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论发展循环经济的急迫性和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三大亮点。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单一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倡导经济良性发展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选择。循环经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得到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作根本性的变革。时下风靡全球、被许多人所关注的绿色经济,也称为生态经济,正是全人类共同探讨的一种经济发展新模式,它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黑色经济”而提出的。近几年来,我国也在积极地探讨这种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各种实现途径,而循环经济正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提出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E·鲍尔丁发表的《宇宙飞船经济观》一文,把污染视为未得到合理利用的 “资源…  相似文献   

3.
国外对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早,从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提出。循环经济。一词以来,经济学家开始了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我国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本文从循环经济是什么,为什么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如何发展方面做出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何谓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 (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而言的。将传统经济“资  相似文献   

5.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及概念。循环经济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其“宇宙飞船理论”中首次提出。他认为,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发展引起的,由发展导致的环境资源问题必须由发展采解决,其途径就是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将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融为一体的发展观,目的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循环。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走循环经济之路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循环经济的提出及理论内涵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始于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的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其宇宙飞船理论”中首次提出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的概念。他认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再生能力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1962年受宇宙飞船的启发提出,但其诞生后并未引起广泛重视,近年来才逐步成为一些国家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首选模式。循环经济既是关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观念,又是具体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分析了我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时不我待“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  相似文献   

9.
姚蕾 《经济论坛》2006,(6):31-32
一、循环经济理论的产生 循环经济的思想来源于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萌芽于环境保护兴起时代,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发表《宇宙飞船经济观》时谈到,这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它突破了末端治理的思维定势,认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从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经济向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式经济转移。20世纪末人类面对高消费、高投入、高排放这种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的缺陷,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模式。1992年世界各国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就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以后,  相似文献   

10.
自1883年卡尔·马克思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历了曲折然而深入的发展,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颇有影响力的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先后对马克思的有关经济思想做出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并围绕一些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论战。可以说,20世纪的经济学家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不能算是经济学家;对20世纪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人类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了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等沉重代价之后,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反思的结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人类的发展要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三维和谐统一。而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循环经济思想来源于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诞生于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宇宙飞船经济观》中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他指出:“…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今年的“两会”上,“循环经济”频频出现在代表、委员的言谈话语之中。我国正处在工业社会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只有走上“ 循环经济”这一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促进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家思想的形成往往有一番艰难的过程,而对于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乔治来说,他提出的单一税经济思想和其他政治经济思想之所以能引起巨大轰动,是和他独特的思想形成过程有密切联系的。这一过程中既有美国镀金时代的社会环境影响,又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相关;既有美国政治文化的传统,又有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发展,同时还和他的基督教信仰相关联,共同构成了这位经济学家的卓越思想。  相似文献   

14.
约翰·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马克思剥削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罗默剥削理论,这在中外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罗默理论影响到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地位,影响到马克思剥削理论的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对罗默理论进行分析,以理清理论思路,更好地借鉴西方经济学,以发展的马克思经济理论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5.
循环经济的概念于20世纪中叶才提出,而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早就有了循环经济思想的论述,而且十分清晰.关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着详细的论述.他们还分别从社会制度,科技进步、权责关系和法治观念等方面,对循环经济三大原则的实现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从经济层面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是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稀缺的全社会共有的自然福利资本,  相似文献   

17.
陈思 《当代经济》2006,(3):32-33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何谓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学",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而言的.将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单向、开环式经济流程转化为"资源--产品--再资源化"的的闭环式经济流程.循环经济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按"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操作原则(3R原则)进行;它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驰  周萍 《经济论坛》2006,(21):64-65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早期的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他指出太空飞船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必须使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循环使用,保持循环再生的能力。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的概念,确立了“3R”原理的中心地位。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即“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家思想的形成往往有一番艰难的过程,而对于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亨利·乔治来说,他提出的“单一税”经济思想和其他政治经济思想之所以能引起巨大轰动,是和他独特的思想形成过程有密切联系的。这一过程中既有美国镀金时代的社会环境影响,又和他本人的人生经历相关;既有美国政治文化的传统,又有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发展,同时还和他的基督教信仰相关联,共同构成了这位经济学家的卓越思想。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的概念于20世纪中叶才提出,而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早就有了循环经济思想的论述,而且十分清晰。关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等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有着详细的论述。他们还分别从社会制度,科技进步、权责关系和法治观念等方面,对循环经济三大原则的实现条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