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糖烟酒周刊》2006,(39):12-12
酒店里自带酒水消费现象的增多,直接催生了烟酒店业态的兴起。随着烟酒店作为第三种渠道的功能不断强化,其规模和包装也在不断升级,出现了装修气派、规格高档的烟酒精品店,它们从产品档次、店面招牌、内部装修陈设等方面不断强调“名烟名酒”专卖的概念。同时,名酒企业如茅五剑等也在发展自建渠道,积极扶助经销商建立专营单一品牌的名酒专卖店。两者从名酒销售的功能上讲,是有一定冲突的,那么这种冲突现象的起因和走向是怎样的?到底是名酒企业向名酒专卖店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还是普通烟酒店满足不了名酒企业的渠道需要?名酒专卖店未来的前景如何?它们有没有可能被气势愈加强盛的烟酒精品店所取代?  相似文献   

2.
《糖烟酒周刊》2007,(23):16-16
在白酒渠道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名酒专卖店这个从传统渠道中创新出的产物在各个城市中不断出现。名酒专卖店的出现为白酒营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操作方式,目前专卖店的出现如雨后春笋,面对厂家和销售商不遗余力地在渠道上对专卖店进行推广,有必要对名酒专卖店这个新的销售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名酒专卖店似乎一直是城市市场的专利。由于县级市场相对混乱,消费意识不高,管理成本大,茅五剑等高档名酒一般不愿意将专卖店向县级市场延伸。不过,近段时间很多经销商提到,高档名酒专卖店在县级市场的潜力将越来越大,名酒厂完全可以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4.
专卖店是五粮液、茅台等传统高档名酒继商超和酒店之外的另一个销售渠道,也是这些名酒宣传形象的窗口。尽管这一渠道在赢利能力、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存在某些问题,但不可否认,专卖店的规模依然在继续扩张。例如在上海,茅台的又一家专卖店于8月8日开业,五粮液新的专卖店也即将登陆。目前,五粮液和茅台的专卖店已经达到500家以上,国窖和水井坊也有不小的数量,其次像衡水老白干、宋河等区域强势品牌在局部地区也建设起自己的专卖店。存在即是合理。因此我们只能说,在新的竞争环境和消费环境下,专卖店如何发展,如何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才是最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5.
泸州老窖牡丹江专卖店卢经理:以前在我们这个地区,主要的名酒就是茅台、五粮液,从去年开始剑南春、泸州老窖等名酒的销量开始增加。我认为名酒的回归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名酒的酒质有保证,地产酒的酒质不稳定,甚至半年就会喝倒一个牌子。二是消费者渐渐理性,不断向名酒靠拢。三是我们当地名烟名酒店迅速兴起,也带动了名酒的销售。我认为将来名酒的市场潜力还会更大。  相似文献   

6.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6,(18):35-37
在名酒专卖店已经遍布市场的今天,其他品牌白酒开设专卖。店已经不是新鲜的运营模式了,然而在开设专卖店的过程中,费用、利润、渠道关系仍是困扰厂商的最大问题。区域性强势品牌开设专卖店为的是维护市场、提升形象;开拓新市场的品牌开设专卖店主要为了树立品牌形象,专卖店同时具备广告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琪 《糖烟酒周刊》2005,(26):10-11
在西安,近来名烟名酒专卖店好像雨后春笋一般多了起来,其中酒类品牌不乏“茅五剑”和陕西一些地方性名酒,烟也是现在市场上走量颇高的如芙蓉王、中华之类。在这些只售卖高端烟酒的店铺内,一般都会在货柜的右边设立另外一个精品柜,将所摆放的白酒与传统的品牌白酒区分开。这些白酒包装精美,价格一般在100~150元之间,名字与西安热卖的白酒品牌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8.
酒吧:文化消费独树一帜,高风险需谨慎抉择 名酒行、专卖店:洋酒、国产酒各行其道,专销渠道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9.
耿永芝 《糖烟酒周刊》2005,(8):B017-B018
酒类资深营销人求诸子这样说:单一品牌专卖店是高端品牌专属的渠道领域。对于白酒而言,传统高端名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在业界开设专卖店都是比较早的。现在大有风起云涌之势,据悉,酒鬼酒、国窖?1573、水井坊、汾酒、龙虎酒、金剑南等品牌在各地也纷纷试水。  相似文献   

