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9,(5):50-50
农业保险快速发展需解四道“题”来自保监会的最新信息显示,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快速发展,2008年,农业保险实现签单保费110.7亿元,同比增长112.5%,97%以上的农业保险业务得到各级政府的保费补贴。从“国元”这家总部设在安徽的专业农业保险公司了解到,1月中旬,该公司已将首批2万元的小麦保险赔偿发放到安徽淮北市农民手中。据了解,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 《改革与开放》2008,(12):39-40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建国初期即开办了农业保险业务.但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急剧变革.1953年停办.一直到1982年才重新开始农业商业保险试验。自1982年农业保险业务恢复以来.其发展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1986年的恢复试办阶段。保费由23万元增长到7803万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86%,年平均赔付率为112.12%。第二阶段,1987—1990年的平稳发展阶段。政府加入了农业保险的队伍.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业保险业务萎缩原因分析及政策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盛伟  郑文君 《山东经济》2004,20(5):110-112
农业保险是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山东省农业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然而山东省农业保险业务出现的急剧萎缩局面令人担忧。通过深入分析山东农业保险在制度安排、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目标定位、发展模式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建立山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政府支持下农业保险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佑新  曹愉 《特区经济》2005,(5):280-281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商业化经营的困境。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自1982年恢复办理以来,曾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自然灾害严重,赔付率过高,政府支持不够等原因,随着国有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特征日益增强,我国农业保险出现了明显的萎缩。200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业保险费收入比上一年度下降了20%;当年我国财产保险费总收入780亿元,其中农业保险费仅5亿元,还不到0.65%;而农、林、牧、渔就业人数3.2487亿,人均农业保险费才1.54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欠缺风险保障制度,而国外已普遍实行政府参与或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支持五笔型,中国目前尚属空缺,导致农业保险业务持续萎缩,因此,调整目前政府在农业保险领域的政策是农业保险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在我国已经存在了23年,但却没有一如人们期望的那样走上起步、发展、壮大的路子,反而日益萎缩,陷入“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尴尬境地。但是,由于农业保险在现阶段仍应属于以政策性为主的保险业务,所以农业保险要想回到人们期望的路子上去,“立法先行”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保监会目前发布了《关于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资质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明确规定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管理制度。“通知》要求,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原则上上一年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须在100%以上:同时.还要具有比较完善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及与业务规模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具有较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较为稳健的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安排规划,以及完备的农业巨灾风险应对预案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保险已经成为人们有效规避风险的必要方式.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大兵压境,人们的保险意识普遍提升,保险公司也借机大力开展各类保险业务,我国保险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然而,这种繁荣却无法掩盖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的现实,与其他险种热火朝天的状况相比,农业保险发展的不平衡性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供给不足是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拟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供给不足的成因并提出法律建议:首先,为了鼓励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应当适当放宽农业保险市场的准入条件;其次,承认互助保险组织的合法性;再次,为了保障农业保险产品的合法性,法律应当对农业保险的开发作一些限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农业保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玫 《老区建设》2008,(5):63-64
农业保险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国际上已有40多个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其中日本的农业保险被认为是世界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急需构建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以保障和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之际,研究日本农业保险的成功之处,对我国发展农业保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2005年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7.5%,全省农业增加值达1927亿元,居全国第一位;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棉花占全国第二位,蔬菜、水果、花生、水产品的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农业出口创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业保险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之后,我省各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件精神,搞好密切配合,积极拓展农业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生产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新疆社会稳定和国家粮棉安全,发展农业保险对保障兵团农业生产、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有必要在财政和税收上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支持和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兵团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农业保险消费意愿调研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  王健 《特区经济》2010,(6):59-60
本文设计问卷,在河北省实地调研,设计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河北省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消费意愿进行分析,以求对河北省农业保险的消费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为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并针对调研情况,提出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颜世航 《中国经贸》2008,(24):138-138
农业保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应是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对于推动农业体制改革,保障农业在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了困境。其突出矛盾表现在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保障而各商业保险公司却不愿涉足该领域。本文从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入手,论述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详细分析农业保险在我国发展前进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娜  ;蔡中远 《特区经济》2009,(6):153-154
我国农业灾害损失相当严重,农业保险是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立足于我国实际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模式和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构建政府主导型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是我国发展农业保险的必然选择,并对其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日本农业保险制度,从1939年实施以来,已有60多年历史。2005年日本水稻、麦类和乳牛的承保率已分别达到90.7%、86%和87.7%。农业保险已被政府和生产者广泛地认同为一项重要的减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产量波动影响、稳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力、合理分派农业资源的有效手段。我国的农业生产基本情况、文化传统和日本有相似性,了解和研究日本多年积累起来的农业保险经验,对于发展我国农业保险事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报告》2006,(183):3-17
政府财政支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保障。斜对我国现实:1.宜采取四类途径;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管理费补贴和建立巨灾风险基金;2.农业保险的保障金额应以立足维持农民基本再生产能力为出发点,保险金额以直接物化成本依据,保赞费率的确定以平均损失率为基础;3.根据我国农业风险数据和财力现实测算.我国落实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政策,条件已经成熟,能力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18.
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农业合作社保险是农业保险的主要组织形式。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部分地区进行了农业互助保险实验,但存在合作社风险分担和缺乏再保险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为使我国农业互助保险得到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积极扶持,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国家农业再保险和监督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9.
蒋婉茹 《中国经贸》2014,(15):178-178
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加强农业保护,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以鸡西市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为例,探索出适合农业保险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鸡西市农业保险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种植业保险;二是能繁母猪保险;三是奶牛保险。鸡西市农业保险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助推,发挥农业保险的惠农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保公司自1982年积极试办农业保险以来,先后在全国开办了种植业保险、森林保险及养殖业保险等100多个险种,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业保险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