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读了《中国注册会计师》今年第6期谢岷的文章《未确认投资损失科目核算方法的探讨》,对文章中合并会计报表项目“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及所涉及的一些抵销分录有不同看法。《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因此,当被投资单位资不抵债,由于投资企业仅承担有限责任,不应确认享有权益的负数。根据《财政部关于资不抵债公司合并报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财会函字[1999]10号),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其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后的未确认被投资单位的…  相似文献   

2.
权益法是指投资方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按其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所占有份额核算的一种会计方法,分为简单权益法和复杂权益法。一、复杂权益法的特点1. 母公司按其占子公司的投资份额将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确认为投资收益(或损失),同时增加(或减少)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 子公司宣告或发放的股利不是母公司的投资收益而是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收回,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3. 母公司要在账上逐期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项目有两项:一是摊销母公司投资成本和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  相似文献   

3.
俞建中 《上海会计》2003,(12):22-24
“未确认投资损失”是针对合并会计报表而言的,是在母公司合并了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后产生的。《公司法》规定“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企业会计制度》和《投资准则》也规定:“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会出现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  相似文献   

4.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企业的股权账面价值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份额之间,有一个恒等式,因此,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变动,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应随之变动,以体现股权的实际价值。本文从论证权益法下股权价值的恒等式的确立和维系入手,分析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发生非正常调整时,投资企业如何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5.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在实际操作时却复杂得多,原因是按照权益法的核算原理,在扣除部分投资存在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后,所有长期股权在投资存续和权益法核算的期间内,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存在恒等式关系。从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后,就必须对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追溯调整,否则这一恒等式关系就无法建立而不符合权益法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新准则的规范为依据,分析研究因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有关要求长期股权投资根据拥有被投资企业权益性资本份额的大小不同,分别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当投资企业只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下的权益性资本投资时,会计核算上规定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上的权益性资本投资时,投资企业必须采用权益法对这类投资进行核算;而当拥有被投资企业50%以上的权益性资本投资时,投资企业可以直接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被投资企业成为投资企业的子公司,投资企业成为母公司,因而,投资企业在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的同时,还必须定期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7.
2014年上半年,我国财政部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变革,其范围涉及到八项相关准则,这也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环境.本次准则改动对长期股权投资影响较为突出,牵扯到多方利益的分配和变动.经过细致的梳理研究发现其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改动的内容主要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的微调以及增加了其权益法下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导致其自身账面价值的变化、后续核算方法的转化趋向于多元化、合营安排的相关规定等五项重点内容,尤其是后续核算方法多元化和导致随之相关会计处理更加复杂.本文以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成本法作为阐述对象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追加投资的情形下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成本法的相关会计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权益法转成本法的特殊事项提出几点会计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合并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资金流量情况的会计报表。当一个企业在股权关系上控制其他企业时,应编制合并报表。财政部1995年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报表的编制作了规范,但未对编制合并报表时可能会遇到的某些特殊问题作出规定。笔者拟结合自己在实务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对与合并报表编制有关的几个问题予以探讨。 关于未确认投资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在这种情况下,母公司账面确…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实施之前,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投资企业按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份额,在确认为投资收益的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被投资企业以现金分配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相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0.
夏媛 《会计师》2010,(7):23-24
<正>一、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股权投资差额核算方法的改变原准则规定,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账面净资产的差额,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并分期摊销;新准则规定,当初始投资成本大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不调整  相似文献   

11.
李新 《税收征纳》2005,(10):34-35,37
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对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按权益法核算,并且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处理。而税法规定,企业为取得另一企业的股权支付的全部代价,都属于股权投资支出,即不确认股权投资差额。  相似文献   

12.
母公司对资不抵债企业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有不少企业虽已资不抵债,但因各种因素而仍在持续经营。考虑到企业资不抵债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有些亏损额也比较大,笔者认为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非常有必要对这类业务的核算进行深入、全面研究。一、资不抵债持续经营企业投资业务的特殊性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投资者对企业承担的责任以出资额为限。因此,《企业会计制度》(第22条)规定,“企业在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时,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如果被投资单位以后各期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超过未确认的亏…  相似文献   

13.
长期股权投资业务采取权益法核算时,其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存在较大差异。会计核算主要以《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为依据,而申报纳税则需遵循《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因此,企业在申报纳税时,对投资所得、投资转让所得和投资转让成本等项目,必须按照税收政策进行分析调整。本文将着重分析长期股权投资采取权益法核算时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存在的差异,并结合实例说明申报纳税时应作出的所得税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4.
李学勇 《湖北财税》2001,(10):32-33
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上市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有明确的规定,即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均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国有大型企业和非上市公司尚不执行该项会计准则,仍然按原会计制度采用成本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因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不仅影响了母公司个别报表的真实性,而且有时会导致母公司最终合并会计报表信息失真,其影响程度往往大于其他资产不实对会计报表信息的影响。笔在国有大型企业财务部门工作了十余年,对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致使企业会计报表失真的现象有很深的感受,下面就会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如果投资企业持有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在20%以上,投资企业对于该项投资在会计处理上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不管被投资企业是否发放股利,投资企业在持有期间都应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按其持股比例进行权益法核算,同时调整长期投资和投资收益,当被投资企业发放股利、利润等情况时,再冲减长期投资的账面价值。而税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投资收益的处理规定都直接集中于收到已发放的利润、股息、红利等收益上,对于持有期间按权益法核算产生的投资收益在税法上如何处理并未予以明确。笔者认为,对于持有期间按权益法核算产生的投资收益的税…  相似文献   

16.
朱皑绿 《上海会计》2001,(10):58-58
《上海会计》2001年第1期刘万椿同志《也谈分批购入子公司股份时商誉的确定》一文(以下简称《刘文》),对分批购入子公司股份时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分析给人很大启发,但《刘文》将“股权投资差额”等同于“购并商誉”(或负商誉)似有不妥。 按《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解释,股权投资差额指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从企业购并的理论来看,这一差额的产生,似乎是由于商誉的无形存在,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实际上股权投资差额的产生有以下三种类型。 1.投资企业从证…  相似文献   

17.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某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明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应采用成本法,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存在如何在工作底稿中将母公司个别报表中成本法反映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调整为权益法余额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又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  相似文献   

19.
杨小荔 《财政监督》2002,(12):31-32
权益法是适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根据这一方法,投资企业要按照其在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权益比例和被投资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使用这种方法时,投资企业应将被投资企业每年获得的净损益按投资权益比例列为自身的投资损益,并表示为投资的增减。如果收到被投资企业发放的股利,投资企业要冲减投资账户的账面价值。权益法分为简单权益法和复杂权益法。复杂权益法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投资视同合并处理,又称单线合并法。  相似文献   

20.
资讯     
正会计财政部修订发布长期股权投资准则3月13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该准则主要修订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该准则规定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应如何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净资产变动的份额;投资企业在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