10.
名酒企业的低端产品,历来是市场份额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近些年来名酒企业纷纷把重心转移到发展中高端产品上,对低端产品的重视程度大大降低了。2006年五粮液经销商大会上就明确宣布要缩减尖庄等低端产品的产量,并且明确表示不再支持经销商代理低端产品;汾酒集团在2006年缩减玻瓶汾酒产量并提高价格的基础上,也将通过更换品牌名称的形式实现品牌置换,达到缩减低端产品的目的,其他一些名酒企业也透露出了类似的意向。各种形式的缩减低端产品行为,是否会引发市场和消费群体的强烈反响,对名酒企业自身发展中的形象、市场等方面产生影响呢?本期“调查发布”栏目,就这个问题对经销商、专卖店、烟酒店、商超和一些消费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5,(37):A0050-A0051
2005年7月,锦上添花的中原市场促销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点燃了市场。河北市场不但有饮料、电动车等促销品来激励分销商,而且分布在几大重点市场的终端专卖店是锦上添花市场的一大亮点。在河北省会石家庄,锦上添花的巨型广告牌在市中心的国际大酒店上方。而在市区的各大名酒专卖店、商场、中高档酒店。锦上添花也已经占据了显著位置,为这些一类终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2.
Q&A     
《浙商》2012,(23):128-128
Q:第一桶金怎么来的? A:1992年,创办了丝绸织造厂。 Q:企业最近的一个大动作是什么? A:在浙江海宁成立宏强连锁名酒专卖店。  相似文献   

13.
反馈     
希望增加对新品报道的力度;为何对辅助产业的报道这么少;希望多关注名酒专卖店;  相似文献   

14.
《商业企业》2006,(5):41-42
上海烟草集团宝山烟草糖酒有限公司名烟名酒店成立于1996年12月,商店地处宝山区繁华的商业街区牡丹汀路,是一个从事烟、酒、茶三类商品零售的专卖店,在仅有100平方米经营面积的小小店堂,16名员工创下了不凡的业绩,在连年经营业绩名列本市同行业前茅的基础上,2005年宝山烟草名烟名酒店销售额达3499万元,利润额达270万元,人均销售额和人均创利额分别达到218万元和16.8万元。  相似文献   

15.
茅五剑作为名酒中的稀缺资源,其经销模式自然有与众不同之处。一般白酒厂家采取的是省级或者大区代理制,或者是市级总代理,而茅五剑三个品牌采取的是经销商加专卖店的“1+1'.经销模式。  相似文献   

16.
明理 《糖烟酒周刊》2007,(17):26-26
第六届中国名酒评选风波使得大家重新思考什么叫名酒,引得社会广泛关注,这在某种意义上才真正拉开了新名酒时代的大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梁咏 《糖烟酒周刊》2007,(16):74-75
南京荣氏商贸公司:创立于1998年,目前在南京已建立了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拥有56家烟酒连锁专卖店。目前的荣氏是南京最大的烟草零售商之一,也是南京拥有烟酒连锁直营终端最多的商贸公司。主要经营各类中外名烟名酒、辅以烟具、茶叶及其他高档礼盒、礼品。目前是郎酒集团红花郎系列产品的代理商。  相似文献   

18.
《糖烟酒周刊》2005,(24):A006-A006
“市场正在向名酒企业集中”——这个提法正在深入中国的一批老名酒企业主的心目中。宋河、洋河和郎酒这三个名酒企业已经在区域性市场上取得成功,山西汾酒的业绩也正在“默默”地稳中有升,一定程度上为这个提法下了注脚。事实和理论都在支持着这个提法,这真是鼓舞人心的事情,于是有人乐观地认为,白酒市场开始理性回归了。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以来,关于汽车专卖店是是非非的讨论屡见报端。有的说专卖店不卖车,当二道贩子;有的说交易市场卖的车记住了专卖店的账上等等,对专卖店的非难不一而足。汽车专卖的形式在汽车市场上出现只不过是这三五年的事,不规范、不完善在所难免。笔者近日走访了部分购车者及商家,听听他们是如何看待汽车专卖店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白酒行业实在是过于纷繁复杂,名酒、区域品牌、买断品牌、光瓶酒、高档酒、年份酒、专卖店、烟酒店、终端操作……这些“种类各异”的元素堆在一起,简直弄得人晕头转向。更不妙的是太多的文章、太多的讨论都是拘泥于个案、区域市场以及单个企业的挖掘和讨论,这往往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读者对行业全局的把握越来越模糊,从而陷入一种“盲人摸象”式的体验。那么,如何从这一大堆元素中“剥茧抽丝”,理出一条线索来就成了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