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市场经济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如何有效规避政府失灵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亟待解决的难题。政府失灵与不完全契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而不完全契约理论能够对政府失灵现象提供较强的解释能力。通过对政府与人民之间失灵、政府部门之间失灵和国家之间失灵等不完全契约性的理论解析,将会对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现代化崛起,不仅能够提供富有价值的发展启示,而且也具有非常显著的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斯所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因科斯本人的含混表述和自相矛盾为后来演变成为企业契约论开了方便之门。企业契约论的共同特征是,从泛化是交易概念出发,用契约分析的方法,试图将企业组织还原为一组契约,因而把企业的性质说成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科斯之后,张五常、詹森和梅克林等将企业契约论推到极端境地,企业因彻底“契约化”而“非组织化”了,这实际上否定了企业作为社会实体的存在本身。企业的本质规定性,应从要素集结之后的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中去寻找。这些活动与关系, 恰恰正是新古典经济学企业“黑匣子”里面所隐藏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理论有三个分支:企业的企业家理论、企业的契约理论和企业的管理者理论。其中企业的契约理论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回顾企业的契约理论包含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试图探讨企业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关系,从而更全面地解释企业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的路径存在重要差异。契约配置路径包括私人交易演进型、政府之间与社会团体之间交易演进型和政府、社会团体与私人之间交易演进型等路径。制度配置路径包括契约演进型、需求型、供给型和引进型等路径。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路径比较的经济学意义表现在二者均具有稀缺性,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并存在路径依赖关系,促进二者的耦合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劳动契约期限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契约期限概念的演进现代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把所有的市场交易(无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看做是一种契约关系,并将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范畴。在古典契约理论向新古典契约理论再向现代契约理论的变化过程中,研究范畴扩展到现代企业理论,劳动力市场,金融契约,各种经济组织以至政府组织、学术机构。最近20多年兴起的不完全契约  相似文献   

6.
婚姻制度古已有之,婚姻家庭关系是人类社会最为广泛和普遍的社会关系。关于婚姻关系理论,丰富多彩的学说和主张早已得到广泛宣扬:契约说、伦理说、制度说.身份关系说、信托关系说,笔者赞同婚姻契约论,本文拟从婚姬契约的概述.婚姻契约的伦理性表征,以及婚姻契约的伦理性对现代立法制度的意义来分杯支持婚姻契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契约关系里,由于人性假设的多样性和交易的复杂性,使得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呈现多种形式,可分为正式契约、关系契约、心理契约和社会契约,每种不同契约关系都昭示着对代理人的不同激励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不完全信息下,拥有提高产品质量技术的创新企业,在(非)排他性授权策略下,向进行Cournot竞争生产低质量产品的生产企业技术授权的契约优化问题。研究表明,在排他性授权策略下,双重收费契约下信息不完全能使接受授权生产企业赢取更多的创新企业特许权补贴;在非排他性授权策略下,不完全信息能够削弱创新企业通过双重收费契约设计对产品间接市场的垄断程度。在排他性授权交易下,信息不完全使特许权收费契约优于固定收费契约成为可能,这不同于Li and Wang的研究结论。基于提高社会创新能力视角,政府应鼓励创新企业更多采用特许权收费授权契约,削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赢取更多研发投资利润回报。  相似文献   

