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苏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进展快速,已经基本解决了拆除和外观改造的问题。但是,在苏州宜居城市建设、法治苏州和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中村外观改造的背后,仍然遗留了后续的城中村发展问题。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走出原有的视野,将城中村改造置于"善治"视野中,将改造目标从建筑、房屋转移到"人"的焦点中,将城中村的总体规划,立足村落文化、居民生活质量,优化民生。文章从苏州城中村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改变观念,在"善治"的视野下,提出了创新规划,重视融合、落实民主,顺应肌理和文化整合,生态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城中村改造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手段,合理解决城中村居民在住房、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城镇化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了解城中村改造中居民权益现状,笔者对南京和昆明两市的部分城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广州市猎德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城中村改造后的村民福利满意度实施调查。根据公共理论和福利经济学把城中村居民的福利满意度划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整套福利、政府支付的福利费用、政府福利类别和政府福利信息满意度。调研结果表明,猎德村村民的福利满意度持中等水平,其中村民对福利费用数额的满意度和对政府福利信息的满意度表现最差。最后,本文针对城中村改造特点提出提高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居民福利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城中村改造将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当前,城中村改造出现很多社会问题,其焦点在于利益分配非均衡性。本文以高度城市化地区城中村全面改造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利益均衡的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改造PPP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中村"集中反映了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新旧体制交替和磨合中的各种矛盾,其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资金是制约"城中村"改造的瓶颈,借鉴国外旧城更新中普遍采用PPP模式,将有助于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以我国经济政治条件与成功的实践案例为基础分析了"城中村"改造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并据此对"城中村"改造项目PPP模式的具体选择进行全面设计,最后提出三条运行建议,以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6.
" 城中村 " 改造研究 -- 以广州市天河区珠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中村”已经成为政府、学术界、媒体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以广州市天河区珠村为例,分析了“城中村”的形成原因、改造困难。根据珠海市和广州“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及其特点,探讨了珠村的“城中村”改造设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城中村"涌现,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隐患。因此,在新时代、新矛盾面前,做好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城中村所占用的城市空间的改造,既要符合原住民生活模式又要能反哺城市发展,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文章以徐州市城中村为样本,运用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理论来探索建立城中村改造的可持续城乡一体化模式,希望为城中村的改造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如何改造已经形成的“城中村”,一直是城镇政府进行城镇建设、城镇环境改善和城镇管理的难题之一。本文试图从“城中村”产生的原因分析切入,对“城中村”改造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梁晚香 《山西农经》2020,(2):142-143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经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太原市目前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从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以太原市万柏林区X村城中村改造中的村民参与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城中村改造初期阶段、制定完善阶段、实施评估阶段中村民参与的基本情况,总结得出太原市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民参与的效果评价,即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改造各个阶段实现社会监督,保证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确保城中村改造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进而加快太原市城市化的步伐,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吕翾 《南方农村》2013,(2):31-38,44
当前广东"城中村"改造主要存在如下政策与法律风险:实施主体及权限不尽统一;"公共利益,,范围难以界定;集体土地征收与房屋征拆补偿缺乏法定标准与争议调处机制;转制社区长远发展依托与福利难有保障;"违建"处置欠缺法律依据;以行政裁决争议为主,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缺失等。需要从完善"城中村"城乡土地整理的宏观调控法律机制的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兼顾利益,针对不同对象及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按公正程序依法处置集体土地上的"违建";整合部门职能,发挥合力效应;配置土地发展权制度,完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切实保障村居民利益及弱势群体土地产权利益等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机制,实现"城中村"和谐改造。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中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改造制度缺位、政府角色错位和改造目的迷失三方面。建议通过制度创新与优化来破解集体土地改革的难题,从顶层设计着手完善"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城中村土地利用方式;从民主法治建设入手理顺政府权责,增强利益相关方的参与感;从细节关怀体现城市共享,树立正确的城市化观念,以民生社保为抓手促进人的城市化,最终实现城中村改造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及其改造:一个“三农”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用"城市的眼光"看待"城中村"及其问题,把"城中村"归结为城市问题.本文将"城中村"定义为制度意义的农村,将"城中村"作为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是突破"制度瓶颈".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模式,可以为城中村改造中农民权益的补偿制定相对公平合理的标准。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土地发展权作为理论基础对深圳市两个城中村的土地发展权配置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提出农民享有的合理发展权的计算方法。研究发现,"自由改造模式"中村集体与村民分享的土地发展权比例高于"征地模式"的比例,前一种模式村集体与村民获得了64%,后一种模式则获得了51.4%。现实中不同改造模式村民的利益没有达到均衡;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干预越少、市场化程度越高,村民享有的发展权越多。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 城中村,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农村",是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村管理方式,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落. 城中村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庄,且已经被城市包围;第二类是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第三类是处在城市中但有较多农用地且近期不列入城市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 从现状上看,城中村已经严重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化现象,且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中村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长沙市必须在借鉴其他城市改造经验,针对自身的情况,首先在雨花区进行试点;分析了雨花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如何防止新“城中村”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中村已经成为突出的城市问题,成为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何进行城中村的改造,防止新的城中村产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与城中村产生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防止新的城中村产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中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中村"是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土地二元所有制结构下的特有产物,"城中村"土地产权结构复杂、流转极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国家对集体土地权属的管理.针对我国"城中村"土地产权流转结构与特征,以武汉市"城中村"改造为实例,提出了"集体土地国有化转制"、"保权让利"、"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三种模式分别对武汉市A、B、C三类"城中村"土地流转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完善"城中村"土地流转配套法规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中村』改造的土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改造问题是当前加快城市化发展的热点问题,而城中村的土地问题乃是制约城中村改造和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解决城中村的土地问题,适应城市化要求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搞好城中村改造,解决土地问题,是引领城市向城市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城中村改造的土地制度的利弊分析,试图探索建立一个有效的城中村改造的土地制度,并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城中村改造工作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为我们实施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从现有的改造模式来看,很难在实质上进行大范围的城中村改造。本文对城中村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当前的改造模式,提出一种改造的新思路:将城中村改造与公共租赁房建设相互结合,实现资源共享的共赢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导致城乡土地二元制结构下的"城中村"问题日益突出。"城中村"现象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所出现的特有现象,因为其事关广大农民群体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政府和学者的共同关注。城中村现象日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症结,如何破解"城中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难题,如何规范"城中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要素得到最大化的利益,如何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最大的合法利益,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考察郑州市"城中村"土地改造的基础上,拟对相关难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