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含丰富的文明,将中国传统文化灵活地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那么不仅能够传承中华历史文化,还能使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变得更加独特。本文将简要的阐述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详细探讨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园林景观也面临着人们更加高水平的审美要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传统的设计理念正在逐渐地淡化,设计人员在其中应用了视觉元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体设计效果。因此,本文对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丁莹 《农业经济》2023,(3):143-144
陕北地区地域文化氛围相对较为浓厚,因此地域文化的融入是陕北地区城郊乡景观设计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概念,其次分析了区域文化的特征和价值,然后提出了传承保护性、审美性、公众参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保护传统民居、重塑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元素等方面对陕北城郊乡村旅游景观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4.
依据周至县马召镇良好的生态环境,应全面提高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产业与园林结合,融合地域文化,塑造鲜明、独特、优良的小城镇形象。以周至县马召镇为例,对打造园林景观下的生态宜居小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因素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部分行业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园林景观设计的传统技艺已逐渐被大众所遗忘。为此,需要继承与发扬传统艺术,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各行业得到广泛运用。通过研究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转变人们对传统园林景观施工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施工环节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让人们了解园林景观的发展潜能,为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湘西农村地名记录着湘西地区的语言,蕴涵着湘西地区的独特文化,湘西农村地名既是土家族和苗族文化的记忆和"名片",也是湘西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历史产物和地质文化变迁的"活化石".本文通过开展湘西农村地名纪事研究,挖掘湘西农村地名的文化内涵,为弘扬湘西地域传统文化、发展地方经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居民对城市生活空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园林景观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居民的需求,融入艺术性和个性化的设计理念,进而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分析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给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独特的地理环境、失衡的区域发展和多元的地域文化等特征造就了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差异。以四川省225个传统村落为实证对象,运用ArcGIS与计量地理学等方法,浅析四川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发现:四川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整体上呈"多核—网状集聚发展"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险要的地形、较高的海拔、向阳的坡地、河流地区传统村落数量较多;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应寻找两者间的平衡点;传统村落的交通边缘性特征明显;现存的传统村落多分布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区;传统村落与民族地区的分布具有较强的耦合性;多地域文化亦是影响传统村落重要因素,与大型的线性文化路线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其地理、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和民族特色,自然推进农业产业化也应该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独特创意.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走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扎根西南地区民族实际,尽力把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与农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山水文化是人类凭借山水资源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价值体系。千岛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铸就了鲜明的千岛湖山水文化。蕴含着"水秀天下、追求卓越"的千岛湖精神,山清水秀的地域形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传统。建造森林旅游生力军、构筑生物多样性研究平台、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提出文化品牌建设方略、引领国际鱼拓艺术、建立休闲渔业公园、开设中国首个鱼博馆、将鱼文化植入富丽乡村、开启"鱼头人"新天地等千岛湖山水文化建设,是实现千岛湖山水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化,让美丽元素成为智慧经济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走出城市、走向乡村,体验乡村中的独特旅游感受。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文化往往有着较大的差异性,颇具特色。如何挖掘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成为塑造乡村景观的一个关键要素。探讨乡村景观设计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技法与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契合性,因此经常被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山水画作为一种描绘山川自然景观的艺术作品,本身就具有自然性,这与园林景观设计方向不谋而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留白技法,需要设计师对设计的实际情况有十足的把握,并对景物、空间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提升园林景观的意境,使园林景观的美感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从皖北地区自然、人文、经济着手,在"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对皖北地区居住空间环境进行设计构想,使皖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立足于功能空间、地域文化、绿色生态等方面的实践,从合理规划的角度构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农村人居环境,为皖北及其他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文化、主题等项目对园林景观规划环节造成的影响和意义进行阐述,从而归纳了现阶段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探究在实际的园林景观规划环节主题和文化应用的原则,以期为我国未来园林景观规划中主体和文化的实际应用添加助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品的设计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以陕北地区传统文化设计元素为切入点,分析陕北地区文化产品设计市场需求,为现代文化产品设计提供灵感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平凉深厚的畜牧文化和地域文化蕴育了平凉红牛品牌文化,赋予了平凉红牛品牌"淳朴勤劳、担当奉献"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区域优势。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了平凉红牛品牌文化的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在植物造景方面相比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地域限制,树种较为贫乏,加之经济发展较慢,使得园林景观行业发展受限,地区发展也不均衡。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剖析了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非正式制度视角下的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及独特的历史沿革和地域特色下形成的价值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又能够有效节约交易费用,减少道德风险,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促进了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所以,非正式制度在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索城市近郊区农户土地投入风险认知的机理和逻辑,明确制约农户土地投入的关键因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讨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研究方法: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和城市近郊区农户"风险规避者"的现实特征,提出了农户土地投入风险的分布式认知框架,结合武汉城市圈483名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展开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城市近郊区农户的土地投入风险认知是一种分布式认知,受到"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三个认知功能系统的综合影响。研究结论:现阶段城市近郊区农户的土地投入风险主要来源于"地域力"和"个人力"的局限,而"文化力"则是调节农户土地投入风险认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逐渐成为大众休闲旅游的热点之一。生态规划理念是针对被破坏的自然环境提出的,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基于此,论述了生态规划理念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然后从园林景观设计流程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整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