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杨海军 《广告大观》2006,(1S):38-39
广告人跳槽的现状原因 目前,中国广告业处于初创期,没有任何行业像广告业这样具有包容性,无论何种怪才、偏才都能被它所吸纳;也没有任何行业的从业人员像广告人一样跳槽神速,“一年入门,两年成‘专家’,三年便跳槽”成为广告人流动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肖虎 《广告导报》2006,(9):63-64
望着东京的地图,浮现在广告人面前的应该是一千万人口的东京。你应该像一个作战的参谋一样,苦思冥想,谋划着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用什么办法去实施有效的广告活动,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专业的广告人应该为客户的商业营销出谋划策,而不仅仅是倒卖媒体或挣点制作费。[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假如你是一个图书销售商,你会怎么选择你的商业模式?你是会像“单向街书店”一样增强购书体验,还是会像卓越网、当当网一样,完全消除客户体验的投入,仅留下便捷和低价,再或者像贝塔斯曼一样定制个人会员服务?由于图书是一种个性化需求差异很大的商品,以上的几种模式针对的主要都是个人客户,而天翼图书却将他们的目标瞄准了组织。  相似文献   

4.
韩杨 《中国电子商务》2006,(10):128-130
为什么不能在网上提供一个像星巴克一样的地方,给当下中国的“平民社交”提供一个平台?一年前,周磊还是新浪网客户总监,领着高薪,衣食无忧。不过,那时他已经着手搭建六人行网(www.ifindu.com)的基本架构。新浪原副总裁林峰的两个问题问住了周磊。第一个问题:“你的想法很好,可你打算辞职做吗?”  相似文献   

5.
庄励 《广告导报》2004,(10):16-17
入行10余年,亲历广告公司的服务佣金从国际惯例的17.65%(国际公司),到不可逆转的持续走低,有过15%、有过7%、有过5%,甚至低到只有一个点的佣金还仍有众多的广告公司在打存头争取,广告人在反对广告主采取价格战策略的同时,却万般无奈地忍受着无序竞争给广告公司带来的伤害,就像价格战最终会导致产品质量低下,进而伤害消费者利益一样,微弱的利润必将导致广告公司无法请到业内专业和资源的广告人合作,从而无法给广告主提低尽善尽美的服务,到头来,伤害的还是广告主自身,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相似文献   

6.
叶小果 《网际商务》2014,(12):43-49
“看到王老师的第一感觉就是比较扎人,我的眼球好像突然被一道光芒刺到。他的造型很特别,光头,红裤子,整个气场有些盛气凌人。”李超回想起2007年那次面试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深,东方船影视的“船长”王郁斌的造型以及洞察力让他印象深刻。“王老师是天生的广告人,广告其实就像人的形象一样,一眼看过去就要在脑海中打上一个烙印,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和品牌的特性是一样的,聚焦到一个点,并且把它放大到极致。”  相似文献   

7.
黎创富喜欢和大陆朋友去北京的簋街觅食,可以像当地人一样蹲在路边喝啤酒、吃麻辣串……他觉得那样很快乐,同时也有利于了解、融入当地文化,成为一个永远比客户了解消费者的专业广告人。从一个对专业懵懵懂懂的青涩少年到已逾知命之年的行业资深前辈,从事广告工作已有27年的黎创富,经历了台湾广告业的嬗  相似文献   

8.
庞官 《广告导报》2005,(12):42-42
一个老道的导演,在客户面前自然是“老哥”的形象。“老哥”就是客户的底气:就像你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你的病就好了半,因为你知道你最担心的问题,在他那里会化解为不是问题。他的经验、定力、想象力是解决你的难题的利刃。  相似文献   

