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技术革新、全球无现金支付扩张和数字货币出现的背景下,数字货币引起了货币政策当局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学界对于数字货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界定、对货币制度体系的影响与风险防范三方面.经研究发现,相对于私人数字货币,主要经济体的央行更认可自己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各主要央行对法定数字货币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现行发行框架下,参考欧洲和日本负利率政策的实现方式,以央行数字货币作为载体并限定其利率浮动范围,在尽量保证金融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利率分层制度将数字货币利率引入中国的利率体系,以探索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四部门的、关于金融市场利率传导的均衡模型,在理论上推导限定条件下数字货币利率可能产生的政策效果,并通过TVP-VAR模型用仿真数据模拟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特定条件下的央行数字货币利率能够在对原有存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保持中性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调节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利率,进一步引导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下降.  相似文献   

3.
央行于2014年开始研究数字货币,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开始试点工作,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对于提升日常交易效率,保障交易安全,预防金融犯罪有显著作用,对于促进大规模跨境交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打破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也有重要影响.DC/EP运行体系至少包括发行、兑换、流通、回笼四个环节,由于DC/EP采用数字化加密...  相似文献   

4.
金融创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货币的形态和职能是金融不断创新的重要内容,数字货币是金融科技创新的产物,带动了金融科技的持续发展和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创新.基于金融创新的视角,本文先回顾了区块链技术等催生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展望数字货币发展的趋势,总结分析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情况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数字货币对金融科技产业和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的影响,最后,结合新形势下中国发展数字货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中国数字货币和金融创新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14年起,我国就把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开发提上了日程。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各种数字货币的出现,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必要性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于2020年率先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以及未来的东奥场景内开展试点工作,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行主权数字货币的国家。DC/EP的使用在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关键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全球动向     
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六家央行宣布推进长期的货币互换安排2013年10月31日,加拿大央行、英格兰央行、日本央行、欧洲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和瑞士国家银行宣布他们现存的临时双边货币互换将被转换成长期的货币互换安排。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和SWIFT系统的实现逻辑出发,对比分析二者在设计架构、技术特点、支付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异同点,发现mBridge具有提升跨境支付效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保障交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等重大特性,建议从加大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研究、完善mBridge顶层政策制度建设、深化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渠道探索三个方面促进mBridge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其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兼具以及货币职能健全的特点意味着它可能对人民币国际化发挥推动作用。在国际货币权力论下,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一种国际货币权力的表现,也是一种获取与行使该权力的手段。就理论可行性而言,央行数字货币不仅有助于主权货币国降低持续性与过渡性调整成本,而且还可助力构建参与者身份。就现实可能性而言,美元霸权仍是数字人民币发行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最大障碍,但是西方频繁发起金融制裁为数字人民币重构参与者身份提供了契机。数字人民币还可以为综合霸权货币的创设提供基础,从而缓解目前美元价值波动带来的外溢效应,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多极化。  相似文献   

9.
货币市场基金从2003年底上市以来,经历了狂飙式的发展,由于其流动性类似于活期存款.随着规模迅速增大,其必然会对货币供应量造成一定影响。从货币供应量的供给主体、层次结构、供给乘数模型、以及央行对其控制等几个方面来看,发现货币市场基金都带来一定影响,建议央行早作打算。考虑将货币市场基金纳入№统计范围。  相似文献   

