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债危机致使欧洲银行业所面临的主权风险和信用风险骤升,将承受较大的投资损失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欧洲银行业危机形势较为严峻.流动性困境和主权风险敞口过大是欧洲银行业的近忧和远虑,市场投资者恐慌情绪较为浓重,银行股价大幅下挫,今年以来评级机构下调了英、法、意等国银行评级.目前,欧洲银行业危机基本可控,但是还需要银行重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银行危机传导、经济衰退、金融危机救助、外部评级下调等方面分析了欧洲危机国主权债务风险增加的形成机制,并从主权债务风险导致的外部融资成本上升分析了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陷入财政危机。2010年2月23日,希腊债务危机扩散到银行系统,希腊四大银行评级遭到下调。随后,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比利时及欧元区内经济实力较强的西班牙、葡萄牙,都  相似文献   

4.
主权信用评级与金融危机
  墨西哥、亚洲、俄罗斯、巴西、美国和欧洲,当看到或提到这些国家或地区时,人们可能很容易联想到银行破产、货币危机和债务风险。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发展,与这些问题“相伴”的是较为频繁、剧烈的主权信用评级变动。  相似文献   

5.
纪敏  常黎 《中国金融》2012,(6):50-52
巨大的资本金缺口、持续萎缩的银行间流动性以及对欧洲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使得欧洲银行业前景仍在恶化自2009年12月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欧元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逐步暴露。主权债务危机逐步  相似文献   

6.
李俊 《西南金融》2011,(3):40-43
随着主权债务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欧元区政府的流动性危机正逐步转变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欧元区沉重的债务负担为区内银行体系大量持有主权债务埋下了伏笔,同时伴随着银行业不合理的资金来源结构以及"对手方风险",很容易引起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危机。爱尔兰危机的爆发,正是主权债务危机向银行体系蔓延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三季度,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危险时期。美国经济疲软程度超乎预想,债务上限谈判僵持不下,导致美国主权评级被首度下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并蔓延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大型经济体,欧洲银行业危机再现。由于市场大幅动荡,"二次衰退"风险急剧上升,发达经济体央行再度携手合作注入流动性。为应对挑战,预计在"扭转操作"  相似文献   

8.
鼎金研究 《理财》2013,(2):84-87
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的建成,将为欧洲稳定机制(ESM)直接为成员国银行注资铺平道路。创建银行业单一监管机制是整合欧元区金融业的第一步,新监管体系旨在打破欧元区银行业危机与政府主权债务危机间的恶性循环,解决欧元区危机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欧债危机已持续三年,形势未见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近期希腊组阁失败以及西班牙银行系统危机,使得欧洲再次成为是非焦点。一、危机背景2009年12月,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2010年7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欧债危机开始向欧元区其他国家蔓延。2010年12月,穆迪大幅下调爱尔兰主权信用评级。2011年3月穆迪下调了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欧债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进一步蔓延。2011年9月,标准普尔公司将欧元  相似文献   

10.
张远 《银行家》2011,(11):70-72
近期,随着国际评级机构下调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国家主权债务评级后又下调了意大利国家主权债务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欧元区经济出现极大的风险性并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不稳定性。由于中国经济对稳定世界经济金融的重要性,中国地方债务是否也会像欧元区一样出现危机,也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给予极大关注和担忧。本文拟重点研究当前我国地方债务风险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区别,并通过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因的分析,探讨对我国地方政府负债管理的启  相似文献   