9.
1、你客户的数量决定你生活的质量 张瑞敏说,家电业的利润已“像刀片一样薄”,必须创国际品牌。而他非常羡慕中国移动的老板:你无论走到国内国外,走到哪里都要收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俨然中国移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营商,拥有数以亿计的客户,日子当然好过。其实每个企业都是同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05,(10):51-54
乌鸦站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免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乌鸦说:“当然,有什么不可以呢?”于是,免子在树下的空地上开始休息,忽然,一只狐狸出现了.它跳起来抓住免子,把它吞了下去。广告人生存之道:如果你想站着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必须站得很高,非常高。  相似文献   

11.
回应     
即使是在过度竞争的市场上也并不缺少需求,缺少的是发现客户隐秘需求的意愿和能力。如果你能像父母对孩子一样揣摩客户的需求,像医生一样从表面的症候解读出客户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你的企业就会创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并获得惊人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董斌 《广告大观》2007,(8S):141-141
前几天,突然收到一个平时很好接触的年青同事的短信,对正在合作的某一客户人员的“大爷”态度颇为不忿,被我好言劝说才平静下来。这是一个广告人天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作为服务方,你的工作如何赢得客户的尊重和认可、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合作关系里,对广告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薛大营 《广告大观》2006,(8S):148-150
这个问题很重要。老板威尔土正襟危坐,面容肃穆地发言。他在抽查新的年度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他不无忧虑地说,沟通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告人的生命,是广告人生存的第一本领。  相似文献   

14.
沈虹 《广告大观》2006,(6S):125-125
最近,在一次与客户的非正式工作会谈中,第一次听到“品牌溢价”这个词。当时的感觉是,现在市场营销的词语真是日新月异,我这个做了十好几年的老广告人是不是要落伍了。  相似文献   

15.
章杰 《创业家》2004,(1):65-66
1.像找对象一样 你和投资家的关系,就像一桩婚姻,在几年之内要跟他密切合作,所以你一定要知道这个人会不会为你的公司着想,是不是真的能帮助你。在投资之前,他是不是认真地研究过你的商业或财务模式,是不是帮助你找合伙人。  相似文献   

16.
林桥 《广告导报》2006,(11):76-77
“知道的越多,能说的就越少。很多东西都是一样。做学问是如此,做广告也是。当一个广告人见面给给你大谈我们的策略如何成功,我们的创意如何优秀时,你大概就已经可以判断他的段位了——对于这个行业,他们还有太多的好奇。作品的成功与否不是自己说了算的,所以关于这个,林桂枝谈得很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刘宏 《广告大观》2005,(1):142-145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广告行业中,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广告人,行色匆匆,怀着各自的梦想在广告行业里挥洒青春。黄建斌给我的印象有点不同,他是一个有着绿茵般性情的广告人,如泉水一样有着自己的力量,不慌不忙的按照自己的方向涌出一一温润而细长。  相似文献   

18.
伏虎 《中国广告》2006,(7):50-51
今天,并不适合评价70年代那一代人,他们仍然很年轻,也许仍会有很大的变化。就像世界杯前你永远无法正确评价英国队埃里克松招入一个从未进行过真正考验的17岁少年的举动一样。你只能评论,而且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偏差。"作为60年代末期生人,我一直和许多70代的广告人一起工作,而且  相似文献   

19.
侯明廷 《广告导报》2006,(7):121-122
在采访姚社初的近两个小时中,他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责任。这个责任不仅体现在对客户的服务上,体现在对户外广告长久,健康发展的思考上,更体现在一个广告人对社会的责任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在中关村注册成立了第一家民办科技实体,成为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中关村第一人”。 如今,20年过去了,他并没有像柳传志、段永基等中关村的英雄们一样大红大紫,而是一直默默无闻地耕耘着。 有人曾对他说,你如果当初不“下海”,现在一定是中科院的院士了,你为什么偏要做这个“中关村第一人”呢? 为什么呢?陈春光用他颇具悲壮色彩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硅谷情结”。 人们没有理由因为过去的失败和沉寂而轻视他什么,因为他的作用是历史不能抹灭的。相反,因为他的特殊身份与经历,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