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能力是人的核心能力孔子和圣吉都提倡学习任何职业都需要继续学习,终生学习学习能力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95%的组织自称是学习型组织职场学习和学校学习不同让学习之风吹过我们的职场什么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呢?我认为是学习能力。正是学习能力,使人类一天比一天进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更节约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2.
很多营销员都知道,做保险服务最重要,然而,真正做好服务,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笔入司两年来,虽算不上国粹精英,但自我感觉如鱼得水,无论是业绩还是个人水平的提升,都是芝麻开花。我非常信奉这样一句话:在寿险营销中,出类拔萃是因为有创意的客户服务,生存不息是因为对客户的服  相似文献   

3.
身在职场,该如何与老板博弈?这是很有学问的。许多OfficeLady都不知道,如何委婉礼貌地拒绝“难缠“的老板。她们不清楚,虽然等级制在职场是绝对存在的,但是作为个人来说,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下属和老板之间也是平等的,在考虑老板的要求时,也要顾及自身,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服从或苦恼之中。身在职场,该如何与老板相处呢?我认为,老板和下属的关系就好比一段婚  相似文献   

4.
在其他营销领域,只要业务做得出色,就会被升为业务主管,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在保险营销行业,这一规则并不确定。不少高绩效团队主管是从一线营销精英成长起来的,但也有很多精英业务做得特棒,但就是只管得好自己,管不了别人,最终无缘于团队发展之路。作为一个保险职场中人,在“团队致胜”的今天,从业务精英转型团队主管,不只是步步高升,  相似文献   

5.
张跃华 《活力》2006,(4):153-153
一、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人本位”观念得到提升.实用主义思想回潮 市场经济带来市场主体的利益化以及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在“实用”思想面前,学生首先追求个人价值,认为个人价值是显性的,民族国家利益是隐性的。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社会的主人,首先要把个人价值发挥出来,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青年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忧老怪 《新前程》2006,(10):96-96
老怪: 我的主管经常“教育”我说:人际关系就等于金钱和地位,人脉在职场上就等于是更高的薪水和更多的升迁。因此在职场上经营好自已的人际关系,比具备专业能力还重要。我老板就是一个很擅长“拉关系”的人,他经常参加各种聚会或者研讨会,每次拿回大堆的名片,并要求我们也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7.
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如何让自己更具市场价值、增强获取优厚薪资和晋升的能力?建议上班族好好投资自己的“职场资产”。什么是值得投资的“职场资产”呢?除了金钱以外,在职场上有四大资产,是值得投资的标的:知识、人脉、健康与个人品牌。  相似文献   

8.
女性在职场中的成就为什么总是无法与男姓并驾齐驱?不是专业能力高下有别,而是思维方式多有差异。长期由男性主导的职场环境中,男性建立了专有的职场游戏规则,女性要分半壁江山,不妨从了解男性的职场游戏规则开始,试着像男性那样思考和行事:  相似文献   

9.
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还有一些已经毕业几年职场朋友,每天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好烦。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可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造成这些原因都是因为没有不清楚自己的职业锚造成的。本文主要针对三个问题: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到底为什么干?展开探讨,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找到自己的最佳贡献区。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凡事要顺势而为。对"顺势而为"应该做怎样的理解,怎样顺势而为地在职场工作呢?顺势而为的主旨在于"为",要有作为。"顺势",是表达怎样"为"或"为"的方式。顺势,不仅行事不要逆势,要顺应、应合事情内在规律的走势,更要主动地顺上、跟上形势的发展,不能片面地消极应合、持以守势。顺势,是一种预见和应对的能力,需要终生培养才能具备。新春佳节,家人围座,亲友餐聚。自家、家族、亲属中三十岁上下的第二代都有诉说。我这年已七旬的老者耳闻心想,觉得他们工作的职位、处境、心绪、追求各不相同,却共同面临着在职场工作如何顺势而为的问题。我与后辈有所交谈。年后,心生言犹未尽之感,于是我运用传承家族文化的家书,针对后辈在公司工作的各自情况,顺势致信。假如时光能够允许我在职场从头再来,曾经的岁月和感悟告诉我,职场工作要把握顺势而为这个规则,我现以书信的方式与你们分别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11.
好书月读     
《中外企业文化》2010,(10):94-95
《从零开始做人脉》 一个人的成功,85%归功于他的人脉关系。看似幸运之神“巧合”地降临,其实多半是努力经营人脉的结果。有良好人脉的人,总是看上去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而那些成功的企业家、职场精英,也无一不重视经营自己的人脉。  相似文献   

