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页岩气勘探开发在中国刚刚起步,缺乏相关技术经验。本文介绍了国外页岩气钻完井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国外页岩气开发先后经历了直井、单支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丛式井、丛式水平井钻井(PAD水平井)的发展历程;目前水平井已成为页岩气开发的主要钻井方式,页岩气水平井钻井要考虑其成本,垂直井段的深度不超过3,000m,水平井段的长度介于500~2,500m;PAD水平井钻井利用一个钻井平台作为钻井点,先后钻多口水平井,可以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是比较新的页岩气钻井技术;页岩气固井主要采用泡沫水泥固井技术,完井方式以套管固井后射孔完井为主。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的深入开发,钻井技术有了质的发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破岩机理研究、固控技术研究、钻井仪表技术研究、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以及三次采油钻井技术等都取得了科研成果,施工技术逐渐多样化,目前已在水平井、径向水平井、小井眼钻井、套管开窗侧钻井、欠平衡压力钻井等方面获得了突破。一些先进的钻井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计算机控制下套管技术、套管试压技术、随钻测斜技术、密闭取心技术、固控装备、钻井仪表、钻井液监测技术、MTC固井技术及化学堵漏技术等,本文就国内钻井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于继彬 《中外企业家》2009,(22):180-182
几十年来,钻井技术不断发展,经过不断的科研攻关和现场试验,形成了调整井、定向井、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小井眼钻井、分支井、大位移井、欠平衡钻井、取心、钻井液、套管钻井等钻井完井技术。通过系统总结油田钻井技术现状,分析了钻井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新宇 《价值工程》2015,(15):153-155
我国油气储层条件普遍较差,油品质量不高,低渗、低压、稠油油藏多,因此油气的开发效益一直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水平井钻井技术体系的完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水平井钻井相关技术现状作简要概述,并对我国水平井发展存在问题作简要分析,为我国水平井钻井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石油工业来说,钻井是一个熟悉的词汇。随着油田的不断深入开发,钻井数量逐年增多,钻井难度日益加大。在钻井过程中,各种常规钻井技术日益成熟,各种钻井新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其中,欠平衡钻井技术、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水平井、大位移井、分支井钻井技术等就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使钻井速度更快,钻井安全指数更高。本文就目前海洋钻井技术和陆地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油藏地质研究、钻井技术的发展.胜利油田水平井完井采油技术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提高.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国内领先、适合不同油藏和工艺要求的水平井完井采油技术.为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实现了稠油采油工艺技术上的转变.提高了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作为开发稠油油藏、提高单井产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并随着水平井钻井和完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水平井应用于稠油开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展.1991年完钻的埕科1井是胜利油田的第一口水平井,它开创了水平井在胜利油田应用的序曲,2006年11月单54-平1井是胜利油田第一口稠油筛管完井水平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12月胜利油田现有各类水平井1552口,其中稠油筛管完井水平井984口,约占总水平井数的63.4%.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 随着现代钻井技术的发展, 钻井过程中, 大斜度井与水平井越来越普及, 随之而来的产生了套管偏心的问题, 这对固井工作提出了挑战, 因此, 对于偏心环空固井顶替效率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煤层气开发过程当中,掏穴井既能取得分层参数,为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施工提供可靠依据,又可作为欠平衡施工的注气井,在生产阶段作为多分支水平井排采井。文章介绍了掏穴井施工中,应选用合理的钻具组合、适当的钻井参数以及先进的掏穴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从全球来看,已经有多个国家在不同类型的油藏中都建立了多个水平井钻井,水平井钻井最主要的优势就在于产量高(为平常井的10-20倍左右),成本低(为平常井的2倍左右),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本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首先概述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情况,其次,分析了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某稠油油藏水平井钻井施工难点及新疆克拉玛依油田水平井钻井的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油气资源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关键能源。目前,我国油田的工作重点正处于由开采浅层石油向开采深层油气资源转变,油气资源在能源资源中的越来越重要。随着地层的不断加深,岩石的硬度会不断增加,地温也会不断升高,研磨性也会增强,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开采油气资源的钻井技术,保证天然气的正常开采。虽然我国油田采用了复合钻井、欠平衡钻井等技术,提高了钻井的速度,但是还是不能满足低渗储层、致密岩层油气开采的需要。为了提高钻井速度、保护储层、降低勘探成本,气体钻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气的开采。气体钻井通过减压钻井,提高了钻井速度,能够克服岩层致密、地温过高和低渗储层的问题,是目前加快天然气开发的理想手段。本课题通过分析对比国外先进的气体钻井技术,对气体钻井井斜控制技术、气体钻井参数方法和反向承压封堵水层等方面进行了着重研究,得出了能够有效降低钻井成本、缩短钻井周期的气体钻井系统理论技术。通过气体钻井技术和传统钻井技术的对比,发现气体钻井技术是提高深层钻井速度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大牛地气田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开发建设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的迫切需要,针对该区水平井施工中地层研磨性强,井眼轨迹控制难的难题。从钻具组合、钻进参数优选、侧钻、井眼轨迹控制、煤层段钻进等方面开展工艺技术攻关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井增储上产效果比较显著,基本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水平井钻井技术工艺技术,为大牛地气田应用水平井开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为下一步持续发展明确了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黄杰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3):105-105
今后需求最突出的钻井技术仍然以水平井、欠平衡井、超深井三大技术为主,重点是要求保护发现油气藏.三种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不断互补,优化发展,并朝着纵深方向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开发》2016,(6):15-16
水平井技术作为提高单井产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是钻井新技术的重要分支。由于水平段压力分布的特殊性,水平井井身结构设计较直井和定向井有一定的区别。文章分析了水平井井筒压力分布情况,尤其是水平段压力变化特征,提出了水平井井身结构设计在水平段时需要着重考虑压漏和压差卡钻的可能性,并且在文中给出了相应的校核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蒋涛 《科技与企业》2014,(4):106-106
随着钻井生产的发展,国内外的钻井水平不断提高,先进技术在钻井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近年来,钻机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不断趋于成熟,在钻机的电气控制系统中嵌入PLC控制系统,能够更好的满足钻井工艺的需要,尤其是为定向井、水平井等特殊井的钻进提供了技术保障,为自动化钻井和智能化钻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论文中,将从钻机PLC控制系统的概述、工作原理、优势等多个方面,对钻机PLC控制系统进行详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勘探开发水平推进,地质导向技术在水平井中应用愈渐成熟,通过研究综合录井在水平井中钻井中气测曲线的响应特征以及其他录井参数的综合判断,识别油气层和储层,从而增强地质录井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此来保证水平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是在定向斜井钻井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钻井技术,单井增产效果明显。近年来由于水平井的大量投产,水平井技术在东辛采油厂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部分水平井施工工艺技术,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金平1井位垂比达到2.803:1,创造了油田浅层水平井垂深最浅、水平段最长、位垂比最大三项油田新纪录,同时创出了全国陆上超大位移水平井位垂比新纪录。该井的施工工艺和主要钻井技术为同类型高难度水平探井的顺利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林强  王云华  李伟 《价值工程》2014,(5):116-117
充氮气欠平衡钻井防漏技术适应于低压低渗透储层和开发后期压力枯竭储层、不同压力体系的储层、裂缝油气藏或是曾经发生钻井液只进不返大漏地层和压差卡钻等需要钻穿复杂层的地区。充氮气欠平衡钻完井目前主要应用于低压、低饱和、低渗透率油层(油气藏),采用此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钻井过程中的恶性井漏,压差卡钻、钻井速度慢等技术性难题,能在钻进油气层井段时,及时做到保护油气层,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具有显著效果,并可提高机械转速5~10倍;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钻井作业当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万瑞 《科技与企业》2014,(14):288-288
根据丰收22-1井的钻井经验,优选高效PDC钻头,优化钻进参数,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使提速取得突出进展。在保证连通的前提下,平均机械钻速较丰收22-1井提高15%以上,平均钻井周期缩短20%以上,为盐井水平井优快钻进提供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