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宗强 《经济师》2007,(10):176-178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颁布前我国没有所得税会计准则,只有《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4)、《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1995),企业在会计实践中主要是按照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文章通过对相关概念、所得税计算方法、账户设置、会计确认及计量等方面的对比,对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析并对有关规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黄珍文 《当代经济》2006,(23):82-83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的39项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准则变动很大,可以说重头开始,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我国企业目前适用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4)及《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以下简称旧准则)存在哪些差异?所得税会计准则有哪些变化?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处理我国企业会计所得税问题的主要依据是财政部1994年发布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在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模式依然沿用了上述规定。2006年2月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科税》完善了原来的暂行规定本着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周新芳 《经济师》2008,(4):172-173
为顺应经济的迅猛发展,酝酿已久的新会计准则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正式颁布,并要求上市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我国企业目前适用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4)及《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以下简称旧准则)存在哪些差异?所得税会计准则有哪些变化?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家涉及企业合并的税法主要有两个:《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国税发[1998]97号)和《关于企业合并分立业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9号)。企业合并业务的所得税应根据合并的具体方式处理。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的39项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准则变动很大,可以说重头开始,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与我国企业目前适用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1994)及《企业会计制度》(2000年)(以下简称旧准则)存在哪些差异?所得税会计准则有哪些变化?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一、资产负债观成为制定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基石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原本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因此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是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完全改变了原先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实现了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大突破。本文通过实例对新旧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和探讨,并对企业如何在新环境下寻求应对措施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学习《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业务会计账务处理的理解与对投资业务所得税的认识,谈谈企业投资业务的会计账务处理与所得税处理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新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新准则与1994年财政部下发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及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统称旧制度)相比主要在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计税差异及相关信息的披露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都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业务双方的会计处理办法作出了新的规定,与以前相比,新规定增强了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的协调性,大大减少了旧准则中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简化了债务重组业务的纳税调整.本文就新准则下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处理、税务处理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吴彩凤 《时代经贸》2007,5(10X):145-148
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业务双方的会计处理办法作出了新的规定,与以前相比,新规定增强了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的协调性,大大减少了旧准则中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之间的差异,简化了债务重组业务的纳税调整。本文就新准则下债务重组所得税会计处理、税务处理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颜春晓 《时代经贸》2011,(2):219-220
2006年6月,财政部颁布《会计准则(200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概念第一次进入会计准则的范畴。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的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问题,引起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进行探讨,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例如,王海鸣、朱学义、吴雪静所写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所得税处理》对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并举例分析了其会计处理,但其论文中的所得税处理方法仍存在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会计新准则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在实施过程中重点把握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关键,明确帐目价值、计税基础以及所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准确把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形成原因与内在规律及其准确的计量过程。《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使中国会计准则更加创新趋同于国际会计报表准则,进一步调整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缩小所得税处理原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企业合并是一家企业与另一家企业实行股权联合或获得另一家企业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企业合并的日益广泛和深入促使会计界对这一经济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企业合并会计问题是理论界长期讨论的课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合并主要依据财政部1995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条例规定》及1997年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进行会计处理。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相似文献   

15.
会计是税收实现的条件,会计理论和核算方法的变更或改进促进了税收的改革与完善,同时税收又制约、影响着会计。因此,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问的关系是互动的。2007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颁布执行,2008年1月1日执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可见,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两者分离的程度和差异的种类数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所得税会计以税法为依据,以财务会计为基础,是会计与税收规定之间的差异在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而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方法,为企业准确地对所得税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奠定了基础。由于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两者在资产、  相似文献   

17.
钱平生 《时代经贸》2007,5(10Z):34-35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所得税准则比较,所得税的核算要求和会计处理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新旧准则关于所得税会计方法、亏损处理、减值确认、所得税披露及会计科目的差异,并结合实例分析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1828号),对企业处置资产视同销售的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进行了明确。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所得税法下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为广大会计工作者处理视同销售行为指明了方向。就企业将自产货物用于非正常销售的各个方面的会计处理加以讨论,浅析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自产货物“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颁布了《,J、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所谓“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会计标准暂行规定》中界定的小企业,  相似文献   

20.
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本文分析了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当企业的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并对其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时有关的所得税影响数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关系,并阐明了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