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5月14日,商业地产大佬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成为内地新首富。第一次,商业地产大佬取代住宅业大佬坐上中国首富的位置。王健林的登顶意味着,传统房地产以住宅为主的单一格局,已至转型时点。  相似文献   

2.
万达的野心     
9月24日,《胡润百富榜》发布2012年富豪榜,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650亿元财富排名第二.同时,王健林取代了恒大地产董事长许家印,成为今年房地产行业的首富.就在本月初,他刚刚着手完成一项高调的大交易——万达以26亿美元成功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集团AMC娱乐控股公司,进而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影院运营商.  相似文献   

3.
光伏造首富     
陆一夫 《新经济》2015,(9):50-51
新能源领域虽然一直不被大众关注,但多位首富正诞生于新能源行业。李河君从水电跨入光伏,在一片质疑声中走向首富宝座,是大势所趋还是昙花一现?谁是一个国家甚至世界的首富,这通常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没有人想到的是,在王健林与马云的首富之争中,竟然杀出一个"第三者"——汉能集团董事长李河君。截至1月27日收盘,汉能薄膜发电收报3.73港元,总市值达到1552.93亿港币,其中李河君占股90%以上。再加上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能源资产,  相似文献   

4.
刘惠兰 《经济》2016,(4):94-96
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实体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万达在2015年却交出了一份非常亮丽的成绩单。1月16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万达年会上做2015年工作报告时说:"让人非常高兴的是,万达集团所有系统没有一个掉队,全部超额完成任务。"他在报告中说,2015年万达集团资产达到6340亿元,同比增长20.9%;收入  相似文献   

5.
《商周刊》2011,(25):98-101
在华人富豪圈内,唯一与鲨鱼齐名的,是有着“鲨胆大享”之称的港商郑裕彤。11月28日正式路演的周大福,如果IPO成功,这位资产达2440亿港元的耄耄老人将摘得华人首富的桂冠。  相似文献   

6.
王永 《商周刊》2013,(1):50-51
在商业地产、高级酒店、连锁等业态上,苏宁置业与万达集团高度重合。而2012年底王健林喊出高薪组建电商团队后,已经志在成为中国“沃尔玛+亚马逊”的苏宁电器将和万达“撞车”。  相似文献   

7.
数字     
《新经济》2013,(27):25-25
1350亿元 胡润研究院日前发布《2013胡润百富榜》,王健林以1350亿元的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财富创历年新高。在过去的15年中,胡润百富榜产生10位首富。首富们的财富由1999年80亿元逐步增长至目前的1350亿元,增长近16倍。  相似文献   

8.
区域·图说     
正万达百度腾讯合力打造电商航母8月29日,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与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在深圳联合宣布,将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万达电商计划一期投资人民币50亿元。其中万达集团持有70%股权,百度腾讯各持15%股权。(图片来源/CFP)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新经济》2015,(9):95
万达哲学副标题:王健林首次自述经营之道作者:王健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月定价:49.00元王健林对于企业经营的真经,对于人性的洞悉,对于商业趋势的敏锐,都可以在《万达哲学》一书中找到最一手的轨迹。文如其人。这些文字都是他亲自动笔,全部用手稿写就,力求最为准确和简洁,没有一个字多余。他的文章像建筑图纸一样结构紧密,读起来硬邦邦的,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气",能直接地感受到他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行事风格。  相似文献   

10.
2012年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和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同时当选CCTV经济年度人物。在颁奖晚会上,马云与王健林就“电商能否取代传统的店铺经营”展开辩论,双方还为10年后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能否过半设下1亿元赌局。由此可见,随着网络的普及,尤其是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相似文献   

11.
左宸斯 《新经济》2012,(11):34-35
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以下简称"中海")或将成为继万科后的下一个千亿级房企。在中海地产上半年业绩发布会上,董事局孔庆平宣布,基于上半年销售理想,公司全年销售目标将由年初的800亿港元调升至1000亿港元。这意味着,2012年中海或许将成为第二个破千亿规模的房企。在此之前,地产龙头万科保持了两  相似文献   