9.
建立博弈模型,探讨技术革新认知差异情形下,外部技术创新者向寡占竞争格局的生产企业授权生产新产品专利的最优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创新授权者关于新产品市场的认知劣势使固定收费契约不具备完全优于特许权收费契约的绝对优势;在双重收费契约下,专利人授权对象选择因认知差异影响,由排他性授权向非排他性授权决策转变;认知差异性削弱了创新企业市场势力,从而提高特许权收费契约优势,而拍卖、股权投资等有助于创新企业克服认知劣势。据此,建议创新企业明晰创新专利长期回报,综合搭配应用多种授权契约;以非排他性授权策略配合特许权收费、双重收费和股权投资等契约模式,实现技术交易产业链激励共容下的利润最大化,促进技术创新传播应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绩效提升的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高员工绩效是现代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而心理契约对员工绩效的提高有重要影响,因为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契约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出发,分析心理契约与绩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不完全契约理论为观察、分析和解决现代企业治理问题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劳动契约作为典型的不完全契约,需要包括关系治理在内的多重治理机制,从而才能更好地解决现代劳动关系中长期经济效率问题。文章运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劳动契约作为一种关系契约的治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一、政府预算的契约命题由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机会主义行为既可能发生在市场,也可能发生在组织内部,还可能发生于政府规制之中,因此,任何市场经济都必然会面临以下激励约束机制设计问题:给定信息不对称,什么是防范机会主义的最优社会契约安排。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分类,把关于非对称信息情况下最优社会契约安排的理论称之为契约理论。现代契约  相似文献   

13.
医患心理契约是医患之间的一种主观的内隐的心理约定,是情感契合与承诺契合的统一。心理契约的普适性与医患关系的异质性相交融,形成了医患心理契约的特点。医患心理契约的构成要素是其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的统一,主要包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诚实守信等。在和谐医患关系的维系或再造中,医患心理契约的功能与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的产生受到当时相关社会科学理论的支持,而提供理论支持力度相对较大的是法哲学、经济学、社会哲学和社会伦理学理论.新自然法哲学和社会法哲学为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产生提供了法哲学基础;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为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产生提供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产生提供了社会哲学基础;社会正义理论为西方现代契约正义理论产生提供了社会伦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金融契约的不完全性与企业融资行为:一个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波  朱绍广 《当代财经》2003,(9):49-52,60
金融契约是资本供求双方有关资本交易的约定,它是企业融资行为的基础。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金融契约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契约。在金融契约不完全的情况下,融资行为是融资双方之间的博弈过程;管理者根据投资者的行为来选择努力水平和私人福利,而投资者则根据对管理者行为的预期来决定是否投资。案例分析表明,经济行为的契约化、契约完备程度以及社会履约环境与保障机制,对交易的规模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孙军  顾朝林 《经济地理》2003,23(6):747-751
通常人们在分析地区产业结构雷同或趋同的成因时,一般都认为各地在产业发展和布局方面没有真正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相互间盲目攀比,人有我也有。事实上,一个重要的问题被人们忽视了,这就是产业结构对于一个地区经济体系的安全和稳定的作用,尽管这种体系很脆弱,但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地方政府或许多企业的一个有效保护措施。在市场经济规则有效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是通过“契约”关系来实现的。由于契约制度在我国发育不良,全社会契约制度和观念的缺失,难以实现真正的跨地区产业协作,加上以行政区经济为特征的各地决策者盲目追求政绩,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也就很自然了。文章指出产权主体不明是造成地区难以形成有效的契约关系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公共基础设施PPP项目是纵向合作关系的契约组合,对其认识与治理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其各主体之间的纵向合作关系具有“注定不完全性”契约的特征,在未加治理的情况下,机会主义是他们之间的唯一演化均衡。与显性契约相比,默认契约对各主体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治理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本文的实证逻辑研究显示,信任机制、声誉机制和互惠政策是治理这类契约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代理问题和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现代企业代理问题和国有企业改革陈工孟(香港理工大学商学院)企业的代理关系是企业所有者(被代理人)授权企业经营者(代理人)来经营管理企业的一种契约关系,由这种契约关系所产生的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利益的不一致或冲突问题被称为代理问题。由企业的代理问题而产...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与资本市场的产生发展几乎是同生同存,对人类经济生活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源于会计信息造假,会计信息造假由经理人会计行为和会计人会计行为共同形成,会计人造假行为与现有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密切相关。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调整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强化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20.
心理契约不仅存在于雇佣双方之间,也存在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包括税收征纳主体之间。税收心理契约至少存在两个层次:一是纳税人和用税人之间的心理契约;二是纳税人和征税人之间的心理契约。中西方正是在这两个层次上的心理契约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在税收文化上呈现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