10.
数字人民币以加密字符串为表现形态,保管于数字钱包,在双层运营模式下发行,其可通过手机、芯片卡等支付工具并结合新型通信技术实现离线支付。数字人民币的离线支付基于收付款人之间的货币债务关系、收付款人与保管人之间的支付服务关系,并围绕支付指令的信息交互完成货币债务清偿。与在线支付不同,离线支付状态下的数字人民币具有特殊的延时性和更强的匿名性,导致既有法律难以有效应对重复支付、结算最终性不明、匿名性被不当利用等风险。对此,应基于“小额、临时、近程”的政策导向,将离线状态下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视为持有人向商业银行主张的、由央行保障其国家信用的货币服务债权,并在支付次数、金额等方面限制数字人民币的法偿性。同时,应确立数字人民币APP钱包部分匿名、两类硬件钱包购买或使用时匿名的原则,将其分类纳入现金和账户管理机制,而商业银行应履行相应的用户适当性、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等义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一般均衡的货币增长模型,讨论了存在大量外汇占款的情形下,央行票据发行回笼货币及发行美元债券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只有短期效应,在长期是无效的;票据发行越多,长期通货膨胀率就越高;央行美元债券的发行也只能缓解当前的外汇占款过高的困境,从长期来看,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如何控制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已成为中央银行必须面对,却注定无法通过简单的公开市场操作解决的难题。只有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和外贸政策,控制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减少大量外汇占款的出现,才能最终控制物价。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社会中,不论是从某家(些)大的私人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中央银行,还是由政府出面直接组建的中央银行,它们都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这三大基本属性。这也使大部分人想当然地认为,任何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是国家所有的,都具有公有性质。其实不然,私人所有的国家中央银行长期存在,此点为我们的常识和国内法律人所长期忽视并形成了某种理论误解。本文基于中美为代表的公有央行和私有央行体制、功能的比较,试图揭示这一问题,进而为全面而准确地讨论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功能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黄金是我国早期阶段的重要货币之一,其形制在先秦时期主要是金版和金饼,秦汉时期主要是圆形和蹄型金饼.战国时黄金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秦汉时则进一步获得了法偿货币的地位,但此时的黄金尚属金属称量货币,这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黄金自身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Using a comprehensive new data set on private (noncorporate) banks, we examine the business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 of private banking and exchange brokering in the state of Michigan from 1837 to the 1880s. The Michigan experience provides an example of the effect of widespread exchange brokers in an economy. We use econometric models to explain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numbers of private banks in the state. We find that private banks were substitutes for locally issued state bank currency and were complements with adjacent states’ bank currency. With the demise of heterogeneous currencies, private banks transitioned their core business from exchange brokering to general banking. In both the antebellum and postbellum eras, private banks tended to exist when and where larger incorporated banks did not. Following the collapse of free banking in Michigan in the antebellum years, this was virtually the entire state. During the 1860s and 1870s, corporate banks used private banks as a root source to build on.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保险业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关系几经变化。中国保监会的成立,取代了中央银行而成为保险业的监督机关。但中央银行毕竞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它所贯彻执行的货币金融政策仍然内在地影响着保险业的经营和发展。同时,保险业的经营行为和发展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央银行政策和管理职能的发挥。正确地认识并预见这种关系对于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扩大了质押担保范围,为银行开展应收账款担保融资业务提供了法律上支持。由于应收账款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商业银行运用其作为融资担保时,既要关注法律上的有效性,又要科学地评估其价值。目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违约、内部控制和实现担保权益等风险,这需要商业银行在质押登记、风险预警方面积极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央行从紧货币政策是以当前走偏了的经济状态作基础和以作为宏观调控的金融法为保障,但因其存在某些不当或被质疑而引发了争议。通过对从紧货币政策的法律基础、任务和作用的分析与论证,文章认为其在价值取向等方面应做进一步改进,并就政策目标、汇率、风险投资以及与财政政策关系等问题提出立法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职能是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以中央银行独立的法律地位为前提。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正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我国《人民银行法》的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订、实施、人事任免等方面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与控制,具有较低的独立性。为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新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应进一步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在国际金融教学中汇率及报价换算的四个学习难点。即:买入价与卖出价的理解;外币/本币买入价一卖出价换算为本币/外币买入价.卖出价的掌握;三种货币的汇率间的折算方法;不同货币间商品价格的换算方法。提出了理解与把握上述难点的方法和原则,即:外币/本币买入价一卖出价换算为本币/外币买入价一卖出价适用互为倒数的关系:三种货币汇率间的折算原则:折算出的双向报价能满足前小后大的要求;以及出口报价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