12.
万达的智慧     
2003年,万达走进了青岛,成功运作了台东万达购物广场项目,神采飞扬和万达国际影城区已经成为青岛年轻人的时尚聚集地. "台东万达是万达的第一代产品,刚刚涉猎商业地产的万达,将青岛作为自己跨区域发展的首批重点发展城市之一,不能不说,青岛地缘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曹恒 《大陆桥视野》2016,(22):22-23
企业战略是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学者和战略家们历来都非常重视对企业战略的研究,在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发展中形成了众多流派,因为对企业战略概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主要具有全局性、前瞻性、长远性、风险型、竞争性主要特征.2001年底的万达突然发生重大改变,当年万达沃尔玛购物广场在长春开工标志着万达正式向着商业地产的领域开始进攻,也开启的万达商业地产的跨时代开始.万达集团的重要业务构成分别为: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旅游度假,成为一个以商业地产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刘馥 《资本市场》2001,(1):31-31
<正> 半年前在资讯科技热推动下争相“改行”的香港地产商们,如今随着网络股泡沫的破裂又纷纷回归本色。目前已有恒隆、信和、卓能地产等公司,对外宣布调整他们投资资讯科技产业的计划,将经营重点放到地产市场。其中,2000年4月份才宣布投资20亿港元发展科技项目的恒隆集团,近日已将其用于网站等方面的投资压缩到不足1亿港元,而年初高调地表示要筹资38亿港元发展科技产业的信和置业,其科技业务的主管及大部分员工已经离散;还有前一段曾投资机顶盒业务的远东发展,近日也有意出售其机顶盒业务,将重点转向房地产。 1999年底2000年初,随着全球科技网络热的兴起,  相似文献   

15.
《财经文摘》2010,(12):42-42
从2005年筹备,2006年投产到2007年上市,江西赛维创造了一连串奇迹后,也创造了所有在美国纽交所单_上市的中国企业最大规模IPO的纪录。彭小峰是胡润百富榜上白手起家的最年轻的亿万富豪。2007年,32岁的他以400亿身家排名百富榜第六,是中国能源行业的首富。  相似文献   

16.
图书简介     
《商周刊》2015,(7):69
《万达哲学》作者:王健林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6年,资产从0到5000亿元的企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国到海外,为何他的企业无往不利?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亲手缔造了万达商业帝国,并将企业成功地发展成跨国集团。他首次讲述自己的经营理念,涵盖了他的做人之道、生意之道、企业转型与发展之道。书中首次披露了王健林信息含量极高的外部讲话,是尸部真实、精彩的企业创业史、个人成长史和思想发展史。《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作者:[美]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著;高玉芳译出版社:中信出版社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柯发现新的市场。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商业地产作为一种高含金量的投资渠道,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自2002年以来,经过第一代、第二代万达广场的成功探索之后,第三代万达广场已经成为一个完全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商业地产模式,万达已经成为商业地产当之无愧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8.
豪门的一举一动总是备受关注.多年来,华人首富、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如何"分家"更是传言不断.现在,尘埃终于落定.现年84岁的李嘉诚将次子李泽楷持有的1/3家族信托权益转让给长子李泽钜,李泽钜持股量将增至2/3,余下1/3继续由李嘉诚持有.该安排已于7月16日生效. 此次"分家"后,现年48岁的李泽钜将正式掌控以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为代表的Li Ka-Shing Unity Holdings Limited(李嘉诚家族信托,以下简称:LKS Unity) 22家上市公司,这2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逾8500亿港元,使得李泽钜个人名下资产达2900亿港元,身家已超越其父李嘉诚.相较而言,现年46岁、有"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仅通过电讯盈科,持有香港电讯信托及盈大地产,账面身家为136.48亿港元,其兄李泽钜目前掌管的资产是他的21倍.  相似文献   

19.
《商周刊》2015,(1):9
2014年中国A股IPO重启,同时,中企全球IPO也出现数量和规模双双激增。2014年中企全球IPO募资额达626亿美元,是自201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创下的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以及大连万达创下的全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房企IPO。受上述大型IPO交易影响,2014年中企在海外IPO募资额达515亿美元,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徐岚 《资本市场》2000,(8):54-60
<正> 香港创业板市场经历了12年左右的探索和研究,于1999年11月15日正式启动。截至2000年6月5日,创业板市场已为26家上市公司筹资近100多亿港元(80%来自于香港自身的网络公司),这一筹资总额远远超出亚洲其它主要同类市场在1999年筹集的资金。创业板上市公司多为中小型科技企业,主要来自于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等,业务范畴涉及电子通信、网络、医疗器械、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高科技项目。目前上市公司总市值已达800亿~900亿港元,单日成交总额约占香港股市的5%~8%。上市公司市值最小的仅为1亿至2亿港元,最大的约二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