11.
原晓惠 《新金融》2020,(3):32-38
金融危机十余年来,美国银行业很快从困境中恢复过来,风险状况快速改善,业务发展和海外布局都恢复至稳健水平;而欧洲银行业不仅一直在压缩规模,发展质量也面临严峻挑战,盈利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经营效率处于低迷状态。欧洲经济复苏进程缓慢、负利率政策、银行监管举措及主权债风险敞口过高,都是导致欧洲银行业与美国银行业发展分化的重要因素。建议关注涉欧业务的经营风险,同时吸取欧洲银行业发展教训,保持中国银行业合理数量和规模,警惕"过度银行"现象;优化问题银行治理机制,将银行体系风险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构建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 6月28日,全球著名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报告指出,德国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所记入的坏账,居于欧洲其他国家之首。近日,法国巴黎银行的评级被惠誉国际评级机构从AA级下调至AA-级。国际清算银行也进一步披露了法、德银行分别在欧元区高达4930亿和4650亿欧元的巨额风险敞口。这意味着欧洲银行业危机已不局限于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正在向老牌强国蔓延。  相似文献   

13.
罗宁  王婕 《金融论坛》2012,(2):66-73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欧元区制度问题的激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呈愈演愈烈之势,逐步从边缘国家扩散至核心国家,并从主权债务危机向银行业危机演化。目前,欧元区重债国采取的财务整顿政策难以在短期发挥缩减赤字的作用,反而加大复苏风险;对重债国援助资金总量有限,其发放门槛徒增短期违约风险;欧洲央行购买国债虽有利于缓解危机恶化,但量化宽松的政策与其控制通胀的设立宗旨存在矛盾。在此背景下,中资银行应调整涉欧资产配置,进一步加强国别风险研究和管理,积极稳健地推进国际化经营,打造资产、业务和经营地域多元化的国际化银行。  相似文献   

14.
舒平 《国际金融》2010,(8):22-2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引起全球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为了重塑市场信心,欧盟对欧洲地区近百家银行进行了一系列压力测试。7月23日,欧洲银行业监管委员会(CEBS)与欧洲央行(ECB)、欧盟委员会(EC)联合公布了压力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即便遭遇经济"二次探底"和主权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接受测试的91家欧洲银行中仍有84家可将核心资本充足率维持在6%以上,通过率达92%。这91家接受测试的银行资产规模占到欧洲银行业的65%。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引发了希腊债务危机,并由此拉开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先后卷入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包括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时至今日,欧洲债务危机仍在进一步恶化.本文从三大财务报表阐述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最后从财务角度提出中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新的负面消息再次接踵而至。2011年5月9日,标准普尔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调降至B级。6月13日,标准普尔宣布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连降三级至ccc级,同时将前景展望继续维持在负面。这是目前标准普尔开出的全球最低主权信用评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7.
主权评级作为市场信息传递中介备受质疑。本文考察了目前欧洲债务危机中的主权评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研究三大评级机构主权评级观察及评级降级对欧元区国家融资成本的市场影响。结果表明,主权评级对于市场长期影响不是很大,其中独立的降级影响不显著;评级负面观察的市场影响较评级降级的独立影响显著;评级观察及降级变化尽管对高级别国家的影响有限,但对A级以下的国家有明显的冲击影响。评级结果可能加剧了欧洲债务危机的解决难度。  相似文献   

18.
欧债危机下的欧洲银行危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债危机蔓延至银行业2009年底,三大评级公司先后调低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危机爆发。此后的一年多时间,虽然欧盟、欧洲央行和IMF已经展开数轮救助,危机反而愈演愈烈,又从希腊蔓延至欧猪五国(PIIGS,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  相似文献   

19.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主权问题与银行问题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根源在于欧洲银行体系和政治结构的特殊性。要化解主权债务危机需要实现财政政策的一体化和银行监管的一体化,同时进一步推动欧盟和欧元区改革。  相似文献   

20.
管辉 《金融纵横》2013,(4):72-7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三大评级机构频繁下调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这在某种程度上催化了危机的蔓延。危机期间,三大评级机构频繁下调欧元区国家特别是"欧猪五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引起了金融市场的明显波动。本文对2008年10月31日至2012年1月13日期间"欧猪五国"主权信用评级变化的国内、跨国金融市场溢出效应以及不同评级机构主权信用评级信息的金融市场溢出效应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