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寿梅生 《新金融》2005,(6):28-30
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的冲击下,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得到迅速发展,而国内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要是为对公、对私提供代客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为主,尚没有提供人民币衍生交易。在目前制度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推动与人民币相关的衍生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着力提高国内商业银行结构性衍生产品拆分和衍生产品定价衍生产品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也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刚刚起步,关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法律法规也缺乏系统性与权威性,立法层次低,监管成本高,自律监管不明确。为了促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健康发展,在法律规范这个层次上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规制是必要的。应加快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立法,以适应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全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也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刚刚起步,关于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法律法规也缺乏系统性与权威性,立法层次低,监管成本高,自律监管不明确.为了促进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健康发展,在法律规范这个层次上对金融衍生产品进行规制是必要的.应加快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立法,以适应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2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商品交易所推出包括英镑、法国法郎、日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六种外汇期货合约以来,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交易品种迅速增加,据国际金融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国际金融市场衍生产品已高达1200多种,这些衍生产品在原生金融产品基础上组合再组合,衍生再衍生,形成了全球巨大的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5.
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风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衍生产品简介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衍生产品还包括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的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基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价值和风险管理价值,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产品一直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的发展速度。在我国,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开始从事国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对投资者个体而言,金融衍生产品有利于投资者的资产负债管理,并且提供了投资的多样性;对社会而言,金融衍生工具有助于发现…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税制对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税收现状,比较了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税收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从三方面完善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税制: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金融衍生产品税收制度;降低签发和交易环节税负;完善所得环节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三个新特点: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日趋扩大,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风险防范问题日渐突出,并由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带来深刻影响。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到来。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国内商业银行应当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选择适当的产品切入金融衍生市场,并注重提高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防范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呈现三个新特点:市场需求及市场规模日趋扩大,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风险防范问题日渐突出,并由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带来深刻影响。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及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等进程的不断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到来。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市场应遵循“适应经济金融改革进程、满足市场需求、结构上由简到繁、风险上由低到高”的总体原则。国内商业银行应当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选择适当的产品切入金融衍生市场,并注重提高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防范和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相似文献   

9.
李义奇 《中国金融》2007,(24):51-52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亟待加快发展近年来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速度迅猛。截至2006年底,全球场内交易的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达到70.5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21%;场外衍生产品名义本金余额为415.2万亿美元,比2005年底增长了39%。而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之相比交易明显不够活跃,如2006年前两季  相似文献   

10.
金融衍生品监管:挑战与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晗 《上海金融》2004,(7):27-2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金融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已经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监管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国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参与程度正日益加深.因此.探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钱芳 《中国外资》2012,(5):16-17
<正>一、美国金融业发展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创新浪潮的冲击下,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更加频繁。金融衍生产品作为抵御波动的工具应运而生。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率先推出了以英镑等6种货币为标的的外汇期货合约,引领金融市场迈向了新的时代。随后金融期货、期权、互换等多种衍生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兴起,极大地促进  相似文献   

12.
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平  吴华 《浙江金融》2004,(10):32-33
国际清算银行(BIS)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价格.它并不需要对基础标的资产支付全部本金.它是交易双方根据基础资产的价格或收入进行偿付的合同,但并不一定要进行现金交割和变更基础资产的所有权."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随着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的发展而日益引人注目.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已成为整个金融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然而,金融衍生工具在推动了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也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如何完善其外部监管,维持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又不损害市场效率,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给国际金融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与之相适应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则成为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为突出的标志.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加入WTO的临近,创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对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特征进行深入阐述的基础上,对外汇期货、国债期货、指数期货及配股权证等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的发展实践加以分析;然后结合我国90年代初的实践,就创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所涉及的地点选择、品种安排、实施步骤及交易风险和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给国际金融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与之相适应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则成为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最为突出的标志。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加入WTO的临近,创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对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特征进行深入阐述的基础上,对外汇期货、国债期货、指数期货及配股权证等金融衍生工具在我国的发展实践国加以分析;然后结合我国90年代初的实践,就创建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所涉及的地点选择、品种安排、实施步聚及交易风险和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上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分析了华尔街独立投行、信贷衍生产品和股票裸卖空机制等对国际金融危机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三项金融创新,从中可看出金融创新在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风险,并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对我国的金融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衍生工具避险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和自由化的发展,由传统金融工具衍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创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金融衍生工具的避险功能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和运用.在这方面的经验缺乏,直接造成了我国在国际金融竞争力的匮乏,金融期货产品的诞生将意味着我国会告别商品期货时代,迎来崭新的金融期货时代,实现期货市场结构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刘晨 《上海会计》2001,(5):37-38
金融衍生工具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千第119号中定义为:“一项价值由名义规定的衍生于所依据的资产或指数的业务或合约”。在我国一般解释为由股票、债券、利率1汇率等基本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金融合约种类。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金融合约种类。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的金融 工龄种类很多,按其自身的交易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远期人事约四大类。金融衍生工龄在我国起步和发展比较晚,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增强我们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能力,开展对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风险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金融衍生工具投资的总体风险特征和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特征分别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19.
金融衍生产品(或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核心成果,它往往是由于基础金融工具的持有主体为了保值或赢利的需要,冲破金融管制而产生的金融创新,随着国际金融迅猛发展,金融衍生新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为满足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产生的新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金融市场的实际效果中,金融衍生产品的效应具有显著的双重特征,即在有效地规辟金融风险时,也产生了新的风险,因此,深入研究和认识金融衍生产品及其风险,为市场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市场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为市场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中航油因为从事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而造成505亿美元巨额亏损。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有关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的发生,一再引起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存在的巨大风险的注意和反省。本试图从金融衍生工具涉及的风险分析着手,通过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的思考,进一步对其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