12.
王明 《企业文化》2010,(4):68-70
“我从来都不相信个人能力,而是相信团队的能力。个人能力必须在一个团队中才能体现和发挥到最佳。”周少雄说,“七匹狼就是靠团队取胜的。” “我们要做强者,在自然界的进程中,在市场化过程中,你不强,就要被淘汰,没有人能够例外。”周少雄认为,要生存,就要比别人更能适应环境。只要像狼一样牢牢守住目标,相信自己,相信伙伴,很少有办不成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财务人员,没有显赫的背景,也不是金字塔顶端的精英,却自信地认为,我是这个社会中坚力量的一分子。被需要、被认可是我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追梦征途之初涉职场我曾经的人生梦想是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喜欢那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但是阴差阳错,最终选择了会计专业。初涉职场,是做财务中最基础的出纳工作——我曾经狭隘地认为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根据岗位设置的要求,我被流动到一家大型综合物流公司做出纳。公司老  相似文献   

14.
莫非 《人力资源》2013,(6):86-87
"接到录用通知时,我很矛盾——以前,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时间全归自己支配:上网,看电视,做家务,身心很放松。上班就得结束每天睡到自然醒、自主支配时间的生活了。我真的想这样吗?我真的能适应吗?"做了3年的全职妈妈,田天对于是否重回职场很纠结。尽管纠结,田天还是选择了"复出"。为了尽快  相似文献   

15.
奶酪职场     
娴淑 《中国就业》2014,(10):64-64
正两年前,为了职业更好发展,我跳槽到一家正规的大型外企。该外企在寸土寸金的外滩地段,妆容整洁的女士们都穿着细细的高跟鞋和黑色的小西装,男士们都穿着笔挺的西服。后来,我才知道,小资们私下里管这种职场叫做"奶酪"职场。何故?"奶酪",中规中矩而又貌似高端,喜欢的人喜欢得要命,讨厌的人恨之入骨。在这样的职场里,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有清晰可循的模板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不单是中国,在全球职场,都存在这种现象,那些功成名就、纵横驰骋的职场精英们,不一定才华出众,而那些才华超群者,不一定就能取得巨大成功,甚至屡屡败北,失意职场。于是有人说,是不是有什么方法,促使有才华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呢?如果他们成功起来,比起常人的成功不是更“可怕“吗?  相似文献   

17.
职场是平的     
杨艾祥 《新前程》2006,(6):54-55
女秘书PK老板的邮件门事件,究竟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我的想法是,职场已经被现实逐渐推平,无数被“压迫”的和女秘书们一样身份的员工正在形成职场新的力量,原有的职场规则正在被现实打破,而作为管理者,陆纯初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现实,他们依然沉浸在“我是领导,你就应该为我做一切”的传统思路里。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月时,部门主管以一堂名为《优秀职场人必备的七种软能力》的课程为我们打开了眼界。在课程中,她提出职场人要想脱颖而出,不仅要修炼过硬的工作能力,还得具备七种基本的“软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的原则是没有能力以天下为己任,但是我和我的同事必须为联想的工作负责任。"现在各级政府对企业家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企业家自己,我们得知道自己是谁?什么是自己的本分?这些问题值得大家思考。改革开放到今天,在经济上,中国有了长足发展,但政治改革相对滞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有个要买房的朋友和我聊天,觉得现在很困惑,不知道买房时该从哪入手。这种没有购房经验的困惑可能也是许多打算买房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在购房前应想什么,该做哪些准备?本刊将引导想要购房的您走出这种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