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资源严重缺乏和严重污染构成的水危机已制约着各国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水资源是不完全可再生的资源,如何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优化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对不同区域的优化水资源管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做了定性分析,以期能为区域经济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维亮 《水利经济》2005,23(4):1-3,60
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点,从分析山西省水资源禀赋现状特性入手,在论述区域发展的水资源保障作用的基础上,选取水资源量及其开发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状态3个方面6类指标来分析和评价山西省地市级行政区划的水资源支撑能力,并对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同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水平相比,山西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度为0.23,表明山西水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资源支撑能力,因此,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主线,对区域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障山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太原、大同和运城市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度名列全省最后3位,表明区域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在山西省是最低的,因而在这3个城市中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相对不足,水资源将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晰干旱半干旱区耕地水资源短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首要前提,对保障区域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内蒙古为典型研究区,以水足迹理论为依据,通过构建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Arable Land Water Scarcity Index,AWSI),分析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揭示研究区内气候、植被、地形、人口密度等11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水资源短缺时空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1)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西部耕地缺水压力较大。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占总面积82%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自然因素主要决定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的空间格局,其影响明显大于社会经济因素,但是2000—2018年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在呈增大趋势。(3)自然因素中以蒸发量、年均温、降水量为主的气候因子在生态探测中共有19组显著差异,占据了影响因子中的主导地位。而在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因素的交互作用下,...  相似文献   

4.
加强区域管理是改进我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环节。水赋存、运动的空间特性。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客观上要求和决定了水资源分区而治、因地制宜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流域是以水为关联的自然、社会综合体,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集中管理,是强化区域管理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充分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法律、行政和经济为手段。处理好水资源管理中的统一与分区、集中与授权问题,才能达到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才能水尽其利,利极其功。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通过梳理文献,明确水资源合作开发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概念,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我国国际河流面对的水资源开发合作问题,并从政府、市场和边境贸易等方面,结合企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等相关主体,将主体协商、多主体参与、环境利益保障合作、利益补偿等机制纳入其中,构建区域层面水资源合作开发机制,并提出借助水资源合作开发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943,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对两者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然而水资源综合水平仅在0.403~0.650之间波动,总体水平较低,水资源对两者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现出非同步性;从空间特征来看,该区域内各市之间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结论]河西走廊地区总体上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高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低度失调到中级协调的上升态势,但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发展中水资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艳艳 《水利经济》2004,22(3):10-11
以湖北省为例,针对区域内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分析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危害,并根据区域不同特点,提出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区域内工农业发展模式,使产业结构从工业、农业逐步向服务业发展,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和污染。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是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地方政府决策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引洮工程通水前,受水区水资源极度匮乏,水资源承载力表现为人口和经济总量的严重超载,工程通水从根本上改变了用水紧缺的局面。文章运用多目标分析法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方案对照分析得出,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与实际人口处于基本均衡状态、经济总量呈现富余状态。说明引洮工程为受水区经济、社会、生态等事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工程调水使受水区水资源承载力等级从Ⅲ级上升为Ⅱ级,但对水资源条件的变化影响不明显。因此,对地方政府而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和生态建设步伐,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应该是提高水资源效益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将盐城市发展分为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盐城市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规模,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潜力已相对较小,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提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为该区域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水文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静  王浩  徐天宝 《水利经济》2005,23(6):5-7,42
简介珠江三角洲自然环境概况与经济发展概况。指出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水文环境变迁的现象是:河滩、河道及海湾水域面积减少、河网下垫面剧烈改变、水污染加剧、成潮上溯、生态环境恶化。提出水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的保障体系、认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提出发展策略建议: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及早建立区域协商机制,加大治理力度,完善国民经济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的节水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利民  王超  顾强生  谢能刚 《水利经济》2006,24(2):17-19,64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考虑节水调节因素,建立水资源投入产出关系表和水资源投入消费关系表,对节水调节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水资源供给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发展节水调节系统可持续提高社会产出,是维护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基地,拥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具有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势,有着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促进东中西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充分发挥中部发展潜力、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马骏  彭苏雅 《水利经济》2021,39(4):8-13
基于我国2010—2019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新型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新型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新型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本区域和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交互作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推动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当下,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化解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资源供需矛盾,提高经济生产效率和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聚类分析法评估区域经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论述了聚类分析的原理,并使用它分别对区域水资源和区域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这对评估区域自然资源和区域经济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河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战洪 《水利经济》2001,19(4):23-27
水资源危机不仅是一个资源、环境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惩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直接影响人闪的生活质量甚至社会安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必要前提,认清河北省水资源形势和水环境现状,提出了支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全国不同区域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期望为农业绿色发展以及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借助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出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依据灰水足迹理论计算出农业灰水足迹,应用脱钩理论及其脱钩程度判定标准,测算中国31个省域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程度。[结果](1)我国的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西部最低;(2)我国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呈现阶段性并存在区域差异。2008—2015年四大区域普遍处于弱脱钩状态,但2016年之后,各个区域的二者脱钩状态开始呈现扩张性负脱钩,农业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状态趋于缓和。[结论]应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并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应对区域水资源绿色利用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化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水资源禀赋的特征和区域比较剖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稀缺性,进行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结构与效率的动态变化和横向比较分析。通过西北地区产值增长所需水资源的来源计算分析,得知用水效率提高是支撑西北地区最近20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估计西北地区水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潜力。提出了控制农业灌溉面积、水价要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发育集体或民营供水企业、从水权交易入手调整用水结构、发挥政府在增加生态用水中的作用、注重开展节水技术的负面影响的调研、慎重调水种粮等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并做出总结性评论。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水资源供需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东省北江下游影响区为研究范围,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用系统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系统分析区域水资源供需系统各要素之间及其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发展之间互动影响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水资源供需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认为GDP增长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因此,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是“掠夺式”利用,注重GDP增长速度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招商项目简介 (一)建设背景:我市是吉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白城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围绕构建“五大基地(能源基地、粮食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区域商品集散地、生态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支撑物质系统。水资源的利用及其承载力研究是区域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以黔南州为实例,分析了当地水资源变化趋势和用水结构变化,应用"承载人口数"定量研究黔南州地区不同福利生活水平下的水资源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规模,并对几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水资源承载力不能就水资源单因子研究地区人口承载力,应根据地区资源因子找出承载力的控制因子。黔南州喀斯特人口承载力的决定性限制"原位性资源"是土地资源人口承载的极限,地区水资源丰沛,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可承载的人口数量有足够的空间,建议在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承受性,通过工程措施提高黔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推动黔南州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