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星城作为大都市圈的组成部分,与母城之间有较密切的经济联系、交通联系和居住生活联系,因而对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减轻工业污染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成都市卫星城为分析对象,依据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对其卫星城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潜力进行实证测算后发现,成都市卫星城因与中心城区产业、交通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可大致分为先发型卫星城、支撑型卫星城和特色型卫星城三种类型,并针对三种类型建议分类实施跨区域联动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发展、差异化发展三条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从区位优势看,陕西、四川、重庆地处我国中西部,是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的第一梯队,具有承东启西的功能.为了进一步得到西三角城市群及其中心城市与全国主要经济板块的联系强度值及方向,文章通过对城市经济联系空间引力模型的分析,认为西三角城市群内地域相邻的成渝次城市群与关中经济带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相对较弱,对外经济联系呈现相互隔离的态势.因此,应通过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整合旅游业资源,加强旅游业品牌的建设,建立物流业合作机制等措施,加强群际间经济联系以谋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空间网络化发展是丝绸之路城市群旅游发展的特征之一,本文以2009年、2014年及2019年为时间截面,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对丝绸之路城市群27个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演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丝绸之路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大幅度提升,但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2)城市群旅游网络结构趋于成熟,网络节点的中心性存在差异;(3)网络中核心区由东向西不断扩大;(4)城市群中存在极为相似的子群,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基于此,结合各城市的资源现状与交通等情况,从点、线、面三个角度构建了“三级三轴四片区”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丝绸之路城市群旅游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相关性。本文在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人力资本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省域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效应最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空间溢出效应均比较明显。通过比较发现,运用空间过滤模型消除空间相关性可以较好的识别人力资本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避免模型设定中的多重共线性。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及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结合引力模型对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经济联系量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武汉为中心逐渐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差异显著,具有“东密西疏”的空间特征,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空间网络化明显,鄂西生态文化圈旅游联系较为稀疏;(3)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地域差异明显,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联系总量远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4)旅游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相关性明显,其组合状况在空间上呈渐进式阶梯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检验经济增长收敛的众多研究成果尚缺乏系统的总结梳理。透过空间计量理论模型的发展脉络,归纳了空间效应识别检验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的两大代际划分——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方法。按国家、省区、市县三个地理层级对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经济增长收敛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述,分析了空间截面数据模型的局限性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相对优势,并针对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在实证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方向,即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营商环境是企业所在地区由政府干预影响的各种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城市经济特征。基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态环境六个维度,采用熵值法测算了2000—2019年中国279个城市营商环境指数,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泰尔指数、莫兰指数和引力模型对其时序演变特征与城市空间交互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城市间营商环境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虽逐年优化,但营商环境指数排名的变动表明部分城市营商环境“明升暗降”;不同地区间营商环境存在显著异质性,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且东部地区贡献最大;在总体维度与地区维度层面,营商环境优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城市维度层面,试点城市对周边城市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且资本存量、政府研发投入、工资水平和行政区域面积会提升这种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8.
引力模型在现代经济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实证研究常用的工具和方法。首先,从引力模型被引入到经济社会研究开始论述,介绍了引力模型的主要形式。其次,从市场分析、投资贸易和区域经济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引力模型的运用。最后,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综述,指出了引力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就是要揭示财政行为、空间经济结构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财政行为的空间经济分析是新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梳理,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对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财政空间经济分析的研究方法与核心命题,界定政府财政行为的三大空间效应,提出未来构建财政空间经济分析框架的研究方向是进一步总结、吸收、消化空间经济分析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考察分析财政行为的区域经济增长局域拉动效应、空间外溢距离衰减效应和策略互动效应,探究财政空间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空间经济分析大体上沿着三个方向发展,即公共服务与家庭区位选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公共服务的区位选择分析和公共服务在区域间要素聚集(分散)与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分析三个方面.它们之间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把空间变量引入公共服务的分析框架之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文献表明,虽然许多研究已从空间角度论证了公共服务在家庭、企业区位选择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对财政资源配置、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经济结构演变的内生作用机理并没有得到系统分析,从而未能搭建起系统的公共服务影响家庭、企业区位选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经济分析框架,无法为财政资源空间配置优化提供坚实的量化支持和政策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