么要如此强调“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农民进城就业极端重要;二是进城农民的就业环境确实需要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