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王有龙 《甘肃金融》2010,(10):70-70
(一)提高认识,加强支付结算知识在农村的普及和宣传。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在宣传结算工具中重点加大对银行卡服务宣传,大力推销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支付结算工具,广泛使用新型电子支付结算工具。特别是农信社要充分利用一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支付结算知识在农村普及和宣传。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在宣传结算工具中重点加大对银行卡服务宣传,大力推销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支付结算工具,广泛使用新型电子支付结算工具。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支付结算工具宣传,提高结算工具社会认知度。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支付结算工具和结算知识的宣传,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增加社会公众对支付结算工具的了解,对各种结算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引导社会公众熟悉和使用支付结算工具,让更多的人掌握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知识和技能.使支付结算工具和方式逐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此次调查是从农村地区居民和乡镇企业对支付结算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调查分析入手,着重了解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现状,分析现阶段安徽省巢湖市农村支付结算环境需重点改善的环节,并结合实际提出较为可行性建议,为开展农村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员业务培训,以及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知识宣传提供借鉴,从而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支持"三农"建设。  相似文献   

5.
甘肃定西辖内有168个乡镇,农村信用社在各乡镇的网点覆盖面为79%,商业银行在各乡镇的网点覆盖面仅为29%。农村支付结算存在的问题有,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逐年减少,已不能满足农村多样化的支付结算服务需要;支付工具单一,现金结算占比较大;清算渠道不畅,转账结算效率偏低;转账结算费用偏高,影响非现金结算推广。建议优化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加强农村地区银行卡业务的运用,有效利用邮储资源优势,有效降低结算服务成本,改进农村结算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新型支付工具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认知度。各涉农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新型农村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的宣传力度,建议除通过媒体宣传、柜台宣传等传统方式外,可采用农牧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之类深入到每个村、田间地头进行下乡演出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广大农牧民使用银行卡等新型支付工具的意识,政府要关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的顺利开展,积极服务于“三农”,增强社会公众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7.
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重点在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辖区支付系统建设发展迅速,个人支付结算功能进一步增强,非现金支付工具得到推广,商业银行柜台资源得到整合,支付结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但商业银行柜台办理跨行转账及通存通兑业务尚需进一步加强,农村支付结算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加强支付结算宣传,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仍是支付结算工作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而农村支付结算服务则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一直处于支付结算服务的边缘,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对现代支付工具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农村地区支付  相似文献   

9.
加快发展农村地区银行卡业务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卡是由金融机构发行,集消费信贷、转账结算、存取款等功能于一体的信用支付工具。加快发展农村地区银行卡业务,对于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和农民生活需要的、科学合理的支付结算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村地区消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银行卡市场发展如火如荼,如何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大力发展农村银行卡业务,在农村地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是当前摆在农村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发挥银行卡业务的功能,改善城市、农村支付结算服务质量,促进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吉林省白城市银行卡业务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向北开放战略的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对蒙、俄贸易快速发展,口岸地区支付结算业务量稳步增长。随着边贸往来的不断深化,市场对资金结算的灵活性、安全性和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卡因其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在双边居民往来消费结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无法用于边贸结算,不能充分发挥其在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中的作用。建议扩大银行卡在边贸结算领域应用范围,有效减少和吸纳口岸人民币现金流量,拓展人民币跨境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2.
《吉林金融研究》2009,(8):58-60
“以县域为重点,大力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是人民银行2009年“推进支付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的支付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无论是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支付结算方式、支付结算服务手段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县域金融机构各乡(镇)营业网点大、小额支付系统的全面开通,ATM、POS及转账电话等支付机具设置到乡(镇)及其他新兴电子支付业务的开展,使得票据、银行卡、汇兑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都能够得到应用,基本上满足了农村地区对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需求。但是,数据显示,目前在农村地区,现金结算量仍然很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应用比重偏低现象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村镇银行为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支持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深入调研河南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开展情况,发现其呈现出以县城为中心设置机构,以间接参与身份加入支付清算系统,以传统支付工具和方式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等特点,存在业务发展、核心系统技术标准与系统应用、支付渠道、银行卡发卡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和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县域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大力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加强非现金结算机具维护管理、抓好支付结算知识宣传、降低结算服务成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民银行金塔县支行在不断探索创新“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中,采取“引导、宣传、普及、推广”措施,加大农村现代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以金融需求刺激金融支付工具供给,推进农村支付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发现,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意识薄弱,农民对银行卡用卡热情不高,电子支付手段单一等,制约着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为巩固和拓展农村金融阵地,提升全区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水平,有效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现就加强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支付结算环境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加强农村信用社银行卡支付结算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巩固农村金融阵地,拓展服务领域银行卡支付结算环境建设,特别是受理市场环境建设,区别于传统的现金支付环境,市场容量小,对存量市场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现状:银行网点覆盖农村主要乡镇;现代化支付系统已向农村地区延伸;现金结算的主导程度有所下降。指出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支付服务硬件设施建设滞后;银行网点业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服务需求;现代化支付系统覆盖率低;支付结算收费不尽科学合理。找出了农村支付环境改善的制约因素:农村地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意识普遍较差;缺乏对农村银行网点的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缺乏组织协调力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作为地方政府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扩大农村现代化支付系统覆盖面;适当降低或减免农村支付结算的费用;推出适合农村需求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加强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认知度和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8.
目前,非现金支付交易工具的推广应用工作存在难度,现金结算应用十分广泛,电子支付结算方式的应用增长势头较高,使用银行卡现金结算占比较多,其转账支付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要解决非现金支付交易工具推广难的问题,必须改善信用环境和支付环境,加强宣传,增强社会认知度,多方协调,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恶意套现,2009年8月央行出台了有关加强银行卡安全的文件,明确规定严格收单结算账户管理,禁止将特约商户(含固定电话支付业务的特约商户)的个人结算账户设置为信用卡收单账户。本文在对克拉玛依地区银行卡推广使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阐释了关闭信用卡受理功能后对市民、商户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了转开单位结算账户受理信用卡存在的成本较大、手续烦琐,且现金流动不便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网络建设滞后。两当县目前有14个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点,至今仍没有加入大、小额支付体系,各基层乡镇信用社不能直接通汇,跨系统、异地结算业务必须通过省联社的结算中心进行清算。二是支付结算工具少、方式单一、票据化程度低,不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一是结算服务手段陈旧,作为提供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当前只能提供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电子汇款、银行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