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为金融学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使股票市场存在着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市场并非完全有效。笔者研究了2008年熊市前后,市场过度反应现象,并对比了市场反弹期间不同投资策略的绩效优劣。2008年熊市及其后一年反弹期间,A股存在较为明显过度反应。在熊市反弹时,“输者组合”是表现最好的投资组合,而“赢者组合”则是最不应该持有的组合。  相似文献   

2.
由于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导致证券市场上出现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现象.这两个现象已经成为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阐明了传统金融理论下信息与价格的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的具体表现和形成原因.鉴于对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公布之后股价收益率相关系数的实证检验,证明了我国市场上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现象的存在,并针对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造成的不利影响,从投资者投资策略和监管当局的管理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在认知过程存在认知偏差,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客观存在对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国内外的实证研究都证实不同国家的证券市场存在对信息的过度反应,但是对于过度反应持续时间不同市场有不同情况。本文运用行为金融的理论研究构建投资组合,把行为投资策略与传统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相结合更好预测未来股票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股票市场投资主体的个体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过度反应、羊群行为等行为偏差。文章试图应用行为金融的相关理论,在对影响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浅析后,分析了产生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最后对个体投资者提出几点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5.
郝为可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1):141-142
在投资者异质背景下对我国股市的过度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表现差别很大,短期内个人投资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短期反应不足,而机构投资者则主导了长期内过度反应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二十几年,中国的基金无论是数量还是资金规模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基金经理也频繁出现更换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基金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基金的内部管理和研究水平未能跟上发展的步伐,而且基金经理人才匮乏。文章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为样本期,探究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对基金经理更换的反应和探讨这样的反应是否存在偏差,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就基金经理更换机制有效发挥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8年年报数据为样本,以盈余反应系数为工具,检验了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与盈余反应系数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其他综合收益导致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余及其持续性的保守估计和投资者认知能力不足有关.该负向关系在审计质量低、股东关联度高、高管持股比例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企业,及2014年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制度变更后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从其他综合收益与未预期盈余波动和盈余持续性的关系两方面进行了内在机理检验.  相似文献   

8.
文章研究投资者如何综合盈余公告期的公告盈余和分析师预测修正传递的信息后所做出投资决策,探究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对投资者盈余反应的影响。文章以分析师预测修正方向作为切入点,结合未预期盈余以及对其传达的信息实证研究,分析投资者对企业盈余做出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从总体上看,配股公告对我国A股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通过对回归模型结果分析发现,配股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较大;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和股东大会参与率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较小。同时,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市净率还未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信号,因而与市场反应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税收政策影响下的A股市场房地产板块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房地产板块存在过度反应现象。并从三个方面提出缓解过度反应现象的对策,包括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策时效、加强投资者教育。  相似文献   

11.
门超  李奕 《商场现代化》2010,(21):169-169
建立在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基础之上有效市场假说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许多重要的金融理论都以此假说为前提。但现实市场上存在的种种异象却不能为有效市场假说所解释。新兴的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心理、行为特征和认知偏差的角度对投资者完全理性的提出了质疑。锚定效应就是行为金融学提出的影响市场有效性的心理效应之一。本文建立了具有锚定效应的投资者"反应延迟"模型,以此分析这种心理效应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企业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反应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在日常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些组织变革,员工在对待组织变革时通常会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等三个层面的反应,每种反应又都有可能是积极的、中立的、消极的,或者是兼而有之的复合的反应。企业在实施组织变革时应当考虑员工对变革做出反应的进程,充分考虑影响该过程的因素,从而引导员工做出有利于变革的反应,促进组织变革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3.
何光辉  杨咸月 《财贸研究》2007,18(2):94-103
本文采用标准事件研究法来考察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股价反应。与在国外给公众股东带来巨大溢价形成对比的是,MBO在中国没有给流通股东带来收益,市场对MBO公告没有做出任何显著反应。进一步对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理性进行检验和比较后发现投资者是理性的,MBO在中国既不属于“利好”,也不属于“利空”,且似乎有市场操纵嫌疑,必须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4.
穆佩云  赵伟 《商业科技》2014,(23):220-221
财务报告是投资者获得公司信息的重要途径,盈余是财务报告最敏感最核心的部分,盈余重述是很严重的会计行为,受到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重述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深入分析盈余重述的原因及引发的市场反应,最后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TGARcH与EARcH模型,以2006年1月4日至2009年5月5日的沪深综合指数日收益率为研究样本,对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了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对信息反应的不对称,即“利空消息”对股票价格的冲击大于“利多消息”对股票价格的冲击。并进一步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出发,研究得出投资者的损失厌恶与反应过度的认知偏差是导致其对“利空消息”反应过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以中小散户居多,他们受投资理念不成熟、处理信息能力有限以及心理偏差的影响,其投资行为表现出过度交易的特点。管理者制定股利政策时在一定程度上会迎合投资者的需要。本文以沪深两市4 480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情绪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率与投资者情绪相关,投资者悲观情绪使其对股票估价过低,管理者偏向于内源融资,减少现金股利的支付力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分迅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证券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上市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存在着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形,同时,广大中小投资者群体存在非理性心理偏差和行为。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分析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行为金融相关理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极易受到其心理和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行为金融视角出发,首先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进行了分析;其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证券投资行为的有效策略,以希望为投资者作出决策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宁  刘春林  卢俊义 《财贸研究》2011,22(4):102-110
金融市场中的各类传闻具有不同的特征。然而,传闻特征对投资者的作用尚未得到金融领域的实证检验。对中国A股市场中负面传闻的准确性和传闻媒体的权威性两大特征的研究发现,传闻准确性会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产生影响,传闻越准确,投资者反应越强烈。然而,此结论仅对权威媒体发布的传闻有效,原因在于投资者能够通过权威媒体正确预测传闻的准确性,而无法通过非权威媒体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对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但资本市场对于盈余管理的反应如何,以及投资者是否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结果尚无统一结论,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与资本市场反应关系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