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旨在探讨不同政府劳动关系策略的含义、产生原因及其影响。根据政府对劳动关系干预程度及干预领域的差别,劳动关系可以划分为自由放任策略、消极干预策略、积极干预策略及行政管制策略四种类型。通过对不同政府劳动关系策略的对比分析发现,劳动关系管理的指导思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是影响政府劳动关系策略选择的主要原因;同时,不同的政府劳动关系策略对劳工权益、工会和集体谈判体系都具有重要而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契约理论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代企业治理问题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劳动契约作为典型的不完全契约,需要包括关系治理在内的多重治理机制,从而才能更好地解决现代劳动关系中长期经济效率问题。文章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劳动契约作为一种关系契约的治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社会习俗、文化、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不匹配,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非正式约束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关系经济降低了正式劳动合约的作用;集体主义制约了正式契约关系的拓展;等级制不利于建立平等的劳动契约关系;人治不利于劳动契约按法律的手段有效实施。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我国劳动关系契约化中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不相适应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它将影响我国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进程;影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及其效果;它使劳动合同的作用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内在逻辑与界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劳动关系中"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干预优势成为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主要理由。但是"政府失灵"的普遍存在也表明政府介入并非解决劳资冲突问题的灵丹妙药。劳动关系诸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求按照辅助性原则、契约优先原则和合法性原则,合理确定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边界。同时,以劳资双方自治为基础,政府的介入方式应从"划桨"走向"掌舵",发挥有限且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灿  王越子 《经济学家》2007,2(6):16-21
现代主流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契约"性质的,并建构交易费用范畴来分析企业内部的契约关系,但这种关系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中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而被认为是一种法权关系和交易关系.事实上,企业契约背后隐含着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表现为复杂的权力支配关系或层级关系,而不是平等的交易关系.因此,企业是"权力"性质的.深化认识企业的"权力"性质,可以从企业权力分析的历史向度问题以及企业权力的内生性质等方面来拓展.这是一种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企业权力现象及其权力关系演变的视角或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制度经济学(NIE)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企业的契约性质作出了重新理解和拓展。本文认为,企业的契约性质,应该从三个维度上去把握,一是契约的共性即企业是个市场性契约,二是契约的个性即企业是个关系契约,三是契约的内容即企业是关于合作剩余的创造与分配的契约。这三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对企业的契约性质作出完整的理解。所谓企业,就是合作剩余的创造与分配的市场性关系契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梳理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企业契约性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契约不完备性及其对企业契约形式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完备契约的履约机制及其特点,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企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机制,都必须注重能够促进契约当事人相互合作的非正式规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契约文明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现代社会,正是契约维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雏持了社会的安定。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契约关系,国家或政府的权利来自于人民部分授权,法律是对契约关系的确认,因此法治政府必然是有限的政府、正当程序的政府和责任的政府。为了使政府不偏离人民的授权,必须建立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补偿效应——政府的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突出制度环境,研究了政府干预对国有企业管理者薪酬激励效应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政府这一制度约束与管理者权力这一契约安排之间的制衡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政府干预程度越低,管理者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有限,薪酬与企业真实绩效的敏感度越强,但这一现象只存在于管理者权力较小的企业。在管理者权力较大的企业,薪酬自定现象明显,政府干预的减少并未弱化管理者的权力,也没有提高薪酬激励效应。本文的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制度环境对管理者激励契约的重要影响,并对现有相关文献加以扩展,指出了契约安排内的权力取向会削弱制度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实践中,黑龙江省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运行调节模式由于行业不同而不同。黑龙江省私营企业现行的劳动关系模式具有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显著、心理契约的分歧性、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和部分雇主心理认知现实性的特点。通过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啮合双方的心理契约;在传统的中低端制造行业和建筑行业中,建立算计合作式的劳动关系模式;在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建立合作伙伴式的劳